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年被抓的消息,在京都炸開了鍋。
長公主徒手掀糧囤、怒捆貪官的事跡,成了茶館說書人最火的段子,連三歲小孩都知道“長公主比官老爺厲害”。
而作為長公主的親哥哥,太子李瑾,最近有點忙。
他剛處理完東宮的事,就被太監叫到了戶部——戶部的官員們被長公主嚇破了膽,說什么都要太子去安撫一下,不然他們不敢上班了。
“太子殿下,您可得說說長公主啊。”戶部尚書苦著臉,“昨天長公主掀了糧倉,現在底下的小吏都怕得很,連賬本都不敢碰了,生怕哪里不對,又被長公主盯上。”
李瑾只能耐著性子安撫:“諸位大人放心,舍妹只是一時情急,沒有惡意。陛下已經斥責過她了,以后不會再這樣了。”
嘴上這么說,他心里卻沒底——他這個妹妹,看著可不像會聽話的樣子。
好不容易安撫完戶部,他剛走出衙門,就見自家三弟李珩跑了過來,手里還拿著個被掰斷的玉冠。
“二哥!你看!”李珩舉著玉冠,“這是我剛從西域買的和田玉冠,姐姐說不如鐵盔結實,一把就給我掰了!”
李瑾看著那斷成兩截的玉冠,太陽穴突突直跳。
那玉冠他見過,據說花了三弟半年的月例。
“她為什么掰你玉冠?”
“我說那玉冠比她上次劈斷的槐樹還硬,她就說要試試。”李珩委屈巴巴,“她說給我找個鐵盔戴,說那個抗揍。”
李瑾:“……”
他這個三弟,也是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行了,一個玉冠而已,二哥再給你買一個。”李瑾揉了揉眉心,“你別再去招惹她了,最近她脾氣不好。”
“我沒有招惹她!”李珩不服,“是她主動要掰的!”
正說著,一個侍衛匆匆跑來:“太子殿下,三皇子殿下,長公主在御史臺門口,說要找御史大夫‘聊聊’!”
李瑾心里咯噔一下。
御史臺是專門給皇帝提意見、彈劾官員的地方,他妹妹去那干什么?
“她又怎么了?”
“好像是御史大夫昨天上奏,說長公主私闖戶部‘有失體統’,被長公主知道了。”
李瑾:“……”
他現在嚴重懷疑,自己這個太子,遲早要被妹妹折騰成禿子。
“走,去御史臺!”
等李瑾趕到御史臺,就看到上官婉兒正站在門口,對著里面喊:“張御史!你出來!你說我有失體統,那王啟年貪賑災糧,就得體統了?你怎么不彈劾他?”
御史大夫張大人躲在里面不敢出來。
李瑾趕緊走過去,把上官婉兒拉到一邊:“姐姐!你怎么又來了?御史臺是說官話的地方,不是你吵架的地方!”
上官婉兒瞪他:“他說我,我還不能說他?只許他當縮頭烏龜,彈劾些沒用的,不敢碰真貪官?”
“他彈劾你,是他的職責;王啟年的事,陛下已經在查了。”李瑾耐著性子勸,“你這樣堵在門口,像什么樣子?快跟我回去。”
上官婉兒不情不愿地被他拉走。走之前,還沖御史臺門口喊了一句:“張老頭!下次再敢說我,我就把你寫的奏折貼大街上,讓百姓評評理!”
里面傳來一聲咳嗽,估計是張御史被嚇得不輕。
回東宮的路上,李瑾才松了口氣。他看著身邊氣鼓鼓的妹妹,突然覺得有點好笑。
以前的妹妹,連大聲說話都不敢,現在卻敢堵著御史臺罵街。
“你啊。”他點了點她的額頭,“以后能不能讓我省點心?”
上官婉兒別過臉:“我又沒做錯。”
她從袖袋里掏出一張紙,塞給李瑾:“這個給你。”
李瑾接過一看,上面用凌厲的字跡寫著幾個人名,后面還標著“克扣軍餉”“強占民田”等字樣。
“這是……”
“我聽侍衛說的。”上官婉兒道,“這些人都有問題。哥,你是太子,下次幫我盯盯。要是他們不改,我就親自去‘聊’。”
李瑾看著手里的紙,又看了看妹妹亮晶晶的眼睛,突然覺得,自己這個太子,好像多了個“監工”。
他嘆了口氣,把紙折好放起來:“知道了。不過你答應我,沒我的話,不準再隨便闖衙門了。”
上官婉兒想了想,點頭:“行。但你要是查得慢,我可不保證。”
李瑾:“……”
他現在只希望,父皇能快點把妹妹嫁出去——當然,前提是有人敢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