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云跟隨著肖興告別了生養她二十多年的山山水水,一路北上,懷揣美好的夢想,奔向未知的北方。
肖何深知那個書呆子兒子,只會念書,不懂世事。就帶著飛云,去商場買了一件呢子大衣,以應對北方寒冷的冬天。
回到桃村,肖何帶著飛云挨著拜見了家里的長輩,當時,肖興的爺爺奶奶都還在世,又去拜見了肖興的叔叔嬸嬸,哥哥嫂嫂。
哥哥嫂嫂有兩個:大嫂葛汝,二嫂柳葉。老莊都是舊房子,堂屋里住著二哥一家。
西屋正閑著。大家趕緊收拾西屋,當做肖興的婚房。一進門,就看到一張舊的像古董的桌子。
這是父母往南方走時留下的。墻角是一口小缸,能裝兩桶水。至于兩個哥哥在南方當著父母的面承諾的桌子和家具之類的,不知在哪里躺著呢!
很大可能指望不上了。這有連炕火,沒有做飯的工具。二哥從兜里掏出二塊五,塞到肖興手里,說,去買個鍋吧。
這幾天就和我們一塊吃飯吧。收拾炕的時候,除了光板炕下邊連干草席子都沒有。
用一無所有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最后,二嫂把孩子的一床尿被子拿過來鋪在下面,飛云將從南方帶來的布單子鋪在上面,才勉強像那么回事。
由于旅途勞累,肖興他們早早就休息了,睡夢中,飛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淌。
道路是自己選的,現在后悔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一覺醒來,發現窗戶紙被別人用煙頭燙了幾個窟窿。
聽同住一個院的大嬸告訴肖興,這是同村的你的幾個兒時伙伴來鬧洞房,見你們躺下了,覺得很掃興,玩了一會兒,就走了。
一晃兒,開學的時間快到了,肖興提前趕到學校,看看校長如何調整辦公室。
這時,校長已經在安排幾個老師在騰挪辦公室呢。將位于學校東南角的獨立辦公室給肖興老師居住,騰出的人員統統擠到大辦公室辦公。
肖興原本在東北角過道里的小辦公室里的,只需要把被子及辦公桌和做飯的炊具搬出來,挪到新的辦公地點。
至于床鋪,老師們紛紛動手幫忙,拿來四條長凳,一塊厚木板一搭。一個臨時床鋪就成了。
說說肖興所在的學校。這所學校坐落在一座四合院中,嚴格地說,是原來的玉皇廟。
其實,開學的時候,老師們在正殿開會、辦公,每逢假日,還是會有不少村民絡繹不絕的到玉皇廟的正殿門口跪拜磕頭,口中念念有詞,然后放一掛鞭,才轉身離開。
這個學校有教師二十四名,一至五年級都是雙軌班,另外還帶有一個初中班。
館場村分前后兩個大隊。二十四名老師大都來自本村,只有少數外來老師住校。
形成本地派和外來派兩股勢力。這兩種勢力暗中較勁,誰也不肯讓步。
校長是外派老師,因此,這位校長為了鞏固和壯大自己的勢力,加大對外來教師的扶持力度。
肖興就在這種情況下來到這所學校的。當時,學校的條件十分艱苦。冬天,班主任要親自動手親自盤火爐。
學會看火。窗戶是用鐵片條隔成一個個小格子,然后再蒙一層塑料布。
經過一年的風吹雪打,每年春天,塑料布已經風化成一塊塊碎片,風一吹,嘩啦啦作響。
當飛云跟著肖興走進校門,看到那嘩嘩作響的窗戶,沉默不語。心情一定在暗暗流淚。
隨遇而安吧!至此,飛云的命運就和肖興的命運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不可分開。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