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理手里的工資沒有一點是白拿的,電器廠的設備到位,便馬不停蹄的開始招工。
宋明言對于招哪個地方的人并沒有意見,只要考試合格,所以曲縣長就按照上頭領導的要求,給各個縣市的錄取名額都做了劃分,哪個縣要多少,哪個市取多少,劉經理都過目了。
招工考試依舊人山人海,甚至競爭更加激烈,本縣的人都不滿意這么多外縣的人來競爭,總覺得自家被人占了便宜。
然而,沒有人敢鬧,想鬧事的出頭鳥已經被取消了考試資格,以后宋明言投資的任何廠子都沒有資格參與。
這次招工時間充裕,曲縣長和劉經理一起細細篩選,用了五天才把名單張貼出去。
錄取名單的公告一貼出去,人群烏泱烏泱的涌了上去。
“我我我!有我的名字,我考上了!”有人狂笑著回家報喜。
“怎么搞的?為什么沒有我的名字?你們是不是有內幕!”有人質疑公平,這種人通常會被其他人迅速遠離。
“哎,我就知道我的筆試成績不夠好,果然沒通過。”有人垂頭喪氣。
世間百態都在這張招工名單公告下一一上演。
“娘!我通過電器廠的招工考試了!”張麗芬一路興奮回家報喜。
張母連連追問,得知確實通過了,興奮的立刻讓兒媳婦買只雞回來慶祝。
若是往常兒媳婦肯定要拉臉,這會兒卻連半句廢話都沒有,甚至愿意幫忙墊錢。
南濟縣的人都知道,做了宋明言宋老板廠子的工人,這輩子就不愁了,還能拉扯拉扯家里人!
老太太難得有閑工夫,便想著來電器廠這邊看一看,總歸是大孫子的產業。
王荷站在老太太旁邊,一邊嗑瓜子一邊感慨:“娘,您瞧瞧,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不穩重呀。”
老太太很不給面子的翻了個白眼:“才當了幾天管理員,瞧把你得意的。”
王荷裝作沒聽到:“娘,您說我要是跟你去夜校學習,能不能繼續升官?”
“咋?倉庫管理員不夠你折騰的?”
王荷吐了一口瓜子皮:“哎呀娘,我這不是也想進步進步嘛?”
老太太直接戳破:“我看你是得了官癮。”
王荷笑呵呵道:“這么說也沒錯,哎呀,這管人的活可真好。”誰見著她都要叫一聲王保管員。
之前客氣是因為她是明言大侄子的大伯娘,現在客氣是因為她是倉庫的保管員,雖然倉庫保管員的工作也是大侄子給的,但還是有些不一樣。
老太太一手背身后一手拄著拐棍,“我人老了,懶得管你,但是我提醒你,一舒馬上就要生了,你作為婆婆得幫著點。”
王荷一想也是,她慢悠悠的跟上老太太的步伐。
“也不知道明言大侄子啥時候回來,還怪想他的,娘,你說他去的那什么金山是不是有很多黃金?”
兩人到家時,謝一舒的弟弟正跟她報喜。
“姐!我考上了!以后我能去電器廠上班了!”謝一賢正眉飛色舞,見門外來人,連忙站起來打招呼。
得知謝一賢考上了電器廠,王荷和老太太兩人也真心為他高興,有這么一個省心的親家,對于王荷來太舒坦了。
家里都有人不斷托關系,想讓她幫忙安排到電子手表廠,可作為親家的謝家,從頭到尾都沒提過這事。
甚至為了避嫌,手表廠招工時都沒去,這回謝一賢去電器廠之前還特意跟他們打過招呼,那意思就是他們要是不同意人家就不去了。
“馬上就要到飯點了,先別走,吃了飯再回家去。”
謝一賢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我就不吃了,我爸媽還在家里等我呢,我想早點回去給他們報喜。”
“哪能不吃啊,要不這樣,你把你爸媽也一起叫來,我們也好久沒在一起說話了。”
謝一賢拿眼神詢問姐姐,見對方點頭,他這才撒歡朝家跑去。
王荷婆媳倆立刻去食堂打了不少肉菜,自從開了食堂,家里很少開火,除非是為宋明言準備吃食。
謝父謝母來時,梁光泉也到家了,宋明言認親后,謝家人十分有分寸,因此,兩家親家的關系處的比以前還好。
“你們倆怎么不去電器廠試一試?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請個假去,要是考上,回頭再把工作辭掉。”梁德海問老謝。
對方搖了搖頭,慢悠悠的晃著手里的小杯白酒:“不用了,我們廠子有電子手表廠的零配件加工單子,雖然比不上電器廠,日子還算過得去。”
“你這個老謝,就是考慮太多。”
“人嘛,知足常樂,現在的日子就很不錯。”
沒有必要什么便宜都占,猜也猜得到,即使他們沒有特意走后門,招工閱卷的人看到了名字,能不考慮嗎?
讓兒子去也是因為剛畢業,有學歷。
“不過我倒是有個事,想讓你幫忙參考參考。”
梁德海來了興致:“什么事?”
“我家的房子不是臨街嗎?我想把墻砸個窗戶,做小買賣,你嫂子在家里閑著也是閑著,開個小賣部也不耽誤照顧孩子,一舒要是生了,還能把孩子送去讓她媽那幫忙看看。”
梁德海思考了一會兒說:“我看行,大家伙兜里都有錢,舍得給孩子花銷,你們就進些零食糕點餅干冰棍之類的賣。”
“你也覺得行我就放心了,畢竟你現在是個大廠長,見識肯定比我多。”
梁德海難得有些臊:“你這老謝,故意調侃我。”
“沒有,我這是真心話。”老謝道,“砸墻辦營業執照這些都沒什么,我現在就是有些愁進貨的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廠子接這么小的訂單。”
南濟縣電器廠正式開工了。
所有工人將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入職培訓,電器廠的機器更加先進,不進行入職培訓,很可能還沒開工幾天就會出現安全事故。
廠子暫時由劉經理管理,每天都能接到各處廠子打來的電話,問他們要不要手套,要不要臉盆,要不要定制廠服,總之,一個電器廠不知道又能養活多少發不出工資的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