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之后,孫氏把要去主簿家做席面的事兒同蕭大石說了。
蕭大石今兒去了地里除草,人又黑了一圈兒,他咧嘴笑,牙顯得更白了,“那可好,哪天呀?我也跟去幫忙。”
林秋然道:“二十七,不過得提前過去一天準備,還得抽一天把菜單定了,宜早不宜遲,后天我先去一趟。”
這兩天林秋然就想想菜單,若是壽宴席面的菜肴主簿家滿意,賓主盡歡,那往后有得是生意。怎么也是個官呢,沒準兒能夠上縣丞、縣令,還有余安縣的有錢人家。
蕭大石問:“秋然,那明天還做魚不?我撈了幾條。”
說來也巧,昨天沒撈到,蕭大石本來不打算去河邊的,可是他從地里回來,那會兒正是未時,最熱的時候,他熱得厲害就想去洗把臉,結果看見河里有魚。
那會兒地里河邊都沒人,他趕緊回家拿東西,撈了八條大鯉魚。
林秋然眼睛一亮,“做!”
昨兒還有一條鯉魚呢,只不過中午吃了肉,晚上林秋然也不想弄,明兒一塊做了賣了去。
馬上就天黑了,林秋然讓孫氏做的晚飯,自己找了個石臼把香料都磨成粉,按照以前記的配比,做了十三香和菌菇鮮,分別裝在了罐子里,然后用布給封好。
日后出門做菜,除了山楂干還得帶上這兩罐東西,林秋然直接給放在自己出門背的布袋子里了。
孫氏是看著林秋然忙活的,一樣樣,也弄好半天。說實話,她是有些不解,不知道林秋然做這有啥用,還放在布袋里,這是還要帶出門?
出門給別人家做菜都是準備好現成東西,缺啥讓人家備就好了,哪兒還用自己買。
這些東西買還花不少錢,照她說,不如買了吃的給林秋然吃了強。
孫氏忍不住問了問這都是啥,“秋然,王家啥都給準備,還用你費心?”
林秋然看她神色,明白孫氏什么意思,她耐心解釋道:“娘,都是些香料,做菜放了會更好吃。去別人家倒是能現做,只不過人家也有廚娘,我怕這些被看到學了去,不如我自己先給做好了。”
都是做菜,肯定是誰做出來的味道更好,辦席面才更愿意用誰。可菜就那些,烹煮蒸炒的手法大差不差,想要更好吃,就得各方面都注意,刀工、火候、調料。
刀工火候林秋然練了多年,大鍋不比小鍋方便掌控,暫且是沒進益的空間。而刀得有錢了才能打副趁手的刀具,急不得。
所以她想先在調料上下功夫,萬事都得有投入,這暫且算她做席面師傅的前期投入,別人若是問,就說是家里的秘方。
孫氏覺得林秋然說得有道理,難怪做菜這樣好吃。估計是林家傳的,要么是自己琢磨的。
次日林秋然上午把魚做完,讓孫氏和蕭大石去賣,自己找了塊木炭和包點心的廢紙,在屋子里寫寫畫畫琢磨菜譜。
涼菜四道,最好是兩葷兩素,或是一葷三素,絕不能是全素。
素菜好說,拍黃瓜、菠菜果仁……時間來得急話,菠菜果仁里還能放粉絲,酸辣口吃起來很是爽口的。
葷的自然得做鹵味,到時候切盤,只要味道足夠,連蘸碟就不用,擺盤又好看,前一日鹵好,第二天能省不少功夫。
至于鹵什么,可以鹵豬耳朵,若現在是秋冬,可做豬皮凍,但夏日估計不太成。豬耳朵擺盤可以,就是不知能不能買到那么多,這尋常一個肉攤老板一日也就殺一頭,估計得把城內的肉攤都問遍了。
總共十六桌,十六盤豬耳朵就得八只豬,林秋然就怕問了還是不夠,實在不行就拼一拼,再鹵一些豬肝啥的,一半一半這樣擺。
像是現代常見的鹵牛肉是沒有,這個朝代禁止宰殺耕牛,和牛相關的都做不成。
剩下一道菜,林秋然可以做擂椒皮蛋,好吃省事兒。涼菜暫且定這些,她又琢磨起熱菜來,福袋和紅燒肉兩道,這便還剩九道菜一道湯。
魚肯定是要有,這次她打算做道松鼠鱖魚,總是紅燒魚,別人也看不出她的手藝來。明兒問問,若是王家有要求兩道魚,還可以做個清蒸鱸魚。
其余的菜葷素搭配,荷葉□□寶飯荷葉飯都成,湯到時候再看,有魚就做魚湯,有雞就**湯。
其余做些素菜,林秋然打算明兒就去王家,先定下菜單,需要的東西讓王家提前準備出來。
下午,孫氏和蕭大石回來了,孫氏今兒又買了肉回來,別的她也不懂,但是知道林秋然辛苦,多吃肉肯定是好的。
林秋然幫著卸了東西,她道:“娘,菜單我已經定好了,明兒等做了魚,我坐牛車過去。”
今天早上蕭大石又撈了些鯽魚,明兒還能去賣,她先過去王家,等下午跟著孫氏和蕭大石一塊回來。就不坐牛車了,走一會兒,累了讓孫氏蕭大石推會兒。
孫氏:“成,王家你一個人去成不,要不娘跟你一塊兒去?”
