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房內彌漫的焦糊味尚未完全散去,星紋鋼地板上殘留的爆炸痕跡如同猙獰的傷疤。林風站在狼藉之中,眼神卻異常明亮,緊緊盯著豆包光幕上顯示的沖突原理示意圖。
“能量屬性沖突……激發模式沖突……核心頻率共振……”他低聲重復著豆包分析出的關鍵詞,手指無意識地在空中勾勒著,“粗暴連接不行,那……在它們之間加個‘緩沖帶’?像彈簧一樣,吸收掉沖擊,再平緩釋放?”
豆包的光芒穩定地閃爍著:“概念成立。解決方案:在沖突符文能量傳導路徑的關鍵節點,嵌入‘惰性能量導流層’。”
“功能:該導流層需具備高能量惰性(不易被激化)、高能量導性(能快速傳遞能量)、及特定頻率的能量阻尼特性(吸收并平抑特定頻段的能量震蕩波)。”
“結構設計:基于‘元素中和理論’及‘波動阻尼原理’,設計多層復合導流魔紋。核心為‘空明水晶粉末’蝕刻的‘吸波基陣’,外層包裹‘秘銀導流網’,最外層覆蓋‘星塵沙絕緣涂層’……”
光幕上,復雜的符文結構旁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如同精密電路板般的層狀結構示意圖。它被巧妙地設計在“磐石壁壘”核心震蕩源與“爆炎反擊”觸發渦流之間的能量傳導路徑上。
“豆包,模擬!把緩沖層嵌入原魔陣結構!”林風急切道。
光幕上的魔陣結構瞬間重組。當模擬的風刃再次撞擊土黃色護盾時,護盾核心產生的劇烈震蕩波首先沖擊到嵌入的緩沖層。只見示意圖中,代表緩沖層的復雜魔紋亮起柔和的乳白色光芒,那狂暴的高頻震蕩能量如同泥牛入海,被緩沖層內部的“吸波基陣”迅速吸收、分解,轉化為相對平緩的低頻能量流。這股平緩的能量流再通過“秘銀導流網”傳遞給“爆炎反擊”的觸發核心時,已不足以引發其核心渦流的致命共振,反而如同一個溫和的喚醒信號!
橘紅色的“爆炎反擊”符文核心平穩亮起,渦流旋轉加速,一股凝練的火焰能量迅速匯聚,隨即——轟!一道熾熱的火舌精準地射向模擬的攻擊源方向!反擊成功!
“成功了!”林風猛地握緊拳頭,眼中爆發出狂喜的光芒。這理論模擬,完美解決了沖突問題!
“理論模擬通過。能量沖突消除率:99.8%。反擊觸發延遲:0.03秒(可接受)。”豆包給出了精確的數據。
接下來,就是實踐這關鍵的“惰性能量導流層”。這不再是繪制簡單的符文線條,而是在特定位置,用特定材料,構建一個微型的、具有復雜功能的能量處理結構。
林風小心翼翼地取來研磨得極其細膩的“空明水晶粉末”,這種粉末對元素能量有著天然的惰性和吸收性。他用特制的、混合了自身精神力的魔力溶劑,將其調和成一種散發著微弱乳白熒光的粘稠膏體。
“繪制‘吸波基陣’魔紋……”林風屏住呼吸,拿起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秘銀筆,蘸取水晶膏體。他的精神力高度凝聚,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引導著筆尖在預留的能量傳導路徑節點處,勾勒出豆包設計好的、如同無數微小漩渦嵌套的復雜吸波圖案。每一筆都要求絕對的精準和穩定的魔力輸出,稍有偏差,就可能前功盡棄。
乳白色的光暈隨著筆尖的移動流淌開來,形成一個微縮的、散發著柔和吸力的能量漩渦陣列。
接著,是覆蓋其上的“秘銀導流網”。林風取來純度極高的液態秘銀,用更細的筆尖,在吸波基陣表面極其小心地描繪出細密的、如同神經網絡般的導流線路。這些線路負責將吸波基陣轉化后的平緩能量,高效地引導至目標符文。
最后一步,是覆蓋保護性的“星塵沙絕緣涂層”。林風將閃爍著星光的星塵沙粉末均勻地灑在剛剛繪制好的導流網表面,指尖凝聚起溫和的火焰魔力,小心翼翼地將其熔融、覆蓋,形成一層薄而堅韌、能隔絕外部能量干擾的保護膜。
整個過程耗時耗力,林風額頭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精神高度緊繃。當最后一粒星塵沙完美熔融覆蓋,整個嵌入式的“惰性能量導流層”散發出穩定而協調的乳白色微光時,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關鍵的“防火墻”構建完成!復合魔陣能否成功,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