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宋明言真的完全感受到了曲縣長的陳懇態度了,說實話,他由衷的敬重這樣的干部。
“宋先生,那咱們開始吧。”
宋明言點了點頭,“我不會接手任何廠子,我打算自己建一個電子表廠。”
“當然可以。”曲縣長含笑道。
“我需要縣里給我劃一塊地皮,幫忙找人把廠子建起來。”
曲縣長笑著說道:“這本來就是應該的,只是不知道宋先生準備去哪里買生產線?”
要想在國內買可不容易,畢竟生產線它再舊,也都是國營廠子的,買賣的手續也麻煩。
“這個曲縣長不用擔心,我已經讓人幫我在南洋采購了,如果順利的話,二十天左右就能到。”
曲縣長和在場的工作人員聽到宋明言可以自行采購生產線,皆是心中振奮。
曲縣長當即道:
“如果宋先生能把生產線采買回來,我在這里也給你做個保證,5年內,廠子占用的地皮可以免費使用,5年后也可以用最優惠的價格租賃給宋先生,這都是可以寫在合同上的。”
“還有其他的稅收政策優惠也會向宋先生傾斜。”
“對于宋先生的投資,我們整個南濟都十分歡迎。”
剩下的就是一些具體的政策商談,總的來說,宋明言十分滿意,南濟也確實拿出了十足的誠意。
這件事也會由曲縣長親自盯著落實。
曲縣長親自帶著宋明言選了一塊地皮,正式簽訂投資合同。
“廠房多久能蓋好?”宋明言問道。
“宋先生放心,生產線二十天能到的話,廠房十五,不,十天就能蓋好。”曲縣長打了包票。
曲縣長身邊的下屬算過,加上生產線這次投資起碼有二十萬左右的外匯,對于他們來說,不是小數目。
他們也擔心夜長夢多,曲縣長立刻讓人找了人開始蓋廠房,所有材料一律優先傾斜電子手表廠。
曲縣長親自來到工地問:“十天能蓋好嗎?”
“只要材料齊全,但人也不少,肯定能好。”
“還能不能再快?七天?”曲縣長問道。
負責施工的工作人員愣了一下道:“要是加班加點的干的話,應該可以。”
“不能應該,這是任務,必須要完成,而且要保質保量,優先修建廠房。”曲縣長嚴肅道。
“是!”
簽訂了合同后,宋明言也沒閑著,天天都在做計劃,東西生產出來了,總得賣出去,原本是想搞內銷,但現在他有更好的主意,聯基海運的股東身份不能白白浪費了。
“宋先生,有電話找您。”服務員客氣的敲響了門告知。
國營賓館接通了遠洋電話的電線,但基本上都是宋明言在用。
“宋先生,出問題了。”
陳嘉俊在電話那頭焦急道:“電子表的生產線已經搞定了,可是運輸這邊出了岔子。”
“運輸的貨船近三個月之內已經沒有運力了,我打聽過,南洋這邊的貨運基本被橡膠包了,起碼在三個月之內,沒有運力幫忙運輸生產線。”
“其實橡膠出口一個月之前就開始了,上回的摩托車運輸那么快是因為東西本身就在集裝箱里,加上體積小,占地少,基本上可以擠出地方,但生產線不一樣。”擔心老板覺得自己沒用,陳嘉俊解釋道。
“要么等三個月,要么走空運,可是空運的手續都不便宜,咱們東西太多。”
“我知道了。”
他想了想道:“你把南洋聯機海運的負責人電話給我。”
陳嘉俊掛了電話,連忙去找。
大約過了半天時間,他再一次打過來報了號碼。
宋明言沒有耽誤功夫,直接跟聯基海運在南洋的負責人取得聯系,那邊又用一天的時間證實了他的股東的身份。
“購買的生產線走聯基海運,待會兒會有人聯系你。”
陳嘉俊聽到電話里傳來嘟嘟聲,還有些發愣,這才一天的時間,老板就解決了運輸問題?用的還是聯基海運的貨船。
老板到底是什么人呀?
聯基海運出了名的不講情面,誰來都是按照訂單順序排隊。
他想到了宋明言給他畫的餅,說將來開公司讓他當總經理,他猶豫一會,一咬牙,把別墅的日常安排好,決定親自押運生產線。
南濟縣拉到投資的事一落定,其他縣市就打來恭賀的電話。
曲縣長這兩天除了跑工地,就是應付人。
“我說老曲呀,你們那小地方有啥好投資的?別耽誤了投資商,要不還是把他介紹來我們這吧,畢竟是個市,比你們那邊條件好多了。”
“聽說生產線是投資商從南洋拉過來的?要不你問問投資商考不考慮直接在我們這里投資,這樣就省得把東西再拉去你們那小縣城了。”
曲縣長氣的拍桌而起:“你們別太欺負人了!小地方咋了?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處!宋先生可是我們南濟縣人!”
“哦,姓宋啊?”
曲縣長面色一僵,擱這套他話呢!
“滾滾滾,我這忙著呢!”
真是一群狗鼻子,一個兩個的聞著味兒就來了,明里暗里的貶低他們,呸!
當初那摩托車運過來時,其他地方的人也沒少打主意,要不是摩托車是宋明言指定捐給陳所長所在的派出所,恐怕也少不了被其他人分,即使這樣他們也分出去三輛。
華僑要在他們縣投資建手表廠的事,沒幾天就傳遍了整個南濟,經過尋親和嚴打,南濟縣大半的人都知道有這么個人。
但也僅僅是有些好感,可這回建廠就不一樣了,關系到大家的飯碗。
消息傳開后,宋奶奶和茍富貴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家里人上班的上班,遇到二皮臉王荷也不是吃素的,倒也不怎么影響,主要是宋奶奶沒法在門口好好曬太陽了,但她也不覺得無聊,天天去工地看工人干活,其實那些工人哪用得著她盯著,沒日沒夜的,恨不得明天立刻建好。
看大家辛苦,宋奶奶還把家里沒吃完的西瓜抱了一個過來。
人多西瓜數量少,所以每一片都切得非常薄。
即便如此,大家也非常稀罕,這么個小地方,一年到頭都難得吃到一次水果。
冰鎮過的西瓜配上這炎熱的天氣,一口下去爽的人渾身舒坦。
“多謝老人家。”
“謝謝老太太。”
吃完西瓜,大家伙干活更賣力了。
宋奶奶手背在身后,笑瞇瞇的,圍著灰撲撲的工地轉了一圈又一圈。
明言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夠勤快,投了那么多錢,他懶,但是當奶奶的得幫他盯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