林秋然:“就定個菜單而已,我一個人就行。”
孫氏遲疑著道:“要不明兒就不賣魚了,你還得去城里呢。”
林秋然搖搖頭,“沒事兒,我先把明兒用的東西備出來,累不著,你放心好了,我知道顧著身子。”
眼看林秋然要去園子,孫氏攔著道:“你別動了,明兒用啥我準備就行了。”
左右不過是些蔥姜蒜、醬調料這些,孫氏去剝蒜了,不過家里不多了,再做得去別人家買了。去也去于嬸兒家,孫氏不愿意去李嬸兒家里。
等次日,林秋然做好了鯽魚,便趕著去坐牛車。今兒沒見李嬸兒,總共四個人,還讓林秋然坐里面去,倒是很好說話。
等到了縣城,林秋然按照上次的記憶找到王家,敲了敲門說明來意,然后就被小廝帶了進去。
只不過這回見她的不是于娘子,而是府里的大娘子,姓趙,看年紀比于娘子大一些,衣著干凈,身上也沒什么繡樣花紋,端莊樸素。
也不愛笑,見了林秋然開門見山地問:“你便是席面師傅吧。”
林秋然點點頭,“是,那日和于娘子說好,今日定菜單。”
趙娘子道:“我操持壽宴的事,和我說就是。”
林秋然也不知為何換了人,許是家里事都是長媳管,她只是做飯的,其他的不關她的事,她一邊說菜名,一邊解釋用什么做的,府里要準備多少東西,大概什么口味,她不會寫字,不過趙娘子給記下了。
有時趙娘子記得慢,林秋然就等會兒,最后記完,她又對了一遍,“十六道菜四涼十二熱,涼菜有涼拌胡瓜、菠菜果仁、雙拼鹵味、青椒皮蛋,熱菜有紅燒肉、福袋、荷葉雞、松鼠桂魚、蒜香鯽魚、八寶飯……燒豆泡、肉末豆腐、炒合菜,熱湯一道是鯽魚豆腐湯。大娘子看看,有什么不妥的,也能換別的。”
趙娘子道:“我弟妹力舉你,菜單就照你說的做吧,菜品我會盡力準備。”
林秋然微微低頭,“嗯,時辰不早了,我便先回了。”
趙娘子說話時神色一直淡淡的,林秋然從正廳出去,于娘子過來送了送她。
于娘子問道:“菜單可定好了?”
林秋然又把菜單同于娘子說了一遍,“定了這些,大娘子也同意了。”
于娘子道:“辛苦你一早過來。”
林秋然:“份內之事,等二十六我再過來。當晚怕是不便回去,不知府內可以騰一間空屋子。”
這就是住在村里的壞處,若是住在縣城,不算遠,當日也能回去。
于娘子:“這事兒好說。”
她是知道林秋然有著身孕,還是個寡婦,大約是月份淺,現在還看不出來什么。家住蕭家村,離得遠,可得當心些,不能因為準備她婆婆的壽宴,孩子出了什么事。
從王家出來,林秋然去尋孫氏和蕭大石,二人魚快賣完了,等賣完之后在縣城吃了些飯,便一塊回家。
今兒是二十三,還有三日,這幾日就是按部就班地賣魚,每日蕭大石撈的魚就那么多,不會賣不完,也足夠往縣城跑一趟。
等到二十六這日,林秋然一早帶著孫氏去了縣城,沒讓蕭大石跟來。
她是這樣打算的,因為王家只準備一間空屋子,蕭大石又是男人,多有不便,今兒就她和孫氏過來,明兒蕭大石自己再過來。
二人坐牛車過來,差三刻辰時到的王家。
林秋然跟主人家打了個招呼,便去了廚房,廚娘也在,“林娘子,你看用我做啥就直接說。”
林秋然打算先看看菜,她和趙娘子說了,放不住的明兒再買,就像豆腐,明兒要炒的肉……這個季節放一晚上指定會壞的。
但今日要做的,今日就得送,不然明日做來不急。比方說豬耳朵豬肝,鹵制就要大半天,她打算下午做這個,差不多晚上能好。做這個時間太長,況且明日還有別的菜,現做指定是來不及的。
林秋然在心里清點,茄子、蔥姜蒜、調料、青椒、松花蛋、粉條……都是夠數的。
輪到豬肝和豬耳朵,林秋然只見一副,她問廚娘:“大娘,這豬肝和耳朵怎么就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