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間,林月夕也在呼喊起他名字,原來林月夕也是到了垂崖下無法再行,便往右來尋燕云,燕云見到林月夕道:“師姐,這山崖太高,我可上不去啦。”
林月夕道:“這便是太祖山山腳到山腰的地方,聽說這崖上常生有金釵,四師叔可沒少上去。”
燕云道:“師姐,什么是金釵?”
林月夕道:“金釵俗稱金耳環,也算是一味不錯的好藥,不過比起咱靈根崖上的藥來,也不算很稀奇,只是但凡是有此藥的地方,總是守著飛鼠和靈蛇,采藥時須當小心為妙,尋常地方的飛鼠和靈蛇也倒是不懼,唯有我們這太祖山上,極易吸靈氣成氣候。”
燕云心里一動道:“七師姐,一個金釵便有飛鼠和靈蛇來守它,那師父說的稀世仙草不是更有異物守候啦!”
林月夕道:“你可一點不笨嘛,馬上就想到這里啦,我們池里的那幾只仙鶴,比之飛鼠靈蛇這類穢獸又更有靈性,既是稀世仙草,又哪是飛鼠和蛇類能夠得著的,它所生成的地方,肯定是祥瑞通靈的靈獸才能看到。”二人談論著仙草,天色越來越暗,不多時朱實也順著垂崖尋來,找到林月夕和燕云后,便和二人一道,尋思著在山腳一帶多搜尋一會。
林陽辰倒是試著御劍上了垂崖,也只能貼崖緩行,卻也是濃霧鎖身,前后相視不過三五丈遠,上上下下的探尋了一番,也只有白雪凱凱在目,地上即便是有長青之草葉,也是被雪深深蓋住。因他只有明境巔峰修為,馭劍之術終歸是初入門徑,加上貼崖御劍時久,便覺愈發吃力,不但無法再升高,且漸有下沉之勢。
往年因修為不夠,自知難以攀上,也從未上過這崖來,對這崖也是眼生,看著本來就因霧轉暗的天色漸進酉時,自己都己經觀物吃力,師弟們恐是更加難以行動。便隨劍慢慢降下垂崖,下得崖來,便把各位師弟尋集在一起。
大家聽到二師兄在呼叫集合,便都朝來時之地靠攏,不一會,大部分人員都到了,卻是差了柳上瑜和顏無綸二人,林陽辰又折返去二人上山的地方找尋,才知道二人都仗著自身功夫,己行至半山崖上,終是大雪加上冰凍,幾無落腳之處,加上天將黑下來,己無法再近,便呼叫二人下崖來,二人滑行下來,隨林陽辰到得聚集之地。問起大家,均說找遍了山腳一帶,連仙鶴的影子也沒有看到,毫無收獲。
大家休息少許,趁著天空最后一絲微光,高一腳低一腳的下了太祖峰山腳,此時己然天色全黑,己看不到回乾元峰的路,林陽辰讓宋洛河取來棉油火把,這是來太祖山時提前備好的,一前一后的點了兩個,一行人摸摸索索的,直到晚上過了戌時才回到乾元峰太乙殿。
到太乙殿時,公揚儒門下鄭師兄早己回來等候在那里,聽鄭師兄所述,他們那一脈在太祖山的前山尋找,雖說前山上的山崖沒有后山那般險,眾弟子也只行至山腰處天便黑了,回來時還遇到虛元觀的袁師弟,袁少拙他們在靈根湖那一帶尋,也是無功而返。三位師尊都未曾回來,此刻肯定便是在太祖山峰上尋找。于是鄭師兄便與林陽辰約定,先回來鴻樓去歇息,明日一早,大家再去太祖山。
幾個時辰奔波,師兄弟們早己困乏不已,吃罷飯,大家各自去歇了,朱實幫老喬叔做了菜,燕云就去廚房幫老喬叔掌燈洗碗,老喬叔見燕云身上也被雪融濕了棉襖,便讓燕云在灶前的大堆柴火上將衣服烤干。
燕云烤火時問起老喬道:“老喬叔,你有上過太祖山嗎,那山怎么都是高崖呢?這大雪封山,要尋找東西,可真難呀。”
老喬叔道:“年青的時候也只去過山腳,山崖上沒有一身修為,光靠雙腳是攀不上的,前峰倒是沒那么陡峭,從后山上最是艱難。這靈藥現世偏偏選擇大霧大雪之時,不是難煞人嗎?你們一幫小子哪能輕易找到。我初來太乙門時,老掌門那時還在世上,也曾給我講過,吊井溝附近的山腳一帶,有一大塊青藤蔓林,似是有小水溝,可順溝上太祖山,只是我也沒去過,并不知位在何處。”
燕云聽老喬說可順溝上太祖山,心里高興的道:“老喬叔你明天要和大家一道去找仙草嗎?”
