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知道趙仙羆究竟是怎么做到,讓吐谷渾數十萬人口俯首稱臣的。
他只知道趙仙羆是故意跟他對著干,搶在他計劃之前,虎口奪食,奪取了吐谷渾這片土地。
由此他開始深思一件事。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僅僅因為自己父親被殺,就對他這個皇帝如此怨恨,處心積慮做了這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見是教育出了問題。
李世民打算派人好好徹查國子監平日里是怎么教育學子的,有無紕漏之處。
還有地方官府又是怎么教化民眾的,有沒有把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植入百姓心中。
雖然心里極度震撼,對于趙仙羆究竟是怎么成為吐谷渾掌權者,也是始終充滿質疑。
但如今問題已經上升到兩國之間,李世民努力平復心情,認真對待。
他對于吐谷渾那片土地的渴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
無論是吐谷渾大量的戰馬牛羊,還是向西推進防御吐蕃的屏障,都讓他不想輕易放棄西征的打算。
李世民俯視百官道:“朕的意思是攻打吐谷渾的計劃不變,但具體作戰方略,可由前線將帥商議,尋找合適的時機發動全面進攻。”
群臣議論紛紛。
有人道:“陛下,按衛公和前線將領的一致看法,如今疊州肅州等地集結的十萬大軍,尚不足以拿下吐谷渾,若強攻必兩敗俱傷,陛下難道要對其增援兵力嗎?”
李世民道:“未嘗不可。”
魏征站出來道:“陛下此舉欠妥,首先吐谷渾現已歸趙氏統轄,且已經與衛公等人交涉過,互不侵犯,那么我們再出兵,就師出無名。
其次衛公魏王等人在密報中講明,吐谷渾已今非昔比,沒有各大名王分權,已是上下一條心,鐵板一塊。
加上吐谷渾本就環境復雜,地高山險,夏日亦可能下雪結冰,如果我們堅持興兵,那么必定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魏征話剛一說完,報仇心切的高履行就手持勿板來到魏征旁邊,目光冷硬看著魏征道:
“魏大人此言差矣!先不說那趙仙羆究竟用了什么詭邪手段,使得慕容伏允聽命于他,或是與他合作。
只說此人與我大唐早生罅隙,對陛下和我大唐朝廷又多有不滿,必定心懷不軌,欲對我大唐邊疆不利。
此時如果我們不趁他立足未穩,一舉興兵將其殲滅,只怕等他徹底站穩腳跟,后患無窮。”
魏征道:“高大人眼里只有不惜代價的開戰,可有我大唐將士的死活?”
高履行冷笑:“虎已歸山,天性兇殘,且早已露過獠牙,魏大人竟還妄想虎不噬人?
咱們現在不動手,非等到對方兵強馬壯犯我邊疆,到那時,你魏征成千古罪人事小,我邊疆百姓遭其屠戮,何其無辜!”
魏征看了眼臉紅脖子粗語氣急促的高履行,知道高履行已經被仇恨沖昏頭腦。
他沒搭理高履行,面朝李世民道:“陛下,自古沒有大國對小國直接興兵的道理。
依臣所見,趙仙羆既然已經成為吐谷渾新主,而他又原屬我大唐百姓,那么就應該以招撫為上策,如此咱們不動一兵一卒,將吐谷渾收入我大唐疆土,豈不成陛下千古美名?”
“魏征!你…你,其心可誅!陛下,萬萬不可!”
眼見不少人對魏征的建議點頭表示贊同,高履行心急如焚,跪在地上朝著李世民大聲勸誡。
文武百官激烈討論,大多都是站在魏征這邊。
因為首先已經有李靖魏王等人聯名上書,說明現在和吐谷渾開戰,贏面不大。
其次趙仙羆原是大唐百姓這是不爭的事實,且曾經在長安造成的種種轟動多為正面,讓很多人都對其抱有好感。
并且在趙仙羆是如何成為了吐谷渾之主這件事上,不少人也都懷著深深的好奇和一絲忌憚。
最后,一個最大的原因,如果能不動兵戈,就能將吐谷渾那么大一片土地納入大唐管轄,這種事誰不愿意看到?
