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縣,洋人的商隊如期而至。
大晉各處的商隊,但凡趕得及的都集中涌進了縣城。
饒是已經有了些準備的,但瞧著絡繹不絕的人群,蘆花鎮的人還是覺得驚奇,長期蝸居山野第一次見識到大千世界的繁華,隊伍里十二三的孩子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夫子那句,‘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
在他們還對著金發碧眼的洋人一臉驚奇的時候,其他貨棧的人已經開始熱情招呼了。
因著崔清漪的孕期反應奇怪的有些離奇,崔清漪更是接受不了自己就跟個水龍頭似的,動不動就要掉幾滴眼淚的模樣,索性將蘆花鎮的事情暫時交給了京魏,她決定直到孩子生下來之前是不會出來隨意走動了。
好在京魏也是做生意的老手,手底下有本事的人也不少,明白崔清漪這是想將蘆花鎮的人帶起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教起蘆花鎮的人來也不藏私。
阿木更是帶著楊梅親自坐鎮蘆花鎮的貨棧,一張嘴就知道這是賣貨的好手,即便是語言不通,那些個洋人還是一出手就從訂購了幾十壇蘆花白。
楊梅在一旁就差拿個小本將阿木的一言一語都詳細記錄下來,對比之下她只覺得自己這些時日積攢起來的那點經驗簡直被比成了渣渣。
就連她們辛苦推銷了許久的豆制品和陳醋也在阿木的一張巧嘴下,兜售了不少給洋人。
等著洋人商隊離開的時候,楊梅等人盤庫時瞧著空空如也的貨棧只覺得神清氣爽,一連十幾天壓在眾人心頭的大石頭被搬開,每個人臉上都多了些笑模樣。
京魏借著一家人的便利,直接和蘆花鎮預訂了大量的蘆花白。
因著早有打算和元鷹分家,京魏的商隊今年就沒有趕著來南邊和洋人交易。
如今看到了蘆花白的市場,京魏問過崔清漪知道她沒有帶著商隊往北邊跑的想法便迅速做了決定。
京魏覺得比起在南方,蘆花白顯然在北地更有市場。
等著洋人的強隊離開,逗留在東平縣的商隊也陸陸續續出城了。
蘆花鎮的貨棧里來了兩個富態的中年男人,楊梅眼力不錯,認出了其中一個正是貨棧開業時來過的。
她迎上去招呼:“兩位掌柜今日怎么有空來?”
鄭掌柜摸著小胡子,眼神四處瞧了瞧:“哈哈,我的商隊還空著幾輛車,你們那個豆制品和陳醋都賣完了沒有?”
楊梅沒想那么多,笑著說:“托了東家和客商們的福,咱們這次不光苦花白賣的好,就連陳醋和豆制品都很受歡迎。
最近的貨已經全部賣完了。”
這個情況楊梅屬實也沒想到,但就連阿木都說蘆花鎮的生產的陳醋和豆制品很好,如今只是知道的人少,等著來年想必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們交易。
鄭掌柜一聽也顧不得裝了,瞪大眼睛問:“賣完了!”
楊梅:“賣完了!”
本想撿個漏的鄭姓掌柜沒想到竟然有人和自己一樣識貨,但如今只能先趕緊找別的貨將自己空出來的那兩輛馬車填滿。
蘆花鎮商隊的第一次出行雖有些曲折,但最后的結果還是不錯的。
各個作坊日以繼夜生產的貨物被銷售一空,崔清漪是個說話算話的東家。
出發前承諾好的賞銀經過賬房核算后只隔了一夜就發到了百姓手里。
蘆花鎮的百姓如今每家每戶基本都有人在作坊干活,或者是跟著商隊外出了。
大家在宗祠門口排隊領工錢和賞銀,無論男女老少捧著銀子都忍不住嘴角上揚。
轉頭已經日漸擴大規模的崔清漪開的雜貨鋪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
不光如此,才回到蘆花鎮的百姓們發現,鎮上又在建房子,問了才知道,鄉主要在鎮上開鋪子。
從雜貨鋪到米糧布料成衣鋪子,但凡是百姓生活所需都可以在這里找到。
蘆花鎮的百姓們在崔清漪開的作坊里做工賺銀子,回頭又在崔清漪開的鋪子里消費,銀子前腳發出去,后腳又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了崔清漪的兜里。
蘆花鎮有了良性的商業循環,百姓們有了更好的生活,崔清漪在蘆花鎮的投入有了肉眼可見的回報。
周硯修當初給的一張死牌,在崔清漪手里硬生生變成了自成天地的小商業帝國。
但對外就連蘆花鎮百姓都不知道,這一家家鋪子的幕后東家其實都是崔清漪。
王小錢給鄉主府遞了帖子,想要和崔清漪見面談話,但一連好封帖子都石沉大海。
無奈之下,王小錢只能親自到鄉主府堵人。
到底是本地的父母官,即使他是周硯修的親信,崔清漪也無心和他交惡,該有的面子情還是得有。
京魏扶著崔清漪出來見客,五個月之后她的肚子瘋長,每一日都比前一日更大一些。
如今快七個月的肚子,已經和旁人九個月差不多大。
京魏從最開始的擔心到如今的心驚膽戰,崔清漪每走一步都牽著京魏的心也跟著忽上忽下。
王小錢接二連三的拜帖本就惹得京魏不悅,如今更是直接找上門來要見崔清漪,京魏雖生氣卻也沒說什么。
王小錢已經有四個多月沒見過崔清漪,猛地瞧見對方托著個大肚子頓時唬了一跳。
一時之間,王小錢準備好的話竟有些說不出口。
其實對于王小錢如此執著的想要見她,崔清漪大概能想到是為了什么事。
大晉不禁酒,民間多的是釀酒的手藝人,但因著條件有限,能比的上蘆花白的幾乎沒有,蘆花鎮的蘆花白第一次在東平縣出現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
但崔清漪吃過一次虧,就不可能再吃第二次,她將蘆花鎮經營到今天也不光是靠著幾個方子。
沒等王小錢說話,崔清漪茶杯剛舉到嘴邊便當著王小錢的面兒吐了一回。
京魏瞧著崔清漪茶杯里的參須臉瞬間黑了個徹底,崔清漪如今仍舊聞不得一些味道,參味兒是其中一種,所以這東西已經在鄉主府消失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