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開測之后已經過了4個多小時。
遠光公寓29層的房間內,墻壁上滾動著玩家對局信息。
當前局內玩家數正在不斷跳動,總撤出玩家數量也在逐漸攀升,還有交戰次數、擬人擊殺數、玩家間擊殺數等等,各種數字每秒都在變化。
而在這一排數字下方,是一個類似股市的大盤數據表格,里面每一個小格子都代表著一隊玩家或單排玩家一局的表現,成功撤離就顯示為紅色,撤離失敗就是顯示為綠色,他們的總帶入資產和撤離資價值相抵消后,匯算出來的虧損盈余,又會計入對面墻壁上的曲線圖。
“操……漲了……漲了!哎!!媽的,不會玩別玩啊!!又虧了!!”
陳凱看著數據,情緒時而低落,時而高漲。他的總能量也在玩家們的對局中不斷起落。
目前生存幣的漲跌形勢比他預想的要好,但還是沒有達到他的預期。雖然有賺有賠,但大形勢還是在小幅度增長的,沒有出現開局崩盤暴跌的情況。
通過觀察一些玩家的實際游戲情況,也應證了他的先前對玩家群體的判斷,有些玩家確實是太唐了。
有的小隊一上來什么都不干,就喜歡逮著喪尸殺,然后被尸潮吞沒。有的小隊四人全選白毛病人,然后互相趴地上疊羅漢,來回蹭,也不知道這能帶來什么快感。
首先還是因為《最后的光芒》游戲畫面對于玩家們來說過于真實,但游戲的載體卻還是手機,這就導致了一種不真實感,玩家們初入游戲后,很難不去試圖尋找游戲畫面中的破綻,這就導致了毫無意義的損耗。
而更多的玩家是單純不適應游戲的環境,總試圖從高處往下跳,然后摔死摔殘,要么就是和擬人交火前不找掩體,被瞬間團滅,招惹喪尸引來尸潮,跑不過也打不過,被咬死。再就是因為小孩哥分贓不均,互相在語音頻道謾罵,然后內斗滅隊。
不過,還是有大部分玩家是規規矩矩來玩游戲的。
這群玩家的操作一看就是GTI勞保、哈夫克五保戶、暗區拾荒者,或是塔科夫垃圾王,對游戲的理解很到位,對環境的適應性也很好,上手很快。
就是手段有點臟。
陳凱至少看過不下十幾隊玩家,開局啥都不干,直接跑到撤離點堵口子,主打一個你摸大金我摸你。
有時候,守撤離點的隊伍太多,互相還要先打一輪,這又是白白浪費能量。
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多個玩家,因為借了生存幣貸款又沒有在三局內還上,而導致被5小時禁閉了。這種操作也確實會讓一部分玩家退游。
但他也沒辦法。
現在陳凱的能量還太弱了,他暫時沒辦法把玩家從另一個世界拉過來玩真人CS,也沒辦法克隆出一個又一個平行世界的哈蘭,讓所有玩家都能暢玩。
陳凱此時看向另外兩個數據,一個是現實物資回收的情況,一個則是玩家表現排行榜。
現實世界的物資被帶回來的不多,畢竟沒有價格標識,絕大部分玩家都會覺得是垃圾。
原先公寓樓里曾有幸存者生活的痕跡,一些常見的生活日用品都在他的生成池里,包括水和食物,但是農業生產工具或工程維修工具還是偏少,還有一些探險裝備,比如梯子、鉆機、打樁和伐木用的器械,這些東西還是要囤積一下的。
而且,他現在更需要的,是拓展武器裝備池,這樣才能讓玩家的戰斗力有所提升。畢竟當年那些幸存者們的裝備都很簡陋,民用的單發步槍,警用的三連發步槍和噴子,手槍,組不成火力網。
而那些軍警的步戰車、防爆車,以及上面掛著的班組輕機槍、防暴盾牌等等,都被遺棄在了一些喪尸集中爆發的地方。
幸存者們不敢去那種地方探索,擬人們則是學習了這些東西的外形,可以隨時變成全副武裝的軍人來壓制幸存者。
要是有誰能把步戰車開進遠光公寓的地下停車庫那就好了。
但現在,他還不打算讓玩家過早的來到遠光公寓,畢竟,玩家的火力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是真實的,他可不希望有哪個小唐人把這棟樓給燒了炸了。
所以,這就突顯出玩家排行榜的重要性。
榜單有三個,一個是撤出總價值榜,一個一個是擬人擊殺KD榜,一個是小唐人榜。
三個榜各有用處,第一個榜單就是把游戲高手給篩出來,這類玩家對游戲的理解很到位,也很會玩,也許他們不大愿意浪費資源殺擬人,行為可能會有點抽象,但關鍵時刻是有用處的。
第二個榜單列出的才是陳凱最喜歡的玩家,是真正幫他“賺錢”的玩家。擬人殺得多,死的少,雖然撤出價值不大行,但陳凱會時刻關注這類玩家在局內的行動路線,故意在他們身邊刷新高價值物資,讓他們賺錢。
第三個榜簡單來說就是把畜牲中的畜生篩出來,然后給封了。畜生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故意殺隊友搶物資。專門蹲撤離殺人且不舔包不撤離,惡意蹲點,一局趴一個地方不挪窩,只顧著當老六收人頭,不撤離不搜索……諸如此類惡意破壞游戲環境影響陳凱的收入的,都給永封。
這種人純粹是游戲的負資產,狗屎中的狗屎,垃圾中的垃圾,樂澀中的樂澀,謝特中的謝特,有多遠就死多遠,還不如擬人。
目前,榜單上已經有許許多多ID在不斷的升降,陳凱也不急著去看,畢竟游戲才開服四個小時,數據量還不夠大,再說了,新玩家還在不斷涌入,總玩家數量對比剛開服時又翻了幾翻,已經來到了4000多人。
“嗯…游戲還有很多優化空間,但不著急,后續可以開發一下通行證和排位,還有區域任務之類的功能。現在這棟樓,還是讓游戲再跑一陣子吧。”陳凱自言自語。
除去游戲,他現在更想去做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