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鏡頭。
劉東普不斷贊嘆著對岸的運氣好,他希望把話題引到節目、引到比賽上,奈何個人水平實在是有限,東拉西扯了好一陣子,網友們的注意力還是在對岸。
主持人許敏收到了提醒,借著話頭開口道,“從劉老師的點評中,我們能知道,野釣連續釣到兩條魚王,需要多大的運氣成分了。”
“相信直播間的網友們也對對岸的情況感興趣,那么我們就來看看……”
話音一落,攝像就把對岸鏡頭放大了。
直播用的是高清晰攝像機,分辨率是非常高的,拉近鏡頭以后,對岸的情況能看的清清楚楚。
在鏡頭拉近以后,所有人第一時間注意到怪異的地方。
“魚竿呢?”
主持人黃程國疑惑的說道,“對岸的釣友好像沒有用魚竿?岸邊放的是卷線器?應該是卷線器。”
“他們沒用魚竿,只用了卷線器放線……為什么?”
“這樣能釣到大魚?”
直播間也頓時變得熱鬧了。
“還真沒有魚竿!”
“這是釣魚嗎?從理論上來說,好像是沒什么影響,釣魚看的是魚漂,只要能用魚線把魚拉上來就好。”
“沒有魚竿似乎也不影響,但是,為什么不用呢!”
“這樣能上大魚?”
黃程國把問題推給了三位嘉賓。
三位嘉賓也都搞不懂情況,但他們是專業人士,不懂也必須要說出東西。
許鑫源率先開口,“釣竿主要起到支撐魚線的作用,上魚的時候,能利用杠桿原理消耗魚的體力,輔助將魚拉上岸。”
下一個開口的是王燕,“魚竿的作用,最重點還是放線,大家想一想,沒有魚竿要怎么下鉤呢?”
“有魚竿的輔助,就可以讓下鉤更靈活,不會受到復雜水域情況的影響。”
“另外,釣魚過程中輕微晃魚竿,也可以讓餌小幅度的動,來激發魚的捕食**。”
王燕說完,輪到了排在最后的劉東普。
劉東普看了看許鑫源,又看了看王燕,感覺兩人就是在故意為難自己。
他們哇啦哇啦說了一大堆,尤其是王燕,說了這么多魚竿的作用,都快成背課文了,他還能說什么?
劉東普抿抿嘴,轉著腦子干脆換了個話題,“網友們關心的是對岸沒用魚竿,是否和釣大魚有關系。”
“我個人認為,兩者不存在直接關聯,也許就是對岸的人想這樣釣。”
他正說著,直播間的話題已經變了。
有些網友認出了對岸的人,“那個年輕的好像是頻頻上新聞的時耀啊!”
“我剛才看了一下新聞圖片,確定了,他就是時耀!”
“時耀,耀陽大真人,民間乒乓球高手,最慘的外賣小哥……網上新聞一大堆,他還是個名人呢!”
“就是那個說‘我上我也行’被封的主播?前一段時間,新聞很熱啊!”
“他不止一次上過熱搜!我就是江州人,一直關注!”
“真的假的,這么巧?”
“這里見到時耀很正常吧,他本來就是江州人!”
“……”
其實時耀沒有那么好認,他畢竟不是明星、不是大腕,也只是上過幾次熱搜而已,真正被曝光也是上一次‘薛斌輸球’事件,還是附帶的。
但直播間有太多江州本地網友了。
其他省份,甚至是其他城市的網友,對相關新聞也只是看一看,江州本地網友卻都非常關心,因為新聞就發生在生活圈附近。
過去一個月時間,時耀成了‘江州新聞’的標榜人物,一年都出不了大新聞的江州市,因為他頻頻登上熱門。
#史上最倒霉的外賣小哥#
#高手在民間#
#炒作#
大大小小相關的新聞,主角都指向同一個人--時耀。
江州網友關注時耀的新聞。
直播預熱節目也是在江州市行政轄區內,自然吸引了很多本地網友收看。
鏡頭一拉進,當即有人把時耀認了出來。
工作人員看著網友發的內容,馬上把消息告訴了負責人胡赟。
“哦?”
