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陸陽的生活增添了一項新內容。
每天下午,只要沒有特別緊要的事情,他便會去一趟貝殼房產看看。
他并不直接干預具體業務,更像是一個冷靜的觀察者,坐在趙晟辦公室的一角,或者悄然巡視各個工位,感受著這家初創企業的脈搏。
開業伊始,貝殼房產的重心毫無懸念地落在了陸陽那2000套房子的向外出租上。
雍華府的房源定價在1200元/月,而東山麓園則大膽地定在了3500元/月。
起初,陸陽對東山麓園的高價出租策略是存疑的。
3500元,在2005年絕非小數目。他預想著雍華府憑借低價位應該能更快去化。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甚至可以說是震撼。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
第一天:雍華府出租13套,東山麓園卻一舉租出25套!
第二天:雍華府20套,東山麓園37套!
第三天:雍華府25套,東山麓園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3套!
這個速度,連陸陽這個見慣風浪的重生者都感到咋舌。
他看著趙晟每天匯總上來的報表,指尖敲擊著桌面,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平均下來,一個員工每天能租出去2-3套房子?”
他喃喃自語,這效率遠超他的預期!
金融街精裝房源的稀缺性和剛性需求,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火爆的行情直接帶來了人手壓力。
趙晟拿著最新的出租數據和門店擴張計劃找到陸陽,臉上是既興奮又焦慮的神情:
“陸總,按現在的房子出租的速度和東山麓園新門店的計劃,我們的人手快跟不上了!必須馬上招人!”
趙晟說的沒錯,現在貝殼房產也就二十名員工,如果僅僅只有一家名店的話還好說。
但是現在東山麓園附近的一間鋪子已被貝殼房產租下,經過簡單裝修之后就要開業。
人員確實成了問題。
貝殼房產中介的員工們展現出的戰斗力讓陸陽滿意,而市場反饋的火爆更是天賜良機。
他沒有任何猶豫,大手一揮:
“招!立刻招!現在正是我們跑馬圈地、快速壯大的黃金窗口期,絕不能因為人手拖慢了腳步!”
······
與此同時,陸陽在中海房地產圈引發的“地震”余波未平,反而升級成了“海嘯”。
最初,雍華府1000套的“神豪”交易還只是圈內流傳的震撼故事。
但當東山麓園緊隨其后,同樣以令人咋舌的方式被同一個神秘買家鯨吞1000套的消息坐實后,整個中海的地產商們徹底瘋狂了!
無數電話打向雍華府,打向平湖地產,目標只有一個:
挖出那位“陸總”的聯系方式!
朱洪的電話更是成了熱線,他小心翼翼地應付著,也試探性地給陸陽打過兩次電話,詢問是否還有“掃貨”的意向。
不過都被陸陽拒絕了。
他并非看不上其他項目,而是目前他的現金流確實有些緊張,必須先緩一緩再說。
穩賺不虧的機會未來還會有,但現在必須穩住陣腳。
而另一個意外之喜,則徹底緩解了陸陽緊繃的現金流。
2005年中海通行的租房規則是押三付三!
這意味著陸陽每出租一套雍華府的房子,他就能一次性收到7200元。
而他每出租一套東山麓園的房子,更是可以一次性收到21000元。
看著財務匯總上來的、如同雪片般飛來的巨額預付款和押金,陸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押三付三”的行業慣例,在這個時間點,對他而言簡直是及時雨!
原本預估需要從期貨賬戶輸血來覆蓋的月供壓力,瞬間被這洶涌流入的現金巨流沖淡了大半。
貝殼房產的擴張資金有了,未來幾個月的按揭還款也基本無憂了。
這著實讓陸陽最近緊繃著的神經松了下來。
隨后的日子,陸陽難得地享受了一段清閑時光。
無論是貝殼房產如火如荼的擴張與出租業務,還是中海家教網在交大市場的穩步推進,都在各自的軌道上高速運轉。
而陸陽,則成功地將自己從繁瑣的日常管理中抽離出來。
這正是他當初愿意付出高薪、將趙晟推到臺前負責貝殼房產的原因。
他需要能獨當一面、讓他省心的將才。
重活一世,財富積累固然重要,但享受生活、把握節奏同樣不可或缺。
上輩子為了生存疲于奔命,忙著上班,忙著還債,這一世,他要好好的享受生活。
對于中海家教網,他也只是偶爾給予方向性的點撥,或者在關鍵節點幫忙審視一下策略,查漏補缺。
他更像一個站在高處、掌控全局的棋手,而非事事親力親為的卒子。
這份悠閑,一直持續到11月28日。
這天,陸陽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東新區國泰期貨公司那棟熟悉的玻璃幕墻大樓前。
輕車熟路地進入大戶室,洪山早已恭敬等候。
陸陽沒有過多寒暄,徑直坐到電腦前,登錄上自己的賬戶。
賬戶里,那筆從9月下旬開始布局的、價值2800萬的滬銅期貨空單,正靜靜地躺在持倉列表里。
而浮盈則是達到了1400萬。
隨后陸陽在35800點的位置上將自己手中的空單全部平倉。
隨著交易成功的提示彈出,賬戶資金數字開始了劇烈的跳動。
整整4200萬!
但陸陽的目光并未在暴增的現金余額上停留太久。
下一刻,陸陽便直接將這4200萬在35800點的位置上全倉做多。
陸陽知道,接下來的時間才是滬銅期貨醞釀已久的一波大行情。
而他,只需要靜靜等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