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播報員的播報結(jié)束,主持人上臺,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頒獎禮正式開始。
在無數(shù)媒體記者的期待中,一個個獎項開始頒布。
各種單元的評選一一露出帷幕。
戛納的頒獎禮和其他兩個三大電影節(jié)一樣,沒有太多花里胡哨和表演環(huán)節(jié),只是簡單的頒獎。
一個個獎項宣布,平淡單元到各種單元,很快就到了一種關(guān)注單元。
“沈先生,到我們的獎項了?!?/p>
坐在一旁的翻譯對著幾人提醒道。
沈淵點頭,坐直了身子,“多謝提醒?!?/p>
其他幾人也正色起來,入圍戛納雖然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能拿獎肯定更好。
一種關(guān)注單元沒有主競單元那么多大獎,只有一種關(guān)注大獎(最佳影片)、評審團獎、最佳導演獎、觀眾選擇獎。
其中還有一個獎項是‘女性電影人獎’,不過如今的戛納還未將這個獎項成立。
觀眾獎和導演獎率先頒布,不過都和沈淵劇組沒有關(guān)系。
分別頒布給了伊朗和荷蘭的兩位導演。
沈淵倒是不急,靜靜的聽著,眼睛看著臺上。
他接到了閉幕式前,電影節(jié)打過來的電話,邀請參加閉幕式頒獎禮,應(yīng)該不至于顆粒無收名落孫山!
評審團獎頒布結(jié)束,只剩下一個獎項。
董旋忽然有些緊張道:“有我們的獎項嗎?”
大獎只剩下一個,入圍的電影高達十幾部,希望越來越渺茫。
老方倒是沉穩(wěn)得多,但還是擔憂的問道:“電影節(jié)昨晚給你了打了電話吧?”
“打了?!鄙驕Y點頭:“希望能拿獎吧。”
現(xiàn)在的他處于奇妙的感覺當中,希望拿獎,又不希望拿下這個獎項。
一種關(guān)注大獎的頒獎嘉賓在主持人的宣傳下走上舞臺。
這是一位黑發(fā)棕瞳的法蘭西美女,身材窈窕,應(yīng)該是一位本土影星,不過沈淵不認識。
美女上臺對著臺下的劇組和媒體揮了揮手:“很高興能為戛納揭露這份獎項,這是值得高興的一天?!?/p>
現(xiàn)場也很配合響起鼓掌聲。
她滿面笑容的拆開了信封,拿出里面的獲獎名單開始宣布:“獲得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guān)注單元大獎的是......《Never stop!》恭喜!”
話音剛落,老方興奮的呼喚起來:“獲獎了!大獎!小淵我們拿獎!”
他驟然興奮推搡著沈淵的肩膀看上去比對方還高興!
《Never stop!》就是《攝影機不要停!》的翻譯名字!
意思大概就是不要停止或者永不停止的意思。
于熱烈的掌聲中,劇組眾人全都站了起來。
董旋等人的臉上寫滿了高興,湊到沈淵面前擁抱歡呼跳遠,興奮之情再也壓抑不??!
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還是電影節(jié)學院的學生,尤其是羅禁才是大一學生!
第一次參演的作品就來到了戛納拿下大獎,看上去比沈淵還高興!
“師兄,拿獎了,我們拿獎了!”
“沈淵快上去!”
“小淵走走走,要不要我和你一起???怕你緊張!”
“.......”
沈淵長舒了一口氣,雖然有點遺憾,但終歸還是很高興的笑著:“松開松開,我要上臺領(lǐng)獎了!”
驅(qū)散了幾人環(huán)抱自己的臂膀,沈淵在依舊沒有停歇的掌聲中邁步上臺。
不遠處,同為華語陣營的《紫蝴蝶》劇組。
章子衣站了起來和沈淵遙遙對視,手上鼓掌恭喜,身旁的劉曄也是如此。
沈淵路過之時也隔空揮手表示感謝。
站在眾人中間的婁葉看著幾人熟練的樣子,好奇問道:“你們認識?”
劉曄轉(zhuǎn)頭道:“之前王導介紹認識了一下,很有才華的一位導演?!?/p>
“還是你的學弟呢,導演?!?/p>
章子衣也回首解釋著:“他還在北電上學,不過是攝影系,才大三,剛遇到的時候真是感覺不一般。”
在學校就成名的演員并不少,而如沈淵一樣導演卻是鮮有。
婁葉神情一震,意外道:“還是學生?。看_實很有才華?!?/p>
雖然他沒有看過他的作品,但能入圍戛納拿獎,作為一個學生,確實有些讓人意外,而且他們清一色的年輕面孔,想來也是真的。
戛納的掌聲都是制式的,悅耳不覺,直到沈淵上臺之后才結(jié)束。
站起來的人也紛紛坐下。
沈淵上臺從法蘭西美女手中接過獎杯,感受著手中的小東西,感覺不是獎杯,而是個小禮品。
戛納的成立是倉促的,為了抵抗被法西斯占據(jù)的最古老電影節(jié)威尼斯毫不掩飾的政治傾向。
發(fā)展初期極度不完善,早期立項是在1939年,受德意志影響,最終成立其實是在1946年!
早期發(fā)展吃力,資金匱乏,管理無序,困頓明顯。
直到1954年最高獎項都叫‘國際電影節(jié)大獎’而不是金棕櫚,一年后才正式改名金棕櫚大獎。
到了1978年,吉爾·雅各布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電影節(jié)主席,戛納才一飛沖天,隱隱有了三大之首稱號的戛納!
除了金棕櫚大獎都是不頒發(fā)獎杯的,被諸多媒體稱為‘最寒酸的電影節(jié)’。
而直到這些年才逐漸給所有獎項補上獎杯。
就算如此,在早期就算是金棕櫚大獎也沒有獎杯,有的只是當代藝術(shù)家的一件藝術(shù)品,而非專門設(shè)計的獎杯。
雖然對外宣傳,早期是希望通過只發(fā)布一個具有代表性和權(quán)威性的最高獎杯來表示最高大獎的獨特地位和極高的榮譽。
但明眼人都知道,明顯是早期經(jīng)濟困頓原因。
近些年戛納愈發(fā)昌盛,電影節(jié)也知道在這么下去不行,顯得小家子氣了,才逐漸開始給所有獎項補上獎杯。
舞臺上的沈淵一手拿著認證獎狀一手拿著小獎杯,面對的講臺麥克風,開始訴說著獲獎感言:
“很榮幸能夠受到戛納的認可,非常感謝,對于我一個學生來說,這已經(jīng)是最高的褒獎!”
“影片的拍攝非常困難,我沒有充足的資金完成這部電影,所以我也感謝我的演員們愿意免費出演,以及學校對于我提供的免費租賃器材。
最后還有背后教導我的學校老師,木老師、雷老師......感謝你們!”
他就像報菜名一樣報著名字,都不用到現(xiàn)在,那天下課之后他就知道雷載興在上課的時候突然點名自己是什么意思了。
既然如此,自己就感謝個夠!
演講真的是一件很讓人振奮的事情,沈淵越說越上頭,忽然舉起了獎杯大聲喊道:
“能拿到這份獎項是我們所有人的努力,沒有你們的付出也沒有這份成果!
這也是屬于你們的,這份榮光我絕不獨享!”
此言一出再度響起劇烈的掌聲!
“啪啪啪啪......!”
現(xiàn)場的熱烈再上一個程度!
諸多媒體忽然有點夢幻上世紀四十年代感覺,真是讓人激情澎拜的演講,說得他們都有些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