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安乖巧地點頭答應,與小命比起來,雙腿酸軟,加上以后每天跑步,都不算什么。
回到家后,沈宜歡讓沈宜安教沈宜樂及沈宜寧蹲馬步,她自個則去了地窖。
五個樹樁上,先前還小的蘑菇都已經長大,沈宜歡小心地將大的蘑菇摘下來。
還小的繼續留著,并且樹樁上,又生出新的小朵蘑菇。
看著這些小朵蘑菇,沈宜歡有些犯愁的皺眉。
菌絲她知道怎么培養,畢竟前世高中時,實驗課上實操過怎么培養菌絲。
但原理可不好解釋,總不能說做夢夢到的,這哄哄三四歲的孩子,或者不太聰明的人,興許有用。
但要哄已經能獨立思考問題的沈宜樂肯定是不行的,甚至連下頭兩個小的,只怕都會起疑。
發了一會兒愁,沈宜歡拿著新摘的蘑菇出了地窖進廚房,著手準備做脆三丁,及肉松餅。
眨眼又是三天過去,這天沈宜歡正在廚房準備中午擺攤的飯菜,沈宜樂一臉驚奇地來到廚房:“大姐,你用來墊樹樁的木頭上,竟然生了好些黃豆大小的蘑菇。”
沈宜歡聽了這話,炒菜的手一頓,但很快恢復如常,將鍋里的豬大腸翻炒得差不多,加入適量的水,叮囑沈宜安看好火,就拉著沈宜樂去了后院。
長蘑菇的樹樁,每天上午太陽不烈時,沈宜歡都會讓沈宜樂搬到后院見見光。
樹樁下墊木頭,也是沈宜歡故意為之,這是她苦思后,想到的辦法。
等觀察完木頭上的蘑菇,沈宜歡沉思了一會兒,才捏著下巴開始了她的表演。
只見她微皺著眉頭,一副沉思的模樣,輕聲自語:“這些木頭不會無緣無故地長出蘑菇,它們與其它木頭唯一的不同,是每天沾水,又與長了蘑菇的樹樁有接觸。
所以樹樁上,其實有我們看不見的菌種,因為木頭與樹樁接觸,又有適量的水滋潤,促成適宜生長的環境嗎?”
一旁的沈宜樂聽著大姐不大肯定的語,思路不禁順著她的思路想下去,山里的蘑菇也都是下雨后才會冒出來。
再想到以前天熱時,泔水桶里的泔水會長綠毛,有時候也會生蘑菇,大姐的猜測就變得合理起來。
姐倆就在樹樁和木頭前,一個裝入神,悄悄觀察正入神的那個,直到沈宜寧來叫人,才醒過神來。
沈宜歡急急的哎呀一聲,拔腿就往廚房跑,然后一副顧著鍋里的菜,再也顧不上其他的模樣。
等她出攤回來,將東西歸置好,就開始忙活培養菌絲的事情。
沈宜樂見大姐泡了一些麥子,不大確定地詢問:“這是要做麥芽糖?”
沈宜歡就等著沈宜樂問,順勢接話道:“上午那會兒看見木頭上生蘑菇,后來想了許久,心里就有些不太確定的想法。
還記得夏天時,泔水桶里的泔水會生霉,長蘑菇的事嗎?”
見沈宜樂點頭,沈宜歡就繼續:“做酒釀需要將酒曲加到糯米里,再加上適宜的溫度才能發酵,我覺得蘑菇菌種的生長原理應該是相通的。
所以想嘗試人工培養菌種,只是糯米貴,用來嘗試培養菌種,不成功就會造成浪費。
就想用麥子試試,如果最后不成功,還能挽救一下,制麥芽糖,將損失降到最低。”
沈家書房里,有關于麥芽糖制作的書籍,沈宜樂還看過。
并且去年大姐還成功制出麥芽糖,因此她對這個說辭并沒有起疑。
麥子泡上暫時不用管,沈宜歡著手鹵豬下水。
她將豬下水的處理方法告訴聶氏后,從昨天開始,巷市的攤位,就有兩家跟她賣一樣的蓋澆飯。
今天更是一下增加了三家,所以沈宜歡打算換幾種菜式。
新鮮花樣能第一時間吸引食客,味道則是留住食客的底氣,沈宜歡是知道怎么留住自己的食客。
而之前接周老板的單,做鹵味的鹵料,是她自己配的,離開時她也將那一鍋鹵汁帶回家。
這些天,偶爾鹵些豬蹄或者瘦肉給妹妹們打牙祭,現在沈宜歡打算將這鹵汁徹底用起來。
第二天再出攤,沈宜歡便將沈宜寧也給帶上,到了攤位上,也給兩個妹妹做了分工。
沈宜安負責脆三丁和鹵味生意,她負責蓋澆飯的生意,沈宜寧負責算賬收錢。
沈宜寧雖然只有六歲,但開蒙識字已有一年多,并且心算特別厲害,她似乎天生對數字很敏感,讓她負責算賬收錢,沈宜歡很放心。
模仿沈宜歡做蓋澆飯的幾家攤主,原本打著瓜分沈宜歡食客的主意,畢竟菜式一樣,他們在價錢上還便宜了一文,只要不傻,都知道選便宜的。
卻沒料到沈宜歡不僅菜式全換,在脆三丁之后,又增加了鹵味,攤位里三層外三層,圍的全是食客,當即就黑了臉。
而繼續賣饅頭、面條攤位的攤主,見有人買好脆三丁,或者鹵味,就熱情地吆喝起來:“饅頭,白粥,脆三丁的最佳伴侶。”
“面條配鹵味,吃了一碗還想吃。”
于是成功招攬到好幾個食客。
沈宜歡忙中分神看了看其他的攤位,最后視線停留在成功招攬到食客的饅頭、面條攤位。
這幾位攤主很聰明,應該發現自她賣脆三丁后,他們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
畢竟手里有下飯菜,來都來了,很多食客沒買到飯,就近找家食攤,就著下飯菜解決一頓是最省事的。
況且平心而論,那幾家賣饅頭、面條的攤主,做面食的手藝很扎實,無論饅頭還是面條,口感很好,但味道寡淡也是事實。
之后幾天,隨著生意越來越火爆,沈宜歡也感受到越來越強烈的敵意。
為了安全起見,這天收攤來到鏢局,沈宜歡找到吳鏢頭,先將有攤主模仿她的蓋澆飯,及敵視的關注告訴吳鏢頭。
然后才說出自己的目的:“吳大叔,我想從鏢局聘請一人,以后護送我們姐妹進出城擺攤。”
聽聞沈宜歡姐妹來了,在練武場等了一會兒沒等到人,找到花廳的韓翊,正好聽見這句話。
他跨門而入的同時,關切地詢問:“沈攤主進城的路上,又遇上危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