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突如其來的高價和年輕的聲音,瞬間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眾人紛紛看向陸陽這邊,發現是一個陌生的年輕面孔,身邊坐著兩位同樣年輕靚麗的女孩。
竊竊私語聲響起,顯然都在猜測這位出手闊綽的年輕人是何方神圣。
劉亦菲也循聲望來,當看清陸陽的面容時,她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這不正是前幾天坐在她旁邊那位年輕人嗎?
張朝陽似乎也認出了陸陽并非圈內熟面孔,他略作沉吟,再次舉牌:“120萬!”
陳云曦在一旁緊張地拉了拉陸陽的衣袖,壓低聲音急切地說:
“阿陽!一百多萬呢!你…你哪來這么多錢?別拍了!”
她知道陸陽創業賺了些錢,但她理解的“賺了些”和眼前動輒百萬的競價,完全是兩個世界!
陸陽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撫道:
“這才哪到哪?放心。”
隨即再次舉牌,聲音清晰而平靜:“150萬!”
全場出現一陣小小的騷動。
150萬!這已經是今晚截至目前最高的競價了。
張朝陽轉過頭,目光在陸陽年輕卻異常沉穩的臉上停留了幾秒,最終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放棄了競價。
“150萬!第三次!成交!”
隨著主持人的落槌,這件卡地亞“蓮語”吊墜歸陸陽所有。
拍賣繼續進行,但陸陽已不再參與。
陳云曦這才有機會繼續追問,她湊近陸陽,聲音里充滿了難以置信和擔憂:
“阿陽!150萬!你…你哪來這么多錢?”
“創業賺的啊,我不是跟你說過我在創業嗎?”
陸陽回答得輕描淡寫。
“我知道你在創業!但我以為…我以為……”
陳云曦一時語塞,她以為的創業賺錢,大概也就是比普通上班族強一些,哪里能想到是這種級別?
一旁的李蘭將兩人的對話聽在耳中,看向陸陽的眼神也充滿了探究。她忍不住好奇問道:
“陸同學,方便問下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嗎?”
陸陽看了她一眼,隨口答道:
“做房地產的,主要是房產中介這塊。”
“房產中介?”
李蘭愣了一下,這個答案顯然與她想象的“能隨手拍下150萬吊墜”的生意相去甚遠。
她心中充滿了疑問:一個房產中介能在短短時間內賺到這么多錢?這實在說不通啊。
但她看出陸陽沒有深談的意思,識趣地沒有再追問下去。
拍賣環節結束,晚宴進入自由交流與自助餐環節。
陸陽起身前往后臺辦理付款手續。片刻后,他拿著一個精致的絲絨首飾盒回到了座位。
他直接將盒子遞到陳云曦面前:“云曦,給你。”
陳云曦看著眼前這個價值150萬的盒子,像被燙到一樣猛地縮回手,連連搖頭:
“不行不行!阿陽,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雖然剛才陸陽拍下時她有過一絲模糊的期待,但此刻實物擺在眼前,那份巨大的價值感帶來的壓力讓她本能地拒絕。
“貴什么?”
陸陽不由分說地把盒子塞進她手里,語氣帶著點不容置疑,“難道不給你,我自己戴嗎?拿著,別鬧了。”
“可是……”
陳云曦握著那沉甸甸的盒子,感覺手心都在發燙,看著陸陽堅持的眼神,拒絕的話終究沒能再說出口,只能低低說了聲:
“…謝謝阿陽。”
晚宴廳內,舒緩的音樂流淌,賓客們端著酒杯,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交談。
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氣、香水的味道以及一種無形的社交網絡。
和那些星光熠熠、穿梭應酬的明星相比,陸陽、陳云曦和李蘭三人,純粹就是來“蹭飯”看熱鬧的。
他們對那些演藝圈的名人并不熟悉,社交圈也毫無交集,于是很識趣地找了個相對僻靜的角落坐下。
晚宴采用自助餐形式,精致的餐點擺放在長長的餐臺上,需要賓客自行取用。
三人坐定后,便起身分頭去覓食。
陸陽端著餐盤,目光在琳瑯滿目的食物中搜尋。
忽然,他注意到不遠處的李蘭正和一個氣質溫婉、容貌清麗的女星低聲交談著,神態頗為自然。
他定睛一看,竟是高圓圓!
陸陽有些吃驚,沒想到李蘭在這個場合也能如此從容地搭上話。
就在他饒有興致地看著李蘭方向時,一時不察,腳下似乎被什么絆了一下,身體不由自主地向旁邊一個踉蹌。
“哎呀!”
伴隨著一聲短促的驚呼和清脆的碎裂聲,陸陽感覺自己結結實實地撞上了一個柔軟的身軀。
糟糕!
他猛地回頭,心瞬間沉了下去。
只見劉天仙正站在他身側,手中原本端著的紅酒杯此刻已摔落在地毯上,碎裂的玻璃和水晶在燈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更糟糕的是,那大半杯深紅色的酒液,如同潑墨般,盡數灑在了她身上那條價值不菲的雪白色晚禮服上!
深紅的酒漬迅速在純凈的白色絲綢上暈染開來,如同觸目驚心的傷口,瞬間破壞了禮服的精致美感。
紅酒沿著裙擺滴落,在地毯上留下點點污痕。
劉天仙顯然完全懵了,她低頭看著自己慘不忍睹的裙子,又抬頭看向一臉錯愕的陸陽。
那雙清澈的眼眸里先是震驚,隨即涌上難以置信和巨大的惱火,精致的眉頭緊緊蹙起,臉頰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和羞憤而微微泛紅。
“你……你這人走路怎么不看路啊!”
她身邊那位氣質嚴厲的女士,正是她的母親兼經紀人劉曉莉已經快步上前,聲音里帶著壓抑不住的怒氣和心疼。
這條禮服,可是專門為今晚借來的高定!
陸陽瞬間回神,一股強烈的尷尬和歉意涌上心頭。
他連忙道歉:“對不起!實在對不起!劉小姐!是我不小心!”
他立刻看向那件被毀的禮服,深知其價值不菲。
這個年代,明星參加重要場合的禮服,尤其是這種頂級品牌的高定,要么是斥巨資購買,要么是向品牌方借用的,無論哪種情況,都意味著高昂的費用和潛在的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