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陽和曹文婷沿著村里的石板路繼續前行,腳下的石板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無比,仿佛在默默見證著這個古老村落的興衰變遷。
他們來到一座古舊的祠堂前,祠堂的大門緊閉,門上的銅環銹跡斑斑。
張向陽伸手輕輕叩響銅環,“咚咚”的聲音在寂靜的村落里回蕩,仿佛喚醒了沉睡的歷史。
曹文婷湊近觀察著祠堂的外觀,精美的石雕工藝在墻壁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雖然歷經風雨侵蝕,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精湛技藝。
“據說,這座祠堂就是為了紀念那位明朝的內閣大學士修建的。”
張向陽介紹道:“里面供奉著他的牌位,以及村里歷代先賢的事跡記載。”
曹文婷微微頷首,眼中滿是對歷史的敬重與對未來開發的思考:“這樣的祠堂,是石寨村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開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同時也要合理利用,將它打造成一個文化展示的窗口,讓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石寨村的歷史底蘊。”
繞過祠堂,他們來到了一處古舊的私塾遺址。
幾間破舊的瓦房,雖已破敗不堪,但仍能想象當年這里書聲瑯瑯的場景。
張向陽感慨地說道:“以前,村里的孩子們就在這里接受啟蒙教育,傳承著知識和文化。說不定那位內閣大學士,小時候也是在這里開始讀書識字的呢。”
曹文婷走進遺址,輕輕撫摸著那飽經滄桑的墻壁,說道:“這可是難得的人文遺跡啊。可以考慮在保護的基礎上,適當修復,還原當年的私塾場景,增加游客的體驗感。再結合一些傳統的國學課程,讓游客親身感受古代的教育氛圍,這能為石寨村的旅游增添不少文化內涵。”
張向陽眼睛一亮,不禁稱贊道:“曹書記,你這個想法簡直太棒了!現在的游客啊,都不滿足于單純的觀光游覽,就喜歡這種能親身參與、深度體驗的項目。”
“咱們還原私塾場景,再配上國學課程,既能讓游客感受到古代教育的魅力,又能讓石寨村在眾多古鎮中脫穎而出,凸顯出獨特的文化韻味。”
隨后,他們又走到了村中的一口古井旁。
“這對提升石寨村的吸引力,推動旅游發展,肯定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且通過這種方式,還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一舉多得啊!”
井沿上一道道繩索勒出的痕跡,見證著它曾經的繁忙。
張向陽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著井口,說道:“這口井應該有些年頭了,以前村民們的生活用水都靠它,它可是石寨村的生命之源啊。”
曹文婷看著古井,思索片刻后說道:“在旅游開發中,這口井也可以成為一個亮點。可以在旁邊設置一些說明牌,講述古井的歷史和故事。還能設計一些與古井相關的互動體驗,比如讓游客嘗試打水,感受一下傳統的鄉村生活方式。”
一路走來,張向陽和曹文婷不斷交流著對石寨村人文景觀開發的想法。
每一處遺跡,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石寨村的歷史記憶,也寄托著他們對未來旅游發展的期望。
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暗,夕陽的余暉將整個村子染成了橙紅色,給古老的石寨村增添了一抹夢幻而迷人的色彩。
張向陽看了看天色,對曹文婷說道:“曹書記,時間不早了,咱們今天也看得差不多了。關于防范老陳和開發石寨村的事,回去后還得好好規劃規劃。”
曹文婷點了點頭,說道:“嗯,今天收獲很大。走,先去吃飯,吃飯的時候咱們再好好聊聊。明天宏盛集團就要來了,今晚得把所有準備工作都落實到位。”
兩人帶著對石寨村未來的美好憧憬,緩緩離開了這個古老而充滿希望的村落。
……
當張向陽和曹文婷結束在石寨村的考察,回到鎮上時,夜幕已經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沉甸甸地壓在小鎮之上,將一切都籠罩在靜謐的黑暗之中,只有街邊星星點點的路燈,散發著昏黃的光芒,勉強照亮著老舊的街道。
曹文婷輕輕揉了揉有些疲憊的肩膀,看向張向陽,問道:“向陽,忙乎了這么久,你想吃什么,盡管說。”
張向陽抬頭看了看四周,反問道:“咱們在鎮上吃嗎?”
曹文婷微微一怔,嘴角浮起了一抹笑意,半開玩笑地說道:“是啊。怎么?瞧不上鎮上的這些飯館?也是,鎮上的館子肯定比不上城里的。要不改天回城,我再請你吃一頓大餐,好好犒勞犒勞你。”
張向陽笑著解釋道:“我倒不是瞧不上鎮上的飯館。只是,我有點好奇,我感覺你似乎有點不喜歡回家啊?”
聽到這話,曹文婷的神色瞬間黯淡了下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輕聲說道:“回家沒意思。”
話一出口,她似乎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有些外露,連忙擺了擺手,試圖驅散這略顯沉重的氣氛,說道:“不聊這個了,你就說想去哪兒吃吧。”
張向陽看著曹文婷這副表情,心里頓時明白了幾分。
很顯然,曹文婷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想到自己那同樣搖搖欲墜、千瘡百孔的婚姻,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苦澀感在他心底油然而生,仿佛兩根在風雨中飄搖的稻草,在這一刻,因相似的境遇而產生了共鳴。
曹文婷見張向陽有些走神,忍不住催促道:“快說,到底去哪兒吃?別磨磨蹭蹭的。”
張向陽回過神來,思索了片刻,說道:“曹書記,要不然,咱們找個僻靜點的地方,把萬才也喊上,順便商量商量明天宏盛集團考察的事,你看怎么樣?”
曹文婷略作思考,點頭應道:“行啊,具體去哪兒?你心里有合適的地點嗎?”
張向陽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說道:“有啊!曹書記,咱們去村子里吃!”
“去村子里吃?!”
曹文婷瞪大了眼睛,有些驚訝地看著張向陽:“你要去老百姓家里吃?!這……不太好吧,會不會給人家添麻煩,也不符合規定啊。”
張向陽趕忙解釋道:“呵呵,領導你放心,我怎么能讓你犯錯誤呢?是去村里的一個飯館,他們就在自己家里做,走的是家庭式經營的路子。不但實惠,而且味道特別好,尤其是那一道拿手菜,我上次吃過一次,感覺比鎮上的飯館做的還好吃呢!”
曹文婷一聽,頓時來了興致,眼神中閃過一絲期待,說道:“是嗎?那我可得好好嘗嘗!既然如此,咱們現在就出發吧!”
張向陽點了點頭,又說道:“那萬才……”
曹文婷伸手掏出手機,說道:我給他打電話。”
說著,她便撥通了王萬才的號碼。
電話接通后,曹文婷簡要說明了情況,王萬才在電話那頭爽快地應了下來。
掛了電話,曹文婷對張向陽說道:“萬才說他馬上就去,你把地址發給他,咱們先動身吧。”
張向陽應了一聲,拿起手機,把那個飯館的地址發給了王萬才。
隨后,他發動汽車,朝那個飯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