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
一行人在城外送別出征的大軍。
周皇后幫周屠戴好頭盔,系好袍甲,親自將戰(zhàn)刀掛在馬腹,還將水囊親手交在周屠手中。
“路上多喝點水,別那么著急趕路,行軍打仗不急于一時半會。”
周屠聽的煩了,一擺手翻身上馬,“婆婆媽媽,是二姐你會行軍打仗,還是我會!你一個外行人就別指揮內(nèi)行人了。”
一聽這話,周皇后恨不得伸手把周屠從馬背上拽下來,狠狠教訓(xùn)這個臭小子一頓。
“好了,走了。”
一擺手,周屠騎馬而去,率領(lǐng)長長的隊伍出征。
周皇后站在原地招手,眼淚不爭氣地出來了,“路上小心點,我只有你這么一個家人了,少殺人,少屠城,給自己積點德!”
送走出征的隊伍后,周皇后也要離開了,和皇帝一起返回京城。
皇帝雖然沒有處罰周屠,還升他為都督,帶領(lǐng)大軍西征,卻也在涼州設(shè)了刺史,制衡周屠。
她知道,涼州再也回不到從前周家一家獨大了。
但這不可避免,都是周臣造下的孽,不怪旁人。
車輪轔轔,兩隊人馬背對而馳,越行越遠。
車廂里,周皇后伸手擦干臉上的淚珠,問道:“皇帝就這么放心這么快離開涼州,不怕涼州再出亂子?”
秦陽翻了一頁書,眼眸低垂,“周臣已死,周屠帶著二十萬大軍西征,錦衣衛(wèi)在涼州扎下腳跟,朕有什么好擔(dān)心的?”
周臣一死,周屠帶人出征。
周家在涼州的統(tǒng)治空前薄弱。
涼州現(xiàn)在就跟一張白紙一樣。
錦衣衛(wèi)在這張白紙上扎下根。
其他勢力不敢造次。
點點頭,周皇后又問,“你讓周屠押著西域國王們隨隊出征,可卻偏偏留下了他們的王后和妃子,并帶上她們一起返回京城,這是何意?”
前面秦陽所做的她都懂,可唯獨不懂這個。
難道這個,也是為了政治服務(wù)!
秦陽合上書,翹起唇角一笑:“這個……皇嫂不是心心念念要給朕選秀嗎,與其在京城挑來挑去,也挑不到一個好的,不如撿現(xiàn)成的用。”
“這些女子,都是西域國王們嚴(yán)選,肯定各方面都過關(guān),給朕充實后宮,肯定行!”
聞言,周皇后眼角微微一顫,“這……?”
明白過來后,周皇后抿了抿唇,還咬了咬牙,一臉氣憤。
“皇嫂怎么了?”
秦陽明知故問。
“沒什么,本宮累了,要歇息了,皇帝回自己的馬車?yán)锇伞!?/p>
“不用,朕正好也累了,正好與皇嫂一起歇息。”
“不要,你不要過來,再過來本宮喊了。”
“喊吧喊吧,外面都是朕的人。”
“你……!唔唔唔嗯……不要……皇帝不要……”
隨著一聲“啪”,晃動的馬車?yán)锇察o下來。
車簾掀開,有人走出,眾人都不敢抬頭直視。
秦陽捂住五根手指頭印的臉坐在外面,對身邊的冬兒說,“有其仆,必有其主!”
第一次強暴冬兒,秦陽脖子都被抓爛了。
這一次,挨了一巴掌。
這主仆二人一個德行。
冬兒專心駕車,翹起嘴角,微微一笑,“陛下操之過急了……”
“急?一點都不急。”
“回去后,把你們主仆二人都辦了。”
一聽這話,冬兒的表情不自然起來。
“知道怕了?晚了!”
