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的心臟在胸腔里狂跳,不是興奮,而是高度緊張下的專注。豆包模型提供的“神經-能量節點共振”法,就像要求他用一根頭發絲去穿針眼,需要的精神控制力精細到令人發指。每一次嘗試,都如同在懸崖峭壁上走鋼絲。
他摒棄了埃德蒙導師那寬泛的“吸引”概念,將全部心神沉入意識深處那幽藍色的精密模型。意念如同最靈巧的探針,沿著那條狹窄的“粒子捕捉通道”精準延伸。鎖定目標——視野中一個稍大些的、散發著純凈白光的瑪娜粒子。
模擬共振頻率!意識深處發出一道無形的、頻率極其特定的波動指令。
那個白光粒子猛地一顫,如同被精準的磁石捕獲,瞬間改變飄忽的軌跡,化作一道微弱的流光,沿著預設的通道疾射而來,精準地匯入林風脊髓上端一個被豆包標記為“次級能量樞紐”的節點!
清涼!凝練!一股遠比之前清晰、純粹的能量感在節點處穩定凝聚,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滴落了一顆飽滿的水珠。
【……捕獲……完成……能量……粒子……品質:純凈……】
【……逸散……率……下降至……11%……】
【……節點……儲能……效率……提升……320%……】
豆包冰冷的數據反饋如同最有效的強心劑!
林風精神大振,顧不上疲憊,立刻鎖定下一個目標。這一次是兩個并排漂浮的微小光點。他嘗試分心二用,意念如同靈巧的雙手,同時模擬出兩道微弱的共振波。
兩道微不可查的流光幾乎同時被捕獲,沿著各自的“通道”匯入不同的能量節點!
【……雙目標……同步……捕獲……成功……】
【……模型……運行……穩定……】
效率!林風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效率!如果說傳統的冥想是拿著破瓢在河里舀水,十瓢能留住一瓢就不錯了。那么豆包這套方法,就是在河底精準地埋設了一根根吸管,每一滴被吸上來的水,都幾乎毫無浪費地注入了特定的容器!
他完全沉浸在這種“精準狩獵”的狀態中。視野中那些原本雜亂無章、難以捉摸的瑪娜粒子,在豆包模型的“標注”下,仿佛被套上了無形的坐標。他不再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意念探針精準點射,共振頻率如同無形的鉤索,將一個個光粒子拖拽進自己的“能量節點”儲備庫。
埃德蒙導師沉穩的聲音依舊在廣場上回蕩,引導著傳統的冥想。林風身邊,紅發少年周圍的淡紅色光點漩渦明顯增大了一些,臉上露出欣喜。沉靜少女身邊的藍色溪流也更加凝實。他們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林風這里,卻沒有任何外在的光影效果。他安靜地盤坐著,臉色甚至因為精神的高度集中而顯得有些蒼白,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在埃德蒙導師的感知中,林風身周的瑪娜粒子流動依舊微弱、平緩,甚至顯得有些“惰性”,完全不像旁邊兩位那樣活躍。他微微搖了搖頭,將這個“中等親和力”但似乎悟性欠佳的學徒暫時劃歸為需要更多基礎磨礪的一類。
然而,在埃德蒙導師無法感知的層面,在林風的體內,一場靜默的效率革命正在發生!
【……實時……監測……】
【……主體……體內……瑪娜(光)……粒子……積累……速率……】
【……對比……初始……效率……提升……15倍……持續……上升……】
【……模型……驗證……有效……優化……空間……巨大……】
豆包如同最精密的儀表盤,忠實地記錄著林風體內光粒子的積累速度。那冰冷的數字曲線正以前所未有的斜率向上攀升!每一個被精準捕獲、高效儲存的光粒子,都在無聲地宣告著這套“神經-能量節點共振”模型的恐怖潛力。
當清晨的鐘聲敲響七次,宣告冥想結束時,林風緩緩睜開眼。精神上的疲憊如同潮水般涌來,那是高強度集中帶來的消耗,但身體深處,那些被豆包標記的能量節點中,卻沉淀著一股清晰可辨的、清涼而穩定的暖流——那是他靠自己(或者說靠豆包),真正意義上捕捉并儲存下來的第一縷異界魔力!
他看著身邊那些面帶或欣喜或遺憾的同學們,感受著體內那微弱卻真實存在的能量儲備,嘴角難以抑制地勾起一絲弧度。魔法的大門,正被他用一種異世界從未設想過的“科學”方式,撬開了一道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