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孫氏還真問了,“說是府里二娘子去于家莊吃席,覺得味道好,這才和家里老太太提。”
那丫鬟跟孫氏說:“別的師傅做的菜吃過,老太太不滿意,前幾日我們二娘子回娘家,給她伯父上禮,說那席面好吃。”
今兒又吃從外面買的魚,說味道一模一樣,便差她出來問了。
林秋然點點頭,覺得那日的菜好吃……那日,林秋然想了想,覺得紅燒肉和八寶飯最好。
這紅燒肉里面有個紅字,按理說白事不該做,可于家老爺子喜喪,主人家也沒避諱,這才有這道菜的。紅燒肉最軟爛,年紀大的牙口不好肯定喜歡這道菜。
林秋然決定明兒試菜做兩道,一道紅燒肉,若是主簿家調料多,做出來的味道肯定更好。
八寶飯時間長恐怕不成,另一道菜林秋然得仔細想想,這是壽宴,總得有擺盤好看的,一看就知道為了祝壽。
林秋然回想自己以前做的菜,還真想出來了一個,可以做福袋。有福氣,不僅樣子好看還好吃。
福袋就是和面做餅,中間是口袋宛若布袋形狀,然后用紅糖汁或是醬汁在上面寫福字,里面填餡料,多是細絲狀,還可以把一些象征著長壽的菜放進去,開口處用面繩或是豆腐絲系上。
林秋然以前總往這里面放京醬肉絲,裝菜費事兒些,不過自己裹弄臟手,客人吃著方便。按人數做,一桌十人就做十個,十二人就做十二個。
擺上去滿滿當當,又有福字,看著很是喜慶。
林秋然暫且打算做這兩道菜,若是明兒到王家人家另外要求做什么,她再改做別的。做紅燒肉少不了山楂干,這個林秋然給找了出來。
除此之外,林秋然還帶了些銀子,半兩碎銀子,還有一些銅板。她還沒去過縣城,趁這個機會可以去走走轉轉,問問那邊宅子都多少錢。
林秋然把這兩樣東西備好,又問孫氏,“娘,咱們村有沒有去縣城的牛車啥的?”
孫氏差點忘了,還真有,不是農忙時節的話,有家里養牛的就沒啥大用。就有人趕牛車去縣城,一人收個兩文錢,省著走路。
不過坐得人不多,畢竟兩文錢不便宜,沒啥要緊事就走過去,要么是家里有點子錢,才會坐牛車的。
孫氏以前不坐牛車,但林秋然有孩子,坐牛車省勁兒,“有,我一會兒問問啥時候走,明兒咱們坐牛車去?!?/p>
孫氏去問牛車的事兒,林秋然在家熬魚湯。
鯽魚蕭大石給收拾了,不算大,煎魚一層厚油,中間撒些鹽,這樣能避免把魚皮煎掉了。
林秋然把魚放進去,鍋里就傳來噼里啪啦的響聲,這會兒也別急著翻,等稍微定型再說。
等了一會兒,林秋然用鏟子一鏟,鯽魚完整地翻了個面,煎出來的這面顏色金黃,還滋滋冒著油。
等另一面也煎好,林秋然把魚盛出來丟在碗里,又在煎了兩個雞蛋,煎完雞蛋把豆腐也煎了。這些煎過后倒熱水,燒出的湯就是奶白色,林秋然是想著一條鯽魚太少,為了湯的顏色好看,這才加了雞蛋豆腐。
