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打響。
現在輪到家長們上課了。
陳小雅站在講臺上,雙手虛按在講桌邊緣,她環視一圈臺下坐得滿滿當當的家長,臉上掛著職業而溫和的微笑.
“各位家長好,歡迎各位今天百忙之中抽空來到廣八,我是八班的班主任陳小雅。”
稀稀拉拉的掌聲響起,很快就變得熱烈起來。
家長們都很給面子,目光里混雜著審視與期待。
“今天請大家來,主要就是為了G2文理分班的事。”
陳小雅沒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打開投影儀,幕布上立刻映出“文理分科說明會”幾個大字。
“文理分班,關乎的不僅是孩子未來兩年的學習,更直接影響到終考的成績和專業的選擇。
這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我們學校單方面能決定的事,它需要我們三方——學生、家長、學校,共同參與。”
她的話音沉穩,不疾不徐,瞬間就將整個教室的氛圍帶入了幾分嚴肅。
“我知道,很多家長和同學都在糾結一個問題:興趣和天賦,到底哪個更重要?”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精準地捕捉到臺下幾位家長臉上瞬間閃過的認同。
G2文理分班很重要,不僅僅是學生自己選擇,也需要家長的參與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也是為了避免出現一意孤行的情況出現。
“如果您的孩子,既有興趣,又有天賦,那恭喜您,不用糾結,讓孩子自己選。但更多的情況是,兩者并不能統一。”
陳小雅按動遙控器,PPT上出現兩列對比數據。
“比如,有位A同學非常喜歡物理,對物理現象充滿向往,這是好事。
但他的物理成績,從上學期到現在,始終在及格線徘徊。
相反,他的歷史和政治,幾乎每次都能拿到班級前列。”
她的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家長群中泛起一陣細微的騷動。
“我作為老師,會建議這位同學選文科。”
話音剛落,后排一個燙著大波浪的女人就舉起了手,不等陳小雅點名,便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聲音洪亮:
“陳老師,我不太同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我家孩子就是喜歡物理,我覺得分數低只是暫時的,有興趣,就有動力,努努力肯定能趕上來!”
她一說完,旁邊立刻有幾位家長附和著點頭。
而陳小雅神色有些古怪,因為PPT上面那個數據的A同學,就是這位家長的孩子。
不過職業素養讓陳小雅很快就重新掛上了微笑。
甚至朝那位家長贊許地點了點頭:
“這位家長說得很有道理,興趣確實是學習最大的內驅力。這一點,我完全贊同。”
那位大波浪發型的母親臉上露出一絲得意。
“但是!”
陳小雅話鋒一轉,目光變得銳利了些。
“我們面對的是終考,是一場用分數作為唯一評判標準的選拔。
考場上,沒人會問您的孩子興趣是什么,閱卷老師只看答題卡上的對錯。
熱情不能直接換算成分數,但分數,卻能決定他學什么專業。”
也有家長站了起來說道。
“我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
這就像我個人對短跑很有興趣,但我一百米最快也要二十秒。
如果我非要把所有希望都押注在參加奧運會上,我覺得也不現實。”
全班頓時一片寂靜,隨即不知是誰先沒忍住,發出了一聲輕笑。
剛剛還一臉得意的大波浪母親,此刻臉上青一陣白一陣,訕訕地坐了下去。
“選擇文科,不是扼殺興趣,而是選擇一條更穩妥、勝算也更大的賽道。”
陳小雅的聲音重新變得溫和。
“物理的興趣,可以作為一生的愛好來培養。
但在決定未來的關鍵節點上,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揚長避短,用他最鋒利的矛,去攻克最堅固的堡壘。”
林墨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定睛看著陳小雅的講解。
上輩子,陳小雅說的也是這些。
只不過現在換了更換了心態,聽起來才知道這番話是多么情真意切。
至少她是真的希望學生能夠做出正確選擇。
一旁的姜承山突然開口。
“你是打算選文科理科?”
“理科吧,可以留在八班,我挺喜歡這里的氛圍,這里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面的感覺。”
看著林墨臉帶笑意的話,姜承山想了想,最終還是說道:
“我本來想著分班的時候將囡...云露分到其他班的,這樣她不會發現,也能離你遠點。”
林墨砸吧砸吧嘴,“那我可以跟校長提,把她送回來八班繼續上課。”
聽到這話,姜承山硬了,拳頭硬了。
“說說而已,別那么激動,你真要這么做,我也不會這么做。”
林墨是真的不會。
如果只是分班了,姜云露不再喜歡他,那能說明人各有志。
文理分班的事情講完了,接下來就開始發放成績單了。
“林墨,可以來幫我發一下這個成績單嗎?”
陳小雅問道。
“好的,老師。”林墨起身接過成績單,分發了下去。
哪怕座位上坐的是家長,林墨都能精準地將座位和名字對上,將成績單派送過去。
這個成績單包括了G1到迄今為止的所有正式考試成績。
這就很折磨了。
大部分家長看到這份成績單,都能清晰看到自己孩子的起起落落落落。
而且上面還會標明每一次考試在班上的排名。
林墨隨手將自己那張放在桌上。
而姜承山看著自己女兒那張基本上都在前十名徘徊的成績單也放下心來。
雖然姜云露可以通過運動員身份去體校。
但他可舍不得自己女兒真的做個運動員。
他瞄了眼旁邊林墨的成績單,好家伙,從第一次開始就是全班第一。
成績單上并沒有全級排名,不然姜承山還能看到林墨除了第一次考試是全級第二,后面全是第一。
不過姜承山也很清楚,畢竟林墨的資料他早就掌握了。
隨后就是陳小雅太公分豬肉的時候了。
一個班五十人,至少一半以上的人能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