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你交個底?!壁w建國端起涼茶,指尖在杯沿摩挲,“這評選,全軍各大軍區都盯著呢。咱們粵州軍區、東南軍區、西南軍區、京城軍區、西北軍區……每個軍區都有一個推薦名額,最后能站上領獎臺的,只有一個。”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窗外祠堂廣場上殘留的燈籠:“你以為爭的是個人榮譽?錯了。這是各大軍區在老百姓面前的一次‘亮相’——讓全國人民看看,咱們部隊里,到底有什么樣的兵,什么樣的魂?!?/p>
李萬疆在一旁補充:“就像四年前,東南軍區推薦的那位排爆專家,在邊境掃雷時失去了一條腿,卻堅持帶戰士們完成任務。他拿獎的時候,全國人民都在討論軍人的奉獻,那陣子征兵報名人數都漲了三成?!?/p>
“這就是意義?!壁w建國接過話頭,語氣鄭重,“你蘇寒,才入伍五個月,就打出‘直覺射擊’神話,全軍大比武九冠封神,孤膽大破綁架案,火場救人三進三出,現在又帶出了女子特戰隊的雛形……你的履歷,夠硬,夠亮,更重要的是——”
他指著祠堂外那面迎風招展的軍旗:“你身上有股勁兒,是老百姓能看懂的勁兒。訓練場上是鐵血教官,救人時是拼命三郎,面對鄉親們又樸實得像鄰家小子……這種真實,比任何宣傳都有力量。”
蘇寒沉默了。
他想起前世在國外執行任務時,當地人對華夏軍人的陌生甚至誤解。
那時他就明白,一個國家的軍隊,不僅要能打勝仗,更要讓自己的人民打心底里信任、驕傲。
祠堂內,趙建國的聲音繼續傳來:“至于為什么每幾屆都要安排軍中代表……”
他望著祠堂供桌上蘇家列祖列宗的牌位,那些牌位中有不少都刻著“烈士”二字,“你看你蘇家這些祖宗,三百多年來,蘇家子弟從軍報國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為什么?因為軍人的奉獻,從來都不是孤立的?!?/p>
“和平年代,沒有硝煙戰火,老百姓很容易忘了,安穩日子是怎么來的?!?/p>
他的聲音低沉下來,“抗洪搶險沖在最前面的是軍人,地震救災第一個鉆進廢墟的是軍人,邊境線上頂著風雪站崗的還是軍人……這些事,不能只存在于新聞里,得有人把它刻進公眾的記憶里?!?/p>
“‘感動華夏’,就是要讓大家記得:有人在替他們負重前行?!壁w建國看向蘇寒,眼神銳利如鷹,“而你,蘇寒,就是現在最合適的那個人選。你的故事里,有軍人的鐵血,有世家的傳承,更有對老百姓的赤子心——這三樣加起來,就是最鮮活的‘軍魂’?!?/p>
蘇寒的心像是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
“當然,”趙建國話鋒一轉,恢復了些許調侃的語氣,“要是最后沒選上,也別灰心。咱們當兵的,打仗不是為了勛章,做事也不是為了評獎。但要是選上了……”
他拍了拍蘇寒的肩膀,力道不輕:“你就得給我好好說話!讓全國人民都看看,咱粵州軍區的兵,不光能打仗,還能講明白——這身軍裝,到底意味著什么!”
蘇寒站起身,對著趙建國敬了個標準的軍禮,聲音清亮:“是!保證完成任務!”
這一次,他的語氣里沒有絲毫猶豫。
………………
趙建國因還有軍務在身,與蘇寒聊完核心內容后便帶著警衛員匆匆離去。
祠堂內只剩下蘇寒、李萬疆、王援朝以及戰鷹小隊的幾位骨干,氣氛比剛才輕松了許多。
李萬疆端起桌上的熱茶,慢悠悠地抿了一口,看向蘇寒笑道:“趙司令把大道理都講透了,那我就跟你說說具體的評選流程吧。這事兒看著風光,實則層層篩選,半點馬虎不得。”
蘇寒正襟危坐,擺出洗耳恭聽的姿態。
他對這類評選本就陌生,多了解些細節總歸沒錯。
“這‘感動華夏十大人物’評選,可不是部隊內部說了算的?!崩钊f疆豎起手指,開始細細講解,“整個流程分四步,跟你們特種兵執行任務似的,一環扣一環,哪環出了岔子都不行?!?/p>
“第一步:推薦提名(10月-11月)”
“現在剛進入10月,正是各單位推薦提名的階段。”李萬疆解釋道,“全國范圍內,各行各業都能推薦人選——有基層單位報的,有媒體發掘的,甚至有老百姓聯名舉薦的。咱們粵州軍區這次就定了你,材料已經整理好,下周會正式上報給總部。”
“這一步看似簡單,實則競爭激烈。光是咱們軍隊系統,就有十幾個軍區、兵種在推薦人選??偛繒冗M行一輪篩選,選出10名左右的‘候選人’,而全國,加起來,會有50名候選人,這才算真正踏入評選的門檻?!?/p>
猴子在一旁聽得咋舌:“跟海選似的?那豈不是比全軍大比武的初選還熱鬧?”
李萬疆點頭:“差不多這個意思。但軍隊推薦的人選有個優勢——事跡往往更具沖擊力,像蘇寒你這種‘軍功 民生’雙亮點的,在候選人里會很顯眼。”
“第二步:媒體展播與公眾投票(12月)”
“一旦進入10人候選名單,就到了最關鍵的環節——媒體展播?!?/p>
李萬疆的語氣嚴肅了些,“央視會制作專題節目,每天播出一位候選人的事跡短片,各大主流媒體、網絡平臺也會同步推送。這時候,全國觀眾都會看到你的故事?!?/p>
他看向蘇寒:“你在火場救人的視頻、大比武的精彩片段、以及你的訓練日常,都可能被剪進短片里。這既是宣傳,也是接受公眾檢驗——老百姓認不認,就看這時候了?!?/p>
“公眾投票也在這個階段進行。”
李萬疆繼續道,“線上線下同步,投票結果會作為重要參考,但不是唯一標準。畢竟有些真正的英雄,可能不善言辭,事跡也不夠‘戲劇化’,得靠評委們把關。”
王援朝插話道:“這一步對蘇寒來說問題不大。上次火災救援的直播已經讓他積累了不少人氣,加上這次送功儀式的戰機護航、宗族大典,網友們都把他頂上熱搜了?!?/p>
蘇寒卻皺起眉:“要是靠‘人氣’取勝,會不會偏離評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