煎好之后把這些盛出來,鍋里也不剩什么油了,林秋然又把鯽魚回鍋,用鏟子搗碎,雞蛋豆腐也都放進去。她從爐子上拎著熱水壺澆上去,只聽嘩啦啦一聲,水沖散魚肉,湯瞬間變得濃稠。
鍋里混著魚骨魚刺,林秋然等把鍋燒開,加了些鹽調味兒,又用漏勺把魚骨撈了出來,鯽魚刺兒多,她也不想喝口湯還得吐刺。
把湯煮開后放上一把從后院薅的小油菜,再撒上一把蔥花就成了。
魚湯煮得多,林秋然不打算再做粥,就和面搟了把面條,這面條可比湯面鮮美得多。
面條剛下進去,孫氏就回來了,她道:“秋然,明天早上咱們卯時過去,下午牛車過申時回村。”
還是那個價錢,也不給便宜。要是孫氏一個人,她肯定舍不得。但是林秋然要去干活,走去縣城累得不行哪兒還有力氣做菜,肯定得坐車。要是放著林秋然一人坐車,孫氏走著,她還不放心。
林秋然:“那早點兒起,娘吃飯了?!?/p>
孫氏往鍋里一看,里面魚湯顏色好看,雞蛋豆腐都是金黃色的,還滾著小青菜面條,聞著就香,“你吃這個,我和你爹喝粥?!?/p>
林秋然道:“做得多也沒煮粥?!?/p>
孫氏:“哎,我們都喝粥喝慣了,別的吃不慣?!?/p>
林秋然,“娘,這么多我也吃不完,一塊吃吧。沒有多少面,吃完早些睡,明兒咱們還得去縣城呢?!?/p>
孫氏沒轍,只能坐下吃,嘴里還不忘囑咐,“下回你做自己的就行,我和你爹吃別的。”
林秋然沒接話,她不樂意吃獨食,還是一家人一起吃比較好,“你們快嘗嘗?!?/p>
孫氏給自己和蕭大石盛的,碗里沒雞蛋,她吃了面條,入口筋道,還有魚湯的咸甜,豆腐也好吃,這可比她給林秋然做的魚湯好喝多了。
蕭大石就一句話,“秋然手藝好?!?/p>
吃過飯林秋然早早睡下。
次日,孫氏到了時辰喊她,林秋然梳洗干凈就帶著昨天晚上準備的東西,跟孫氏去村口坐牛車。
孫氏還給她煮了三個雞蛋,帶著路上吃。
人不多,算著她們總共四個,但是這么一回也能收個八文錢,來回翻個番,也是賺的。
坐牛車自然比走著快許多,等到了縣城城門,牛車就停了。
林秋然把錢付了,孫氏道:“大哥,我們下午還過來,若是來得遲,可得等會兒我們?!?/p>
孫氏也不知道到啥時候,萬一要坐一桌子呢,半天恐怕不夠。
莊稼漢點點頭,牽著牛去找喝水的地方。
林秋然和孫氏站在城門口,這會兒天已大亮,街上也有小商販,林秋然眉目舒展開,看著街邊的屋舍樓房,覺得比村里好多了。
孫氏有些犯怵,他們縣叫余安城,在這兒縣令是七品官,縣主簿是九品官,官職雖小,可在老百姓眼中那也是個大人物。
孫氏張嘴道:“這也不知王家在哪兒?”
