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歸隊
肖何健步如飛,急急向北里莊炮樓方向趕路,當快走到北里莊的時候,從一片小樹林中走出幾個大漢,他們頭箍白羊肚手巾,身著便衣,腰掛手榴彈,威風凜凜。走在隊前的不是別人,正是陳君昊老陳。只見老陳哈哈笑著,對肖何說,想不到吧?歡迎肖何同志歸隊!于是大家紛紛上前,和肖何握手問候。然后他們一起來到一個叫胡峪的地方。
村口老槐樹下蹲著的幾個身影,褲腳都纏著半截灰布綁腿,泥漿順著草鞋邊緣結成硬殼。最左邊那人敞著粗布對襟褂子,露出曬成古銅色的胸膛,鎖骨處有道月牙形傷疤,被汗水浸得發亮。他左手攥著根磨得光滑的木柄手榴彈,右手食指無意識地摳著槍托上的裂紋 —— 那桿老舊步槍的槍管纏著幾圈布條,據說能消些聲響。
站在土坡上望風的后生,軍帽檐爛成了鋸齒狀,帽頂別著根野雞毛。他脖子上掛著個搪瓷缸,缸身的紅五星被磕碰得只剩個淡影,里面插著半截玉米桿當筷子。褲腰上別著把銹跡斑斑的柴刀,刀鞘用麻線纏著,晃悠時總蹭到背后的草帽 —— 草帽邊沿缺了個角,露出里面縫補的報紙碎片,印著的字跡早被雨水泡得模糊。
當時,八路軍邯西游擊隊的根據地是邯鄲縣西部磁縣西北部與武安縣交界的一個叫胡峪的地方。這里山高林密,退可守,進可攻,群眾基礎也好。又處在三縣交界三不管地帶。游擊隊在這里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肖何隨著大家來到胡峪村,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終于回到了革命的大家庭。終于真正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八路軍戰士。由于當時條件艱苦,八路軍邯西游擊隊衣著五花八門,并沒有統一的服裝。只有到了團部開會,才換上統一的豆綠色軍裝。這些軍裝不敢用水洗,一洗就把顏色洗掉了。大家不在乎這些。由于肖何年紀尚小,人還沒有槍高,隊長就讓他到團部(地址在磁縣賈壁村)當通訊員。從此,肖何就穿上了豆綠色的軍裝,背上了盒子炮,成了一名真正的八路軍戰士。跟著游擊隊深入敵后,殺鬼子,除漢奸,出生入死。為把鬼子趕出中國沖鋒陷陣,流血流汗。
胡村鄉公所派肖何出去送信,久久不見人回來,派人去找,也沒有結果。認為這人肯定出了意外。兵荒馬亂的年代,丟失幾個人也屬正常。肖何母親哭著到鄉公所要人,他們也無計可施。只好派人把肖何母親送回老家桃花嶺,并賠付了幾個銀元了事。在地下黨的秘密運作下,勒令桃花嶺村保長定期給肖何家送去一些米面。肖何的家里人不明就里,愣是不敢收下。
就這樣過了好幾年。才得知肖何并沒有死掉,而是已經參加了部隊。
肖何經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八路軍戰士。并得到李文昌隊長的賞識。李隊長,南里莊村人,是一個久經考驗的老黨員,老戰士。后來成了四川宜賓縣的縣長。這是后話。
這時的李隊長接到一個重要情報,說他的叔叔李耀祖有可能通敵叛國。需要進一步驗證。李耀祖可是李隊長的親叔叔,怎會叛變通敵?此事非同小可。到底此事是否屬實?李耀祖最后的結局如何?且聽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