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隊的測試趕在天黑前結束,徐則剛留下了左麟、司馬和一個叫李夏至的女生,她是鹿呦呦的師妹,在北直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奪得女子100米欄的冠軍,一騎絕塵,實力很強。徐則剛請三人到食堂吃了晚餐,告訴他們已經通過測試,接下來跟著隊里一起訓練,一個月后參加考核,通過的話正式加入田徑隊,按規定享受高水平運動員的待遇。
田徑隊一周訓練3-5天,早晨6:00-6:30,下午16:30-18:30,左麟和司馬跟著涂教練訓練,女子100米欄沒有專門的教練,李夏至暫時聽鹿呦呦安排。練短跑天賦只是基礎,科學的訓練才是關鍵,尤其是司馬,鹿呦呦私下里很看好他,認為一個月后成績會有顯著的提升。第二天是禮拜天,徐則剛特地來到英語系,提前跟張成蹊打個招呼,左麟和司馬接下來要參加田徑隊的訓練,下午可能會請假,請輔導員通融一二。張成蹊早就聽說這件事,笑著答應下來,他也希望英語系能出一個田徑隊的正式隊員,有機會代表學校參加首都高校運動會、全國高校單項錦標賽乃至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如能嶄露頭角,也是他的成績。
運動隊挑選新人是“大浪淘沙”,通過測試留下的寥寥無幾,左麟和司馬成為英語系新生“臥談會”的話題。大家對左麟很熟悉,體育委員嘛,跑得快理所應當,但司馬是誰?司馬什么來著?哪個宿舍的?消息很快爆了出來,司馬姓“司”名“馬”,是長洲市高考的文科狀元,走讀生,沉默寡言,神神秘秘,獨來獨往,不怎么跟大伙兒打交道。他短跑很厲害,跟左麟不相上下,接下來要參加校田徑隊的訓練,隊長徐則剛禮拜天還趕到英語系為他們請假,輔導員親口說的,不會錯!
周一有晨訓,左麟和司馬準時趕到體育館,見到了涂教練和幾位學長。左麟事先打聽過,校田徑隊的總教練是張重慶,男子短跑教練是涂建國,涂教練手下有四位隊員,其中一個是二級運動員,跑100米和200米兼項,是他最強的“競爭對手”。
涂教練打量了一眼新來的“苗子”,簡單關照幾句,讓他們跟著正式隊員訓練,先做8分鐘準備活動,接著是柔韌性練習,最后勻速跑上400米。他冷眼旁觀,左麟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練得有模有樣,司馬完全是“門外漢”,現學現做,動作慘不忍睹。等到晨訓結束,運動員去小食堂吃早飯,涂教練叫住司馬,遞給他一本油印的教材,讓他回去好好補習一下,盡快掌握田徑隊訓練的基本常識。
涂建國之所以對司馬“另眼相看”,是因為徐則剛特地拜托他照顧一二,不過這樣的照顧也極其有限。司馬基礎太差,跟不上訓練節奏,對涂教練來說是個累贅,他的獎金按賽事成績折算,平時訓練任務很重,沒時間浪費在司馬身上。至于100米12秒10,200米24秒35,確實跑得不錯,但在涂教練眼里也談不上“驚艷”,司馬就算進了田徑隊,至少練個兩三年,能不能出成績還不一定,希望太渺茫。涂教練看多了“天賦型”的選手,天賦好,吃不起苦,到頭來止步不前,根本沖不出去。沖不出去,就不能折算獎金,不能折算獎金,他去喝西北風?
8點上課,司馬掐著點趕到教室,才踏進門,無數目光齊刷刷投向他,某些同志唯恐天下不亂,還熱烈地鼓起掌來。司馬沒有失態,沉穩地笑笑,四處找空座位,左麟站起身,招呼他坐自己旁邊。司馬坐定后低聲問發生了什么,左麟告訴他來龍去脈,原來在大家心目中,他們參加訓練就是為英語系“爭光”,與有榮焉,值得鼓勵。司馬若有所思,那個年代的大學生真是單純,把“爭光”看得如此重,又如此輕。
下午16:30,左麟和司馬繼續參加田徑隊的訓練。還是先做8分鐘的準備活動,接著是專項訓練,蹲踞式起跑,30米×4次,行進間訓練,60米×3次,沖刺訓練,100米×2次,最后是200米慢跑,拍打放松身體。正式隊員剛結束暑期集訓,處于恢復期,訓練節奏有點慢,強度也不大,司馬勉強跟得上,至于技術細節,光靠看是看不出來的,他不明就里,一頭霧水。
左麟有點可憐司馬,涂教練顯然打算“放任自流”,他琢磨著要不要提醒司馬,找機會給涂教練塞個紅包。轉念想了想,司馬也是他的“競爭對手”,嗯,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
下午訓練結束后,司馬沒有走,他給鹿呦呦打了個電話,問她有沒有空見個面,有事向她請教。電話是向鹿沅問來的,果然一筆寫不出兩個鹿,她們是“從姊妹”,鹿沅到海甸大學報到后,鹿呦呦還請她吃了個飯。堂妹談起司馬來,興高采烈,每一句話都記起清清楚楚,鹿呦呦是過來人,覺得他們可能在“談戀愛”,她決定替鹿沅考察一下。結果出乎意料,司馬外形不錯,有短跑的天賦,是一塊“璞玉”,前途光明,至于人品如何,暫時還看不出來。
鹿呦呦和司馬約在學校的食堂見面。
學生食堂晚餐的營業時間是16:50-18:50,鹿呦呦得知司馬還沒吃飯,讓他先去窗口打好飯菜,邊吃邊談。司馬說他是走讀生,等會要回去,打算在路上吃點。鹿呦呦點點頭沒有多勸,問他有什么事,司馬拿出涂教練給他的“油印本”,說自己基礎差,跟不上田徑隊的訓練,想請學姐介紹個“私教”補習一下。鹿呦呦翻了翻,確實是田徑隊用的訓練教材,不過這幾年陸續修訂,很多不大適合了。涂教練也不是故意“弄松”他,他大概等著司馬求上門,再指點一二,沒想到司馬舍近求遠,找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