哪怕是長孫無忌,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也和房玄齡等人一起站了出來道:
“魏征所言有理,臣等附議。”
高履行眼球布滿血絲,咬牙切齒,恨透了這些人。
李世民坐在龍榻上,從始至終表情冷漠看著文武百官議論。
雖然每聽到趙仙羆這個名字一次,都令他異常難受。
更別說聽到魏征房玄齡等人建議,應該以封賞招撫的方式,對待現在身份上大不同的趙仙羆。
但他畢竟是亂世帶著眾人南征北戰,之后又經過殘酷血腥的兄弟斗爭,才走上皇位的君主。
在對待國家大事上面,縱使心里千般不愿,也不會感情用事。
“依諸位看,如果要招撫趙仙羆,應該以什么樣的冊封和賞賜才合適?”
李世民突然一臉平靜問道。
文武百官一愕,他們本來以為以天子性格,至少會先大發雷霆一頓,然后才會妥協。
可沒想到天子這么快就冷靜下來,異常理智的處理趙仙羆這件事。
他們心里大感欣慰,為有這樣的圣明之主感到開心。
除少部分不愿看到趙仙羆被招撫,一躍成為封疆大吏以外,其余大部分官員都將目光看向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幾人。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輕聲議論片刻,面朝李世民道:
“陛下,如果是慕容伏允率部歸順,那依照慣例,朝廷當封之為西平郡王,讓其繼續管轄舊地,同時朝廷再派相應官員,制約分管其權力。
如今趙仙羆作為我大唐原先的子民,因機緣巧合成為吐谷渾之主。
他若帶領吐谷渾歸順,論功不下于慕容伏允率部歸順,所以冊封的爵位和官職,也應不低于郡王。”
百官聽完房玄齡所說一個個心情極為復雜。
沒想到那個曾驚艷整個大唐,但終究只是一介白身,且已經被迫離開大唐的少年,竟然一轉眼就要成為大唐的郡王。
可如果趙仙羆真的歸順,帶著這么一大片領土交由大唐管轄,那確實應當封為郡王。
高履行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殺子仇人,竟然有一天還能回到大唐,成為位高權重的郡王!
他無法接受,寧死也不接受,跪在地上大聲道:“陛下三思!趙仙羆目無君父,狼子野心,肯定不會真心歸順,必須殺之永絕后患!陛下三思!陛下,三思!”
一直對趙仙羆懷有好感,尤其是對趙仙羆那手‘鋒骨體’癡之若狂,對趙仙羆離開長安那幾句振聾發聵的話銘記在心,期盼著趙仙羆有一天能回到大唐大放光彩的虞世南冷哼一聲道:“高大人,你是覺得咱們陛下連這點胸襟都沒有嗎?
像趙仙羆這種本是我大唐子民,又才能卓絕的人,咱們都不能摒棄成見接納,那其余的番邦異國,非我族類之人,哪個以后還會再投靠依附我大唐?”
李世民淡淡看了眼將他架起來的虞世南,從龍榻上起身:“此事不能草率決斷,容朕考慮一日,明日再議,退朝。”
說完,李世民大袖一揮,從龍殿上下來,直奔長孫皇后的立政殿。
文武百官知道天子多半是要決定招撫趙仙羆了,只是還在猶豫具體用什么樣的條件招撫趙仙羆。
想到趙仙羆不久后就要回歸大唐,不少人滿懷期待。
他們最想知道的就是趙仙羆,是怎么做到離開大唐后,在一個多月間搖身一變成了吐谷渾之主。
地上,高履行身形顫抖,臉色死灰。
…
立政殿。
李世民臉色沉悶的從遠處走來。
每次遇到煩心的事,難以抉擇的事,李世民都習慣躺在長孫皇后腿上,一邊讓長孫皇后為他輕揉眉心和頭部兩側,一邊靜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