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年的北坡林地,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號子聲、伐木聲、夯土聲。
陳大山如同不知疲倦的巨獸,揮舞著那柄硬木骨耜,每一次落下都掀起大塊凍土碎石。
柳兒帶著村里的婦孺,燒水送飯,清理挖出的樹根石塊。
她看著陳大山魁梧的身影,臉上時常飛起紅霞,眼神溫柔。
婚期漸近,忙碌沖淡了悲傷,對未來的期盼在她心中悄然滋長。
陳星河則再次閉關。
與鐵爪鷲一戰,右臂的傷勢雖經甘霖咒愈合,但經脈中仍殘留著些許風煞的刺痛。
他需要徹底鞏固練氣三層的修為,滌蕩隱患。
絲絲縷縷精純的水靈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如同涓涓細流匯入干涸的河床。
丹田內,氣海翻騰,靈力在功法的引導下沖刷著經脈,將戰斗留下的細微暗傷逐一修復。
當體內靈力重新充盈鼓蕩,狀態恢復至巔峰后,陳星河并未停下。
鐵爪鷲那如影隨形、快若閃電的撲擊,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他的意識沉入識海深處,小潤物訣中記載的諸多法術篇章如畫卷般展開。
符箓材料已然告罄,煉制暫時無從談起,眼下最急迫的,是提升自身的保命與機動能力。
他的目光鎖定了其中一個名為“蜃影遁”的水系遁術。
“蜃影遁:水行幻身之法,凝水汽為虛影,惑敵于剎那,本體借水行之力,遁移方寸,虛實難辨,需神識敏銳者習之,練氣三層可初窺門徑。”
這正是他此刻最需要的,陳星河眼中精光一閃,立刻沉浸于這道玄奧法訣的參悟之中。
與此同時,陳青崖也沒閑著。
村口空地成了他的演武場,他赤著上身,皮膚下的土黃色光暈時隱時現,厚土培元功運轉不休。
“喝!”他低吼一聲,單掌狠狠拍向地面。
“轟隆隆!”
這一次,破土而出的不再是零散的石筍,而是七八根更加粗壯、頂端尖銳如矛、排列成小型梅花樁般的石刺,覆蓋范圍更大,突襲性更強。
地刺術,小成!
他抹了把汗,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時間在汗水與靈光中飛速流逝。
當北坡林地外圍百畝的灌木亂石被清理一空,露出深褐色的生土時,田壟里的青玉禾,也迎來了最輝煌的時刻。
-----------------
秋風送爽,天高云淡。
漁陽村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自發地聚集在陳家那片“仙田”周圍。
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屏住了呼吸。
曾經翠綠如玉的青玉禾,莖稈已轉為深沉的金黃,粗壯如兒臂,沉甸甸地彎下了腰。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谷穗,每一穗都足有尺余長,飽滿得幾乎要炸裂開來,谷粒并非凡俗谷物的黃白色,而是呈現出一種溫潤如羊脂白玉的色澤,卻又在陽光下流淌著淡淡的金輝。
整片田地,仿佛鋪滿了流動的碎金與白玉。
濃郁的靈氣不再是薄霧,而是化作肉眼可見的淡金色光點,如同無數微小的精靈,在谷穗間跳躍、沉浮,深吸一口氣,肺腑間都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清新與活力。
“仙糧…真是仙糧啊!”
老童生李夫子顫巍巍地拄著拐杖,渾濁的老眼瞪得滾圓,激動得胡須直抖。
“活了這么大歲數,頭一回見…祖宗保佑,咱漁陽村出真龍了!”有老人喃喃自語,老淚縱橫。
敬畏、狂熱、以及一種與有榮焉的驕傲,在人群中無聲地蔓延、沸騰。
陳守耕站在田頭,粗糙的大手撫過一株壓彎了腰的金玉之穗,指尖傳來的沉甸感讓他心中滾燙。
他深吸一口那濃郁的靈氣,轉身,聲音洪亮而沉穩。
“開鐮!”
早已準備好的村民們,如同聽到沖鋒的號角,懷著朝拜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踏入田壟。
鐮刀揮下,卻不敢用力,生怕損傷了這“仙家寶貝”。
陳星河、陳青崖也加入了收割。
他們動作飛快,指尖微不可查地流轉著靈力,鐮刀過處,金玉般的谷穗整齊地落入筐中,幾乎沒有遺落一粒。
收獲的喜悅彌漫在整個漁陽村。
最終,堆放在陳家特意清理出來、鋪著干凈草席的曬谷場上的青玉禾靈谷,竟堆起了一座小山。
陳守耕親自拿著特制的大斗計量。
“一百三十七斗!”當最后的數字報出,全場嘩然!
一百三十七斗,折合近一千六百斤!
要知道,漁陽村往年最好的粟米田,一畝能收二百斤已是豐年。
而陳家這僅僅不到兩畝的靈田,產量竟遠超數倍。
這已不是豐收,是神跡!
“陳里長,陳仙長!”
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句,人群瞬間沸騰,呼啦啦跪倒一片,朝著陳守耕和站在他身后的陳家兄弟虔誠叩拜。
陳守耕連忙上前攙扶,聲音帶著激動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鄉親們快起來,這仙谷能成,是老天爺開眼,也是咱全村人齊心協力的福報,凡出田,出力開荒、耕種、看護者,按先前約定,分糧!”
他早有準備,拿出記工的本子,開始主持分糧。
依附的村民按工分領糧,個個喜笑顏開,捧著那溫潤如玉、靈氣盎然的靈谷,如同捧著稀世珍寶。
陳家作為田主和仙種提供與庇護者,獨得七成,近千斤靈谷堆滿了特意加固過的糧倉,濃郁的靈氣甚至透壁而出。
這千斤靈谷,是根基,是底氣,更是通往更廣闊天地的敲門磚。
陳守耕看著滿倉金黃,又望向北坡那片已初具雛形的廣闊荒地,最后目光落在院中正低聲討論著什么的兩個兒子身上。
秋風吹動他花白的鬢發,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前所未有的踏實與豪情。
陳家的根,終于在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上,扎下了深根,抽出了金玉般的枝芽!
然而,無人察覺的遠處山梁上,兩道穿著灰色勁裝的身影,如同融入巖石的影子,正冷冷地俯視著漁陽村這場盛大的豐收,目光死死鎖定了曬谷場上那座金玉小山。
福兮,禍之所倚。
漁陽村的金秋,暗流已悄然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