……
就在秦陽和周皇后踏上返回京城的這一天。
遠在楚國的天京城迎來了第二批羅馬人。
天京港口,周圍到處都是忙碌的工人。
天京港口被大玄鐵甲艦上的火炮夷為平地,需要全部重建,到現(xiàn)在還沒有重建完畢。
工人們在港口熱火朝天的忙碌著,道路上,一大群身穿官袍的楚國官員在國師公羊墨和皇帝趙軒轅的帶領(lǐng)下,靜等羅馬人的到來。
人還沒到,官員們閑著無事,小聲議論起來:
“為什么要挑在這個地方迎接羅馬人?烏煙瘴氣斷壁殘垣,豈不是讓人家覺得咱們怠慢?”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里面有大說法!”
“大說法?是什么說法,快說出來聽聽。”
“咳咳……”
那官員輕咳一聲,說道:“現(xiàn)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大玄國力強盛,勢不可擋,上一次他們摧毀天京港口后之所以不繼續(xù)進攻,是因為北戎和東瀛那邊的戰(zhàn)事還沒有結(jié)束,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和大玄一樣強大的還有遙遠西方的西洋人建立的羅馬,他們手中也有火器!”
“陛下和國師選在這個地方迎接羅馬人,就是為了讓他們看見大玄對咱們楚國造成的破壞,強大天生對弱小富有同情心,他們看見大玄把咱們欺負(fù)成這樣,肯定心生憐憫要幫助咱們。”
“哦,原來如此,懂了懂了,原來如此……”
官員們雖然極力壓著聲音議論。
但還是傳進了公羊墨和趙軒轅的耳朵里。
聽見這些話,二人反應(yīng)不同。
趙軒轅氣的握緊拳頭,簡直要發(fā)狂。
身為一國皇帝,還要故意扮可憐,求得他國的同情和幫助。
這份屈辱,楚國從來都沒有過。
正欲發(fā)狂呵斥那些官員們住嘴。
卻不料公羊墨握住他的胳膊。
公羊墨小聲道:“陛下,小不忍則亂大謀,讓底下的人議論,并非是一件壞事。”
趙軒轅深深皺起眉頭,“此言何意?”
公羊墨解釋道:“楚國雄霸一方的日子已經(jīng)過去,可國民早已形成的高人一等的思想?yún)s深入骨髓,若不抓緊時間改變這種思想,更大的失敗等著楚國。”
話音剛落,有人喊著羅馬人來了。
車輪轆轆,從楚國泉州港上岸,沒有水路直達楚國天京城,這些羅馬人需要乘坐馬車。
這一路陸路趕來,他們早就怨聲載道。
所以,即使見到楚國這么大的陣仗相迎,他們也沒給什么好臉色。
為首的自稱羅馬王子尼祿!
負(fù)責(zé)雙方交涉的則是一個身材矮胖的禮儀官,名叫西蒙斯。
眼看雙方初次見面鬧得有些不愉快。
最先到達楚國,被楚國封為公爵的羅馬商人之子羅伯特和薩克上前。
“參見王子,參見大人!”
二人單膝下跪,行了一個羅馬的禮節(jié)。
他們感慨他們這次來楚國真是來對了。
要是身在羅馬,憑借他們的身份,他們一輩子都不可能見到傳說中的王子和大臣。
可是現(xiàn)在,他們不僅見上了,還說上了話。
在異國他鄉(xiāng),見到幾個羅馬人,尼祿王子和西蒙斯大臣才壓下趕路時帶來的不悅情緒。
他們走到一邊,用自己的語言小聲交談幾句,然后面帶笑容地重新回來。
“陛下,國師,這是尼祿王子,西蒙斯大臣!”
“這是楚國皇帝和楚國國師!”
羅伯特在中間充當(dāng)翻譯的角色,介紹雙方人員認(rèn)識。
尼祿說了很長一段話,楚國一方根本聽不懂,于是看向羅伯特。
羅伯特趕緊說道:“我們王子說,他對楚國的遭遇深感同情,讓你們放心,他們過來,就是為了幫助你們打敗侵略者大玄的。”
一聽這話,眾人臉上露出笑容。
“走走走,宮內(nèi)早就準(zhǔn)備好了接風(fēng)洗塵宴,今天我們不醉不歸!”
羅伯特向尼祿翻譯,尼祿聽完高興地點點頭。
一行人高興地朝天京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