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坐著整個專案小組,沒有女同志,幾個老煙槍一支接著一支。
男人除了事后飯后、聊天打屁時會抽煙,還有就是思考的時候。
以他們這種抽煙的頻率,顯然,這起案件很損耗腦細胞。
投影幕布上一頁頁翻過案件的文字描述和現場圖片。
雨夜工地泥濘邊緣的掙扎痕跡、爛尾樓空曠水泥地上用粉筆潦草勾勒出的尸體輪廓、拆遷區斷壁殘垣間滲入磚縫的深褐色斑塊……
三起命案,三條驟然終止的生命,像三塊沉重的鉛,墜在心頭。
陸誠神情淡淡,但內心并不平靜。
對于他這種第二次接觸命案的新手來說,連環殺人案是很震撼的。
趙剛為什么大老遠找秦勉協助辦案?
因為這起連環殺人案和六年前在江海發生的“雨夜裁縫案”驚人的相似。
那起案件發生的時候,秦勉還不是支隊長。
支隊長是秦勉的師父,一位很有手段的老刑偵。
秦勉在高鐵上跟陸誠聊過那起案子。
他回憶說,那是他師父和他,職業生涯中一個極其復雜且耗費心力的里程碑式的案件。
兇手專挑雨夜,以裁縫軟尺為兇器,勒殺目標后取走受害者身上一件小物件作為“紀念品”。
行為模式帶著一種令人不寒而栗的儀式感。
那案子耗時四個月,耗費了很多的警力和時間,后面還邀請了季伯川的加入,才將那個表面老實巴交、內心扭曲的裁縫鋪老板繩之以法。
聽得陸誠有些心潮澎湃,也想接觸那種案子。
而現在,高度相似的案子,在蘇城發生了。
陸誠這種小卡拉米,坐在會議室的角落里,連案資料印件都是和另一個年輕警員共享的。
年輕警員聚精會神地盯著投影幕布,坐得筆直,膝蓋上放著筆記本,時不時“沙沙”記上幾筆。
這模樣,讓陸誠想起了高材生袁杰。
既然他不看,陸誠就把紙質資料拿了過來。
資料里,還有六年前“雨夜裁縫案”的卷宗復印件。
是三天前,趙剛聯系秦勉調過來的。
要破案,必須完整地了解案情經過,任何細節都不能遺漏。
他翻開紙張,開頭是案情描述:
三名受害者,均為四十五歲左右的男性,社會關系簡單,無明顯仇怨。
死亡時間都在深夜至凌晨。
致命傷一致——頸部遭受強力勒扼導致機械性窒息。
作案手法干凈利落,現場遺留物證極少……
陸誠深吸口氣,摒除一切雜念。
只有冷靜的大腦,才能擁有清晰的思路,完成嚴謹的推理。
系統技能【抽絲剝繭lv2】觸發,陸誠只覺得自身感官的焦點沉入深處,紙面上的文字和圖片如墨滴入清水般暈染開來。
無數細小的節點被點亮、串聯,形成了一張龐大而粳米的邏輯之網。
那些看似孤立的、被忽略的細節,開始在他腦中自動排列組合,彼此叩問。
陸誠還沒有正兒八經使用過這個技能,而技能已經升到了兩級。
此刻,陸誠深切感受到了該技能的神奇之處。
良久……
“妙啊!”
他情不自禁,輕呼出聲。
而此時,辦公室正是安靜的時候。
陸誠的聲音不大,但恰好都落在了所有人的耳中。
此時,案情已經講解得差不多了,到了分析環節。
之前整個專案組已經分析過,這三起案件,和秦勉偵辦過的“雨夜裁縫案”高度相似。
趙剛懷疑,兩起案件應該存在什么聯系。
但前一個案子兇手已經歸案,而且時隔六年,按理來說又不太可能。
秦勉思考之后,給出了自己的猜測,會不會是模仿作案?
畢竟隔得太久,而且六年前的案子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很有可能是兇手深度研究了“雨夜裁縫案”后,進行模仿作案。
趙剛點了點頭,極有可能。
“大家都談談自己的看法……”
趙剛目光掃過專案組的眾人,角落里,秦勉帶來的助手一直埋著頭,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們剛才說的話,想必他也沒聽見。
那一刻,趙剛就在想秦勉帶來的這小年輕不行啊。
而突然,這小子就莫名其妙出了聲。
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陸誠的身上。
之前聽秦勉介紹,說他是派出所的見習警,但能力很強,所以帶來鍛煉鍛煉。
不是干刑偵的?
民警?
還是見習警?
這讓專案組的成員不禁產生懷疑,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這不是普通的命案,而是連環殺人案。
上頭給的破案期限只有十天。
專案組哪個不是各個刑警隊派來的精兵強將,就連打下手的,那見習警旁邊坐著的小年輕,也是刑偵專業的高材生。
見習民警參與連環殺人案,從沒聽說過。
能力強?
到底有多強?
他們倒是要見識見識。
秦勉眉頭微挑,所有人中,他自然是最熟悉陸誠的。
這小子莫非有什么發現?
他便開口道:“陸誠,你看出了什么名堂嗎?”
陸誠也不怯場,恢復平靜道:“有一點發現。”
趙剛有點意外,來了點興趣,他道:
“現在集思廣益,有任何發現都可以說出來。”
大家看陸誠的年紀,也就二十一二左右,估計見習期都沒多久吧。
這小子心理素質倒是不錯,穩穩當當的。
和他旁邊學刑偵的高材生拘謹羞澀的樣子,形成了對比。
陸誠站了起來,聲音不高,卻很清晰,道:
“這三起案子,模仿痕跡很重。至少有三處關鍵點,刻意在復刻六年前在江海發生的‘雨夜裁縫’案。”
三個關鍵點!
這特么的是一點發現?
這么嚴肅的場合上,你小子可不要吹牛啊!
話音剛落,秦勉的身體不易察覺地繃緊了一下。
趙剛以及其他人,也都正色了起來,豎起耳朵聽著。
陸誠有條不紊道:
“第一處關鍵點,受害者的選擇。”
陸成翻開手中的資料,手指劃過三名受害者的照片。
“年齡區間相同,職業階層都是體力勞動者,遇害時間都是深夜,以及地點,找的都是僻靜、無人的區域,完全套用了‘雨夜裁縫’的模式。”
“但問題在于……”
他話鋒一轉,點開法醫報告中的一個細節圖:
“‘雨夜裁縫’的受害者,頸部勒痕有非常特殊的‘雙股絞擰’皮下出血紋路,那是兇手使用軟尺兩端同時發力絞緊形成的獨特印記。”
“而這三起……”
“勒痕形態單一,邊緣模糊,更符合普通繩索或皮帶一次性勒緊的特征。”
“這是本質區別,兇手只模仿了皮毛,沒有掌握那個核心‘工具’的使用精髓。或者說,他根本沒有那種特制的加厚裁縫軟尺,以為只要是把人勒死,就模仿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