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避難所聯系上了嗎?”
“剛聯系上,已經同步了情報。”
來自泰蒙基地的車隊緊趕慢趕,終于抵達了海曲市區外的一處山頭上,此時炮兵部隊正在剛剛建立的陣地上向戰場傾瀉彈藥,他們只有十八門重炮,卻打出了成倍的密集彈幕。
沒辦法,異能者裝填手確實好用,現在限制他們炮擊速度的就只有炮管的散熱效率。
但這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水系人形水冷系統,火炮和機槍用了都說好。
蘇尋等人在趕來的路上就接到了海曲發生喪尸潮的消息,整個車隊因此加快了速度,目前來看并沒有來晚,喪尸的攻勢看似兇猛,但整體上而言還是呈現焦灼態勢。
姜怡拿著參謀部的文件找到了蘇尋:“臨時指揮部的位置已經確定了,目標是一座已經被清空的中學,學校地下有成規模的防空洞,如果需要引爆核彈,我們可以在那里躲過沖擊。”
對于核武器來說,輻射只是爆炸的副產物,是燃料反應不充分的體現,現代核武是沒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強的輻射性的,他們躲過第一輪沖擊之后,其實不太需要擔憂后續的問題。
尤其是超凡者對輻射的抗性其實更強一些,這也是蘇尋要召集這么多異能者的原因之一。
看了看姜怡遞過來的文件,蘇尋點點頭,繼續觀察戰場情況。
方才他簡單看過那片迷霧,那里暫時還沒有更大的異動,在不進入其中的情況下其實看不出什么問題,認知迷障籠罩著那里,真想觀察到有用的信息,還是得親身深入其中才行。
不過他們就是為此而來,暫且還不算緊迫,倒是喪尸的問題亟待解決。
蘇尋的目光透過望遠鏡在城市中梭巡著。
末世初期沒能解決通信問題的時候,人類往往喜歡將指揮部建立在相當顯眼的地方,這種習慣直到喪尸進化出遠程攻擊手段之后才逐漸消失。
而事實上,在蘇尋眼里,早期這些喪尸領主的位置也挺顯眼的,它們如今也還不太會隱藏自身。
相關的判斷方法蘇尋給很多人講過,但這些依賴經驗和判斷的東西就是這樣,并非學了就會的,而且也有觀察視角之類的限制。
總的來說,雙方的戰法在蘇尋眼里都還相當稚嫩。
很快,蘇尋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去找炮偵,讓他們測算一下那個醫院的坐標,告訴炮營,他們只有一次機會,務必命中!”
“第一輪把所有炮彈招呼到醫院主體大樓上,打一個八發急速射,之后對醫院周邊進行火力覆蓋,打完兩個基數立刻轉移陣地!”
姜怡扭頭去聯系相關人員了,蘇尋放下望遠鏡,凝視著遠方。
他沒有讓避難所的炮兵也對那個目標進行打擊,一個炮兵營足夠完成這項任務了,現在,避難所正面承受的壓力依舊不小。
耳邊的炮聲停歇了片刻,遠距離首發命中是個相當困難的事,所以一般會進行校射,但他們如今沒有這個機會,校射會驚擾到那只喪尸領主。
不過對于東大的炮兵來說,這倒也不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實還能目視到目標,對于他們來說也算不得太遠了。
而且現在他們還多了很多額外的保障。
風力難確定?沒事,風系異能者會告訴你。
濕度有疑惑?不慌,水系異能者學很久了。
就連可能存在的炸膛問題都不再需要過多擔心了,因為金系異能者基本可以判斷出炮身的狀態,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意外。
縱使炮兵陣地離著目標有極為遙遠的距離,他們也能通過觀察給出一個模糊的參數,在蘇尋眼中,這才是元素親和這種異能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
看著那片在混亂的戰場上顯得格外安靜的區域,蘇尋心頭冷笑。
它八成是覺得自己很安全,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在其周圍分布著不知道多少變異喪尸,倘若是蘇尋前世,對付這種存在大概率只能由一群異能者組隊,冒死殺進去,亦或者正面打穿喪尸群。
但現在,他們甚至在末世第一天就能拉出成建制的部隊,重生前你讓我這么打,重生后我還這么打?那我不是白重生了。
有重炮,誰還跟你萬軍取首,90斤一發的155毫米高爆攻堅彈了解一下?
片刻之后,一整個炮兵營的所有火炮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隨著發令旗猛然揮落,所有火炮噴吐出明亮的火光,宣示著戰爭之神的威嚴。
沒有校炮,一發射擊之后諸多火炮馬上繼續開火,十八門炮彈連續開火八次,144枚炮彈至少有一半轟進了那座大樓。
鋼筋混凝土建筑本身是相當堅挺的,但攻堅彈專門為此而生,它們依靠巨大的動能和堅硬的彈頭強行貫穿建筑墻體,并在建筑內爆炸,在密閉空間中,強大的超壓和破片會造成毀滅性打擊。
喪尸領主再怎么兇悍,終究還沒有完全脫離碳基的范疇,碰上這種級別的超壓也得粉身碎骨。
能調動一座城市中如此多的喪尸,這位喪尸領主恐怕天賦不低,這次將其解決后,這里的喪尸群估計需要很久之后才能孕育出下一位——如果它們還有機會的話。
整個戰場似乎都安靜了一下,喪尸那此起彼伏的吼叫聲陡然一頓,只剩下避難所的機槍還在不斷噴吐火舌。
“成功了嗎?”
“不知道,但最少也能打斷它的指揮。”
其實大抵是打死了,蘇尋已經可以看到一些混亂發生,有些喪尸開始被爆炸聲吸引,沖向遠離戰場的方向。
只要沒了喪尸領主,這些沒腦子的東西被剿滅不過是時間問題。
這次喪尸潮,雖然海曲打的艱辛,但提前清理了不少變異喪尸,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繼續打,不要猶豫,把那附近掃一遍,那里已經沒活人了!”
眼見剩下的喪尸已經構不成威脅,蘇尋不再關注,他遠遠望了一眼遠處被大霧籠罩的城區,又看了看那座被選定為臨時指揮部的學校。
校園距離迷霧邊界十公里左右,處于市區邊界,周圍建筑稀疏,確實是個建立指揮部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