林秋然拍拍孫氏的胳膊,“沒事兒,我找人問問。”
林秋然跟人打聽了打聽,尋著路過去。孫氏就在她后頭亦步亦趨地跟著,等到了王家,林秋然仰頭看著門匾,這兩個字的和簡體的一樣,匾額上寫的就是王宅。
斗拱下掛著紅燈籠,大門緊閉著。
林秋然上前扣了扣門鎖,沒一會兒就有小廝出來開門,林秋然開門見山道:“我是今日來試菜的席面師傅。”
小廝點點頭,“那快進來吧?!?/p>
林秋然跟著小廝進了宅子,孫氏跟在她后頭,大氣都不敢喘。
走了一會兒,小廝讓二人在這兒等著,林秋然深吸一口氣,兩人也沒敢亂看。等了有半刻鐘,一個衣著體面的婦人帶著丫鬟過來,“你就是林娘子吧,我是府里的二娘子,過些日子是我婆婆六十大壽,找了幾個席面師傅都不滿意?!?/p>
老太太壽宴,菜得合老太太的口味。
林秋然道:“老太太可有想吃的菜,我可以做?!?/p>
于娘子道:“那日在于家莊的紅燒肉做來嘗嘗,別的你看著來?!?/p>
于娘子帶著林秋然去廚房,也沒問孫氏是誰,估摸著是家里人,跟過來幫忙的。
把人帶到廚房于娘子就出去了,王家的廚房比于家莊的那家還大,有兩口鐵鍋一口大鍋。
林秋然看了看廚房的肉和菜,一大塊五花肉,還有后腿肉,菜就是現下時令的青菜,還有豆腐豆皮什么的。
孫氏問林秋然她用做啥,林秋然道:“娘,你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就行,三指寬,然后涼水下鍋焯水?!?/p>
自家吃小塊比較好,但是宴客三指寬燉出來也就兩指寬,擺出來大方好看。
林秋然又看了王家的調料香料,比家里的多。她選出來一些,等孫氏把肉焯好,林秋然把肉燉上,然后就開始做福袋了。
面要軟一點,中間得抹油酥,不然成不了袋子,一個圓餅下鍋一煎,沒一會兒中間就鼓起來了。
林秋然煎了兩個,把餅皮放進蒸籠,尋常直接吃就行,但上了年紀的牙口不好,熱氣熏熏不那么硬。剩下的就交給孫氏做了,她磨了磨刀開始切肉絲。
她刀功是經久練出來的,切出來粗細均勻,用生粉抓過腌一腌之后。因為兩道菜要一塊兒上,先做出來會涼,涼了味道就不好,林秋然也沒急。
等紅燒肉快好了,她把京醬肉絲熱油炒熟,再輔以黃瓜蔥絲兒,每個福袋裝德鼓囊囊后,再用豆皮兒把口系上。
福袋不過林秋然半個巴掌大小,做好之后用筷子蘸著醬汁,在上面寫上福字,一盤擺了十個寓意十全十美。
若是林秋然能做王家老太太的壽宴,當日還可以寫壽字。不過壽字繁體好像和簡體不一樣,她得學學。
肉燉得久,林秋然順手做了兩道解膩的涼菜,拍黃瓜和菠菜果仁兒,還把米飯蒸上了。
這個時代黃瓜叫胡瓜,若是以后有些場合黃瓜還不能上,因為音是黃,什么事兒黃了可不好。
等紅燒肉好了,林秋然出去叫人,于娘子便過來了。
她看著菜的模樣,滿意地點了點頭,“林娘子且等一等,我端給我家老太太嘗嘗。對了,這菜都叫什么?”
林秋然道:“這道紅燒肉寓意紅火喜慶,這道福袋寓意美滿幸福,涼拌胡瓜和菠菜果仁是留著給老太太解膩的?!?/p>
于氏點了點頭,帶著丫鬟端著菜便離開了。
孫氏深吸一口氣,“這么多菜呢,也不知能不能成?!?/p>
要是成不了,豈不是白來一趟,白花坐牛車的錢,而且,林秋然還白忙活小半天,白給人做了頓飯。
林秋然也不知道,二人就在廚房等著,等的時間越來越長,眼看太陽高掛都到中午了,還沒來人。
林秋然抿了抿唇,這般慢難道是不合胃口,可不合胃口不該嘗嘗不滿意就把菜端出來嗎?
孫氏也覺得時間太久,她安慰道:“這也不是回回都能成,你做得好吃,是每個人口味不一樣,沒事兒?!?/p>
林秋然點點頭,話是如此,可忙活這么半天卻沒成,心里還是有些失落。
孫氏笑笑,“咱們一會出去逛逛,吃個午飯,這邊還有小館子啥的,想吃啥就吃!不能天天給別人做對不。”
林秋然:“嗯,一會兒出去吃飯?!?/p>
這邊又等了一會兒于娘子才過來,于氏臉上帶著笑,她道:“等急了吧,老太太今兒胃口好,我就多陪著說了會兒話。林娘子手藝可是沒得說,每年夏日我婆婆胃口都不好,今兒卻是吃了許多?!?/p>
林秋然聽這話的意思,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