“對岸還有個小名人……”
胡赟有點詫異,但了解信息后也只就不在意了。
對方的身份和直播節目沒有關系,也沒有辦法以此做文章,因為對方也只是個普通人,不是公眾人物、不是明星,沒什么可談的。
這時,攝像鏡頭已經拉了回來。
主持人黃程國和許敏再次把話題拉到了比賽上,說起三位選手的成績,談著哪位選手更有機會之類。
話題可以強拉,網友的好奇心卻拉不動。
網友們依舊討論著有點小名氣的時耀,討論著對岸釣到的兩條魚王。
直播轉到了節目本身,網友們期待看到的內容卻完全變了。
他們開始期待‘釣魚王’!
普普通通的釣魚比賽,誰關心啊?比誰釣的魚重有什么意思?就要比誰能釣上魚王!
不止是網友們這么想,節目主持人、嘉賓以及工作人員,也都是這么想的。
他們同樣覺得比賽沒意思了,把話題拉到比賽只是為了工作,他們也希望選手們能釣上魚王。
上魚王!
趕緊上魚王!
最好能上一米長的魚王!
在眾多的期待目光下,三位選手都感到了壓力,他們當然也希望能釣上魚王,但問題是,魚王是那么好釣的?
河里沒有,怎么也不可能變出來啊!
二號蘇志國提竿,是一條巴掌大的鯽魚。
一號周凱提竿,比蘇志國釣的鯽魚大一點,應該是鱖魚吧?
三號王兆鑫提竿,終于上了一條有個頭的鯉魚,目測是在三斤以上,但上魚后,聽到的也只是失望的呼氣聲。
工作人員例行工作的上去稱重,主持人例行工作的宣布結果。
三位嘉賓都沒心情點評。
還是劉東普顧全大局,他正要開口說什么,就注意到對岸水面一陣翻騰。
直播間的網友們也注意到了。
之前對岸上魚的時候,都沒幾個人注意到,一則是因為距離太遠,二則是上個魚很正常,看到也不在意。
現在不同了。
大部分網友都在看著對岸,對岸什么風吹草動都能被注意到。
直播間頓時熱鬧了——
“對岸又要上魚了!看水面波紋情況,應該不小。”
“再看看,還不清楚……”
“再等等!”
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對岸,主持人也只能說對岸的情況,“看樣子,對岸的釣友又要上魚了,劉老師,看看水面情況,您能判斷具體是多大的魚嗎?”
“距離太遠,不好判斷。”
劉東普搖了搖頭,笑道,“我唯一確定,不可能是魚王了。”
“應該是條大魚,估計在5到10斤吧……”
他就隨意說個數字。
所有人都在注意對岸的情況,就連三位選手都一樣,他們都是在等結果。
對岸明顯是在遛魚。
差不多等了有一分多鐘,已經能隱約看到魚了。
都不用其他人提醒,攝像機迅速給了河面一個特寫,直播鏡頭中頓時出現了一個大魚頭。
不用嘉賓介紹了。
翹嘴鱖,一看就知道超大只,肯定是魚王級別的。
“……”
“……”
所有人都沉默著,直播間出現半分鐘的安靜。
最后還許鑫源挦著胡子,帶著翹皮的說了句,“得了!這下團圓了,一公一母全被釣上來了!”
不少人聽的笑了出來。
三位嘉賓都無話可說,他們感覺也不用去分析點評了。
對岸釣上一條魚王,說是運氣。
兩條魚王,運氣超好。
三條……
這有什么可說的?
如果對岸沒有隨手買張彩票,馬上中獎五百萬的運氣,那肯定就是釣魚高手,至少在野釣釣魚王方面,完全可以吊打他們所有人……
“唉~~徹底完了。”
“直播還繼續嗎?比賽還繼續嗎?”
“直播宣傳、徹底失敗,《一起來垂釣》發布也要注意了……”
對岸的釣友連釣三條魚王,必定會大大拔高網友們的期待。
所有人都想看‘野釣釣魚王’,而不是什么釣魚比賽,釣魚比賽有什么意思!
野釣不釣魚王,還能叫釣魚節目嗎?!
野釣不上魚王,算什么釣魚高手!
胡赟忽然感到很可悲,因為就連他自己都是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