李修遠看著手機上的信息呆愣愣的半天不能回神,他前兩天的時候就想到了,可能縣政府的一把手會換人,但是卻沒想到竟然是以這種激烈的方式。
在開會的會場被帶走,這在網絡上和影視劇里邊很多,但是現實里邊很少,原因很簡單,這種方式太激烈了,一點面子都不給了。
一般來說,即使涉及到什么事情,最輕的手段是約談,讓你到紀委部門去,其次重一點的手段,那就是去家里找你帶走,這樣也能避免影響擴大。
再不濟,到辦公室去,這就已經算是擴大影響了,通知到紀委去,或者說去家里把人帶走的程度,這個約談完了,還有可能回來的。
但是要是到辦公室去把人帶走的,這個影響太大了,基本上就可以肯定人是回不來了。
而從會議上帶走……這幾乎就是要抓典型了,是要通報學習這個典型案例帶來的思想教育,手段太激烈了。
而這種激烈的手段呢,還隱喻著一層意思,那就是要有震懾作用,有種敲山震虎的感覺。
好半晌,李修遠才消化完了鄭云被從會議上帶走的消息,拿出了準備的稿子,準備繼續修改一下,但是試了幾次卻心思總是集中不了。
就差半個小時中午下班吃飯,但是卻感覺煎熬的很。
下班以后,綜合科里邊有人回家吃飯,有人下班中午有飯局,還有的像是李修遠和王志濤等人就直奔食堂。
去食堂的路上,李修遠壓低了聲音看著王志濤問道:“王哥,你知道這什么情況嗎?怎么會在會議上被帶走呢?”
王志濤左右看了看沒人,這才說道:“聽說了啊,我也是聽說,好像是鄭縣長,收了一個南方老板的錢,有兩千多萬吧,答應在咱們縣給人家開煤礦,結果開煤礦這事沒有辦成。
南方老板呢,就想要把錢給要回去,但鄭縣長也不愿意把錢還給人家,結果南方老板就直接把這事情捅到京城去了,然后京城那邊直接把案子壓下來的。
說是市紀委的帶走,其實省紀委都來人了,省紀委督辦的案件,帶走鄭縣長的時候,有人看見省城車牌號的車子也跟著一起來的。”
李修遠聞言倒是沒有太多意外,這種事情,在普通人看起來,就有些太貪婪了,你收了錢,沒有辦好事,把錢退回去不行嗎?
但你要知道,這權力的毒藥是深入骨髓的,他但凡敢收這兩千萬,就從來沒想過把錢還回去的,早就習慣了只進不出了。
而且有種高高在上的心態,我收了錢,就是不給你辦事,也不給你還回去,你能干什么?
前世李修遠在鄉下的時候還見過一個案子,男領導利用權力,睡了女下屬,睡了還要給他錢,才能升職,結果錢給了,依舊不辦事。
這種情況下,女下屬想要錢,人家都不給,睡了你,拿著你的錢,事不辦,不給你錢,可想而知人性的貪婪有多可怕,最后也是事情鬧大了。
“這應該是真的,煤炭局的局長被市紀委約談了,到現在沒有回來呢,還有環保局的局長也帶走了……”
李博陽在一旁接上話說道,這一棵大樹的倒下,肯定不是單獨的,在倒下前呢,大樹上的枝蔓就已經被除掉一些了,而在等到大樹徹底倒下以后,更是不知道會牽連到多少人。
李修遠聽著都心有余悸的,一場風暴來臨啊。
三個人走進食堂的時候,發現今天食堂吃飯的人數都少了很多,普通的科員和副科級的領導,都是在一樓吃飯的,而正科級的領導和副處,正處級的干部,則都是在二樓吃飯。
這一樓吃飯的人數,相比平時明顯少了很多,尤其是副科級干部的比例,零零星星就沒有幾個。
李修遠和王志濤、李博陽三人倒是吃很踏實,尤其是王志濤和李博陽兩人,這再大的風暴也吹不到他們身上。吃過飯以后,回到辦公室。
李修遠就沉下心來,拿出了自己寫的稿子開始修改起來,這鄭云今天被帶走呢,算是加快了進程了,會場被帶走,這還能回來的可能性,都不是概率小,而是根本就沒有可能。
那鄭云回不來呢,新縣長上任就進入倒計時了。
那自己手里的這份,關于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的文稿,文稿的標題,李修遠已經想好了《關于縣級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和探索》。
在標題上,李修遠用詞很慎重,這個自己是一個政府辦的科員,不是領導,你要是直接用“意見”“建議”之類的詞,就顯得太自大了。
用“思考”和“探索”這兩個詞呢,就正正好,畢竟這種事情,誰都可以去琢磨的,這一點問題都沒有,還顯得自己對工作用心,用腦,這樣的下屬,誰不喜歡呢。
另外呢,關于這個文稿呢,李修遠也琢磨過,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讓新縣長看見。
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呢,就是等新縣長來了,直接擺在新縣長的辦公桌上,可是這種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往往是看著一片通途,實際上行不通。
道理很簡單,一條康莊大道擺在面前,誰都知道好走,所以才有了節假日的時候,高速免費,但是堵車。
這種情況對于吳依依這樣有關系的人來說,可能還能行的通,畢竟有人推薦,但是自己誰幫忙推薦啊?沒這個人脈關系。
另外即使有人推薦,放在了新縣長辦公桌上,新縣長可能也不會用,因為人家剛來,對于這些抱有目的的討好,誰知道背后有什么人,什么事?
換誰都要警惕的。
能做到縣長這個級別的,不知道要經歷多少風雨,怎么會相信,巧合。
人家心里琢磨著新農村建設,你這邊就送上來一份新農村建設的稿子放在人家桌上,這只會讓人恐懼,讓人害怕,而不是覺得欣喜。
所以這個怎么讓新縣長看到自己寫的東西,能投其所好,是李修遠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而對于這個問題,李修遠已經琢磨好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