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哥,我有點害怕!”
經常坐飛機的都知道,飛機在剛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會有一些顛簸,所以這有點嚇到第一次坐飛機的劉筱莉了。
“沒事,飛機上升過程中,氣流不穩定,顛簸一點是正?,F象,等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好了?!标惛∩鷵ё∠眿D的肩膀安慰道。
“真的嗎?”
“當然,我還會騙你不成。”
劉筱莉覺得也是。
但她旋即產生了一個好奇:
“你不是說你也是第一次坐飛機嗎?怎么懂得這么多???”
“我聽朋友說的。”
說著,陳浮生有些心虛的看向了窗外,因為他沒想到打臉會來得這么快!
關鍵是劉筱莉也沒有懷疑。
兩個小時后,劉筱莉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就已經站在了江城的飛機場。
“好快啊,我感覺只是瞇了一會兒,醒來就到了!”
“有了這次經歷,下回老婆你回娘家叫你坐火車該怎么辦?”
“我要你給我買機票。”劉筱莉撒嬌道。
陳浮生沒接這話,帶上媳婦將行李取了,然后隨著這趟航班的乘客一起,朝著出機口走去。
他們這一趟回來除了帶他們的行李之外,還有那一壇酒,以及老丈人一家送的各種雜七雜八的禮物,加起來東西還真不老少。
不過昨天他們就給父母打了電話,通知了今天的航班時間,所以當他們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走出出機口的時候,遠遠就看見父母在朝他們招手。
“媽,這個我來拿?!标惛∩娎蠇屢ケ木疲滤粋€不小心摔了,連忙道。
“什么東西?。俊睏罴t梅好奇道。
老陳也投來好奇目光。
“回家說。”陳浮生怕說了后老爹老娘直接給他在機場來個混合雙打,所以還是決定裝一下神秘。
“嘿,你這小子還給我來這一套是吧?行,我問小莉?!?/p>
劉筱莉正要開口,就見陳浮生瘋狂朝自己使眼色。
最后她到底還是站在了老公這一邊。
回去的這一路上,父母都在打聽,但陳浮生就是守口如瓶。
“這一段時間,《芳草》雜志的那個肖編輯來跟我們打聽你好幾回了,所以兒子你這次回來之后,有空就去見見人家,說不定找你有什么要事呢?!?/p>
“行!”
剛一回家,陳浮生就以這個借口提前開溜。
“陳!浮!生!你個敗家子,給老娘回來!”
他剛下樓,聽著從樓道里追上來的咆哮聲,摸了一把頭上的冷汗,暗忖道:幸虧自己跑得快啊!
《芳草》雜志社。
陳浮生甫一出現,就體會到了賓至如歸般的待遇。
“老肖,你們這會不會太夸張了一點?”
“一點都不夸張,陳老師,你猜我們《芳草》的第一期雜志銷量賣了多少冊?”
“多少?”陳浮生才不想猜,猜猜游戲那是小孩子才玩的把戲。
“第一個月的銷量就突破了177萬冊,然后截止到昨天為止,2月份的銷量也達到了150萬冊,雖然現在的訂單下降了不少,但是到這個月底,雜志總銷量突破300萬冊絕對是板上釘釘的?!?/p>
雖然陳浮生也感覺一期雜志能夠賣出去300萬冊很了不起,但是吧,他畢竟是個外行,不清楚這個數據,對于他們專業人來說,到底有多牛逼。
于是當面問道:“對你們雜志社來說,300萬冊很難嗎?”
“當然難了?!毙づd海見陳浮生一臉迷茫,趕緊跟他科普道:“你知道我們雜志去年一整年六期雜志下來,一共的銷量是多少嗎?”
陳浮生心想我她媽怎么知道,但他還是給對方捧哏道:“多少?”
“八百五十萬,等于說,這一期雜志就頂我們去年兩期雜志的銷量了?!?/p>
肖興海見陳浮生反射弧有點長,于是繼續舉例:“你知道國內最好的那幾家雜志社嗎?”
“你是說《人民文學》《收獲》……《萌芽》?”
“對,那你知道他們上個月的雜志銷量是多少不?”
這次不等陳浮生捧哏,肖興海就自己主動公布道:“最高的是《人民文學》,他們對外公布的一月份雜志銷量是153萬,其次是《收獲》,138萬冊,再下來是《青春》的105萬冊,《萌芽》排第四,不到一百萬,只有93萬冊,而我們《芳草》雜志上個月賣了177萬冊,是毫無爭議的全國第一,甚至這個月也有希望蟬聯第一,所以陳老師你現在應該知道,為什么說你是我們雜志社的功臣,大功臣了吧?!?/p>
這么對比下來,陳浮生確實明白了《芳草》雜志即將突破300萬冊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不過《斗牛》竟然有這樣的影響力,說實話,陳浮生哪怕是作者,也感覺有些匪夷所思。
當然他也不會去糾結這個問題,畢竟這種莫名其妙就火爆起來的案例,在電影上也時常發生。
如果非要去定義的話,那也只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你去哈爾濱的這段時間,不少記者想采訪你卻找不到人,最后只能給我們雜志社留了交代,說是等你回來之后聯系他們,現在你回來了,怎么說?陳老師你想不想接受一下記者采訪?”
“很多嗎?”
“有大概十幾家吧。”
“太多了,而且我懷疑他們問的問題也都差不多,全都接受沒什么意義?!?/p>
“所以你的意思是?”
“可以選擇一兩家影響力比較大的媒體接受采訪?!标惛∩?。
其實主要還是嫌麻煩。
但是完全拒絕采訪也不好,畢竟陳浮生的小說有今天的‘流量’,他們媒體也是出了力的。
“行,這事我們雜志社先和記者那邊溝通一下,然后再聯系你。”
“可以的?!睂Ψ皆敢饷赓M給自己當‘經紀人’,陳浮生當然也不會拒絕。
“現在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你的讀者因為沒有你的地址,所以給你寫的信都是寄到我們雜志社,這一個多月下來,我們雜志社專門給你騰出來的一間裝信的倉庫都要滿了,你看下這些信該怎么處理?”
陳浮生聽完原以為肖興海是夸張的說法,結果隨他來倉庫一看,發現還真就已經堆成一座小山了。
于是,看著這么多的讀者來信,他也不禁有點頭疼起來。
‘難道我也要學童話大王鄭淵頡,買八棟四合院來存放讀者來信嗎?’
PS:求追讀、月票、推薦票、收藏、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