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一前一后出生的雙生姐妹,但云舒在母體里吸收的養(yǎng)分沒有姐姐多,出生體型就比姐姐云卷小一圈。這三年崔清漪和京魏廣尋名醫(yī)調(diào)養(yǎng),云舒的身子骨倒是不弱,就是仍舊比姐姐矮上一頭。
但崔清漪從沒有因為云舒的體弱便偏心她,她對兩個孩子一向是一視同仁的。
云卷一身繡云紋金絲的黑衣,板著張小臉面無表情的站著,云舒呢一身粉白色小裙襯得她玉雪可愛,但小嘴撅的能掛油瓶。
京魏實在搞不定,只能向崔清漪投去了求救的目光。
崔清漪這才看向背對背站著的姐倆,“一大早你們這是又鬧什么別扭?”
終于聽到娘親出來主持公道,云舒立即委屈的紅了眼眶,“姐姐壞,早晨,嗚嗚嗚不在,舒舒嗚嗚一個人。”
云舒說話有些晚又年紀小常常詞不達意,但崔清漪一下就明白她想表達的意思。這小姐倆自打跟爹娘分房后一直睡在一起,因為有比自己高的姐姐云卷在,云舒這才不害怕和爹娘分開。
這兩年因為蘆花鎮(zhèn)商貿(mào)集散中心的事,崔清漪和京魏又時常在外奔波,見不到爹娘云舒自然而然十分依賴云卷。
即便有桃枝姑姑和翠嬤嬤陪伴,但早起睜眼若是看不到姐姐,云舒就會哭。
昨日崔清漪歸家,云卷雖然看著穩(wěn)重,但畢竟是三歲的孩子,一早醒了就惦記來找娘親,交代了下人等妹妹醒了就帶過來找她。
但早起沒有看到姐姐的悲傷蓋過了一切,云舒哭了一鼻子被帶到爹娘這里,看到姐姐心里這委屈就又上來了。
可姐姐非但沒有發(fā)現(xiàn)她的不對勁,還一直跟著娘親,云舒可不就不愿意了,小姐倆鬧起了別扭。
崔清漪有些失笑又有些自責,如果不是她太忙了,這孩子也不會這么沒有安全感。
她伸手先將云舒抱進懷里,又將站在一邊的云卷攬了過來,親親這個又親親那個,“都是娘親不好,今晚娘親陪你們睡,明日我們娘三個一起醒來好不好?”
云卷云舒瞬間眼睛一亮,娘親香香軟軟的,她們喜歡和娘親一起睡。
娘三個其樂融融,留下一邊站著的京魏黑了臉,不是有沒有人能替他發(fā)聲,他也有將近兩月沒見過娘子了好不好。
等著崔清漪親自將小姐倆收拾好,縣衙便遣人來傳信了。
“鄉(xiāng)主,禮部的隊伍已經(jīng)到了城門,再有半個時辰便可到達鄉(xiāng)主府,還請您這邊設好香案。”
崔清漪點頭謝過衙差,東平縣如今的縣令仍舊是王小錢,時移事易她們鄉(xiāng)主府和縣衙的關系如今十分的密切,崔清漪想做商品集散中心離不開縣衙的大力支持,兩年前她就和王小錢達成了合作,如今彼此早就是十分的緊密的伙伴了。
因著和崔清漪合作,王小錢管轄的東平縣如今每年向朝廷繳納的賦稅遠遠超過了大晉其他富饒的縣城,可謂是遙遙領先。
從前只是作為周硯修麾下一員被知曉的王小錢,如今在朝廷內(nèi)可謂是大名鼎鼎,不少人都盯著他這個位置,太肥了。
合作伙伴之間最重要的是相互托底,崔清漪能被晉為縣主,王小錢也覺得與有榮焉,這也算是他的政績呢。
因此對于接待禮部官員這事兒,王小錢從頭盯到尾,比崔清漪這個當事人都用心。
王小錢是陪同宣旨的官員一同到的鄉(xiāng)主府,瞧見崔清漪一身鄉(xiāng)主命服帶著一家人立在門口就主動為雙方引薦,“這是禮部的范大人,這位便是東平鄉(xiāng)主和她的家人了。”
范郎中原本和崔清漪互相見禮,一雙眼卻不受控制的落在一旁高大沉默的男人身上,半晌后突然一拍腦袋:“你,你不是威遠將軍府的京大公子么,你怎么會在這里?”
好幾年沒有人提起 威遠將軍府,京魏一時也沒有反應過來,他凝神瞧了這位范郎中好幾眼確定自己并不認識,當即面無表情道:“什么威遠將軍府?您認錯人了。”
讓他這么一說,范中有些不確定了,畢竟他當年也只是匆匆見過一面,或許是真的認錯人了也不一定,而且鄉(xiāng)主的夫婿是入贅,京大公子那樣的人怎么可能入贅,簡直是天方夜譚。
王小錢抬頭瞧了瞧天色,靠近范郎中:“范大人您瞧吉時快到了,不如我們先宣旨。”
官家的事是大事,范郎中也沒敢耽擱急忙隨著眾人去了院內(nèi)的香案前宣旨,從鄉(xiāng)主變?yōu)榭h主,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次崔清漪沒有多大感觸,倒是桃枝和翠嬤嬤蒟蒻幾個看著這一幕激動到紅了眼眶。
崔清漪仔細聽了圣旨的內(nèi)容,除了多出些溢美之詞外和從前冊封鄉(xiāng)主的圣旨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崔清漪甚至分神去想禮部擬旨的官員八成是個鐵飯碗,要不怎么幾年過去了還是這一套呢。
等著接了旨,王小錢將范大人一眾人帶走,只等著眾人休息后為其接風洗塵。
范郎中會在東平縣停留一段時間,崔清漪晉封縣主雖然朝廷沒有新賜下宅子,但現(xiàn)在的宅子里很多東西 還是要變上一變,這就要仰仗禮部 的人處理了。
鄉(xiāng)主到縣主在身份上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最直觀的便是縣主可以有五十人的親衛(wèi)隊,隨著禮部的隊伍一起來的還有內(nèi)務府撥過來的丫鬟侍從。
因為身份的不同,崔清漪自然不用親自去招待禮部的人,簡短的空閑之后立即進入了忙碌的工作。
因著商貿(mào)中心的完備,崔清漪這里的客人越來越多,為了不打擾到兩個孩子的成長,崔清漪特意重開了一道門,專供辦公會客。
此時來自江都的兩位客商面色難看,瞧著崔清漪的眼神里都帶著譴責:“縣主,蘆花鎮(zhèn)出產(chǎn)絲綢這事兒您是不是得給我們一個說法?”
崔清漪從前雖是鄉(xiāng)主,但她做生意可不會仗勢欺人,大家坐在一處可以為了一兩分利爭得面紅耳赤,也可以因為有錢賺而把酒言歡。
所以此時面對江都客商的質(zhì)問,剛剛成為縣主的崔清漪也沒擺出什么盛氣凌人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