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條不紊的發展下去。
數天以后。
劉千軍如約的帶來了鎮北軍中淘汰馬匹,竟比楊承預計的還要多上不少,足有一萬三千匹。
當然……其中并不是所有的馬匹,都能夠重新上戰場,其中馬蹄受損太過嚴重的,即使配備上了馬蹄也無濟于事。
楊承讓人清點了一下,其中能夠繼續投入戰場的馬匹,不過六千多匹,也就是說……只夠他再招募三千余精銳騎兵。
然而,輔兵的數量卻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附近的村落顯然已經沒有了多少青壯,有能力參軍的幾乎全部都上了戰場,所以楊承如今只能將帶甲之士的數量控制在六千多人。
這樣的數量顯然不能讓他滿意,可北境這塊地方發生戰亂太多年時間,想要招募大量軍卒,顯然沒有那么容易。
能有如今的這一數量,還是加上了那些從戎金草原帶回來的一眾青壯。
隨著每日的操練,黑巖山的軍卒們心中已然鉚著一股子勁兒,他們想要試試自己這段時間訓練下來的結果如何,是否有長進……幾乎所有軍卒都在等著新一輪戰爭的到來!
算算時間。
遼夏人和親隊伍即將抵達涼州城之外。
然而。
楊承派出去的探子并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反而是等到了戎金方面大規模的動員!
由于先前楊承將自己關于戎金人方面的猜想告知給了劉千軍,他稟報于齊統武,故而……在戎金草原方向一有動靜,整個涼州城都風聲鶴唳起來。
與此同時。
營帳之中。
劉千軍再度到來,黑巖山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這是從草原攻向涼州城的三條通道數之一。
“楊統領,齊指揮使讓我給你帶話……咱們的任務取消,現在由攻轉守,戎金人準備大舉進攻涼州城,雖然不知他們真實目的到底如何,但無非只有兩個。”
“其一……以戰爭為由,阻止遼夏和親隊伍進入大周的領地,既然他們這么做了,那么我們的任務便相當于是完美完成,將和親不成一事怪罪到戎金人的身上。”
“其二……他們或許別有用心,想要借此機會,讓我們誤以為戎金蠻子的最終目的是阻擾遼夏與我大周和親,實際上并非佯攻,而是要趁此機會,在我們放松警惕以后,發動奪城之戰!”
兩點原因。
楊承發自內心的贊同。
看來大周軍中并不缺少聰明人啊,難怪能夠在弱勢這么久且朝廷中人漠不關心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堅守在涼州城,讓戎金人無法南下。
嘶……
那這樣看來。
若是自己日后想要造反,涼州城將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這是大周建造了數百年之久的要塞之一,想要攻下涼州城,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楊承必須布置一些后手才行。
“指揮使的命令我明白了,我一定堅守在黑巖山,如若這條通道出現了戎金人,我便第一時間點燃烽火,請求支援!”
“楊統領,你認為……一千人的大營是否能夠抵擋戎金人大軍南下的意圖?”
劉千軍面色嚴肅。
齊指揮使的意思并非是要楊承死守。
楊承稍稍一愣,是自己會錯了意?
“指揮使要我怎么做?”
“如若有戎金人從黑巖山行軍而過,莫要阻攔,更不用燃起烽煙,就當做不知道這件事。”
“什么?!”
楊承震驚了。
不要管這件事,就任由戎金人攻打涼州城?齊統武這是想干嘛?他的目的是什么?
難不成……
楊承眉頭緊蹙,“劉統領,我需要一個理由……若是任由讓戎金大軍攻打涼州城而不顧,我等在此屯兵屯田的目的又是什么?”
劉千軍嘆了口氣,“你以為指揮使不知道么?如若戎金王朝當真選擇南下的話,我們在外圍駐守的三萬大軍真的能守得住?”
“倒不如分散各地游擊,鉗制戎金部落。”
楊承聞言明白過來,面露冷笑,“所以指揮使的意思……是想要將我們當做棄子,能牽制戎金蠻子多久就牽制多久是吧?”
劉千軍不說話了。
若是戎金蠻子大舉南下,為了大局上的勝利,勢必要犧牲一些人,而他們便是能夠被犧牲的那些人。
“行,我明白了。”
“回去告訴指揮使大人,某楊承必定誓死駐守于此,以身殉國!”
楊承冷笑。
以身殉國顯然是不可能的,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既然齊統武打算將他們當做棄子,那么自己也可以借用這一次的機會,經可能的為麾下勢力謀算。
若是戎金人打算大舉南下的話,那么草原內部必然空虛……自己大可以利用這一次的機會,率領麾下士卒打入草原之中,將曾經被擄掠走的大周百姓救回來。
如今邊塞缺少青壯,而那些被戎金人劫掠走的百姓至少有數十萬之多,將他們救回來一部分,自身勢力也將會有一個大爆發。
當然。
這一切都是假設。
戎金蠻子究竟有什么打算誰也不知曉,除了另外兩種可能之外,還有一種可能是楊承目前最擔心的。
他隱隱約約中覺得。
這一次戎金人大規模動員的目標,很可能是他!
畢竟,自己殺入草原端掉了兩處小部落,這件事對于氣量小、睚眥必報的戎金蠻子來說,是一定要報復回去的。
劉千軍看著楊承決然的表情,忍不住嘆息一陣,“指揮使大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如今我大周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渺,若是丟了涼州城,讓戎金蠻子得以南下,則大周危矣!”
楊承面無表情,但心頭卻是一跳,“我明白。聽說……各地有民變?”
“你從何知曉?”
劉千軍先是一驚,隨后面色難看道:“最新消息……并、冀兩州,短短數日之內,聚攏民眾三十余萬,賊首張道煌稱要改立新天,送葬大周!”
“北方各地百姓云集響應,反賊百萬余眾!”
“如今朝廷下旨平叛,只要我們能守得住涼州城,那么朝廷就有時間處理內患。”
楊承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后,整個人清明了不少。
他知道戎金人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