老喬叔揉揉腰背道:“要回去個二十年,喬叔倒是想跟著去看看,這年老體衰的,怕是沒到山腳直不起身子,我就不去湊熱鬧啦!”說著,便伸手加了幾塊柴火,燕云見時間很晚了,老喬叔神情顯疲,知道他平日里早睡,今天為了等大家回來吃飯,也是等得晚了,便說自己衣服烤干,己不再冷,也回去歇息了。
這忙了半天,倒是十分好睡,上床時本還想運轉幾下七曜真氣的,卻不想靠著背褥便沉沉睡了過去。
翌日,燕云正在作著香甜美夢,早被朱實叫了起來,朱實甚是勤快耐勞,起得也是最早的,原來林月夕昨日晚間吩咐朱實,讓他凌晨起來早些準備吃的,天一微亮便要帶著他和燕云二人去太祖山尋仙草,她心想帶著燕云二人先眾師兄弟去太祖山,若是三人尋到了仙草,那肯定是大功一件,爹爹一定會大加贊賞。
三人準備妥當出發之時,眾弟子尚還未起,燕云不解七師姐為何不等二師兄一起去,林月夕白了燕云一眼道:“你個小笨燕,這次的仙草非比尋常,如果是你們找到了,那該是多大的功勞,你們練功這么差,我爹爹一高興把這仙草制成的丹藥賜與你們二人,那對你二人該有多大益處!”
朱實聽林月夕這一說,高興壞了,咧著嘴道:“師姐,跟著你干的活多,可是好處也很多。”
林月夕道:“你現在才知道啦,以前叫你小丑朱時,你還跑去我娘那邊告狀,有一次躲著我半個多月,見我面都繞著走,哈哈,小丑朱,你有時可真小心眼。”
朱實被揭了短,也只有嘻嘻一笑。三人見路也看得清了,今天天氣好了很多,雖說也有霧氣,但這只是晨霧,果然一到太祖山腳下,霧便散了,三人乘著興,加上晨起精神正飽,便加快了腳步。
燕云突想起昨天晚上,老喬叔曾說過,吊井溝附近的山腳那一帶,有一大塊青藤蔓林,林中有小水溝可順溝上太祖山,他忙將這個事情給林月夕講了,林月夕一聽,更是高興,正愁那高高的垂崖不易上去,聽得燕云這一說,便領著二人,繞開昨日后山的那一段山崖,直奔吊井溝附近尋找青藤蔓。
燕云一直不解,為何那一帶要取名吊井溝,走近了才發現,那方圓十數里的地方,都是大大小小的天坑深溝,有些坑洞又大又深,里面黑幽幽的甚是唬人,且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樹木,只是也被厚厚的大雪蓋住,一陣寒風吹過,那溝坑里發出如鳧哭梟咆的聲音,難怪師尊們平日里讓眾弟子不可亂入,也只有這種地方,才長得出百足蟲那樣的異毒之物。林月夕見燕云站在旁邊發呆的看著吊井溝,便囑咐他倆,小心的順著太祖山腳走,生怕一個不小心,便踩個空或是腳底一滑,落入深坑里去。
三人仔細的尋找老喬叔所說的青藤蔓林,果然不多時,朱實瞧見一大堆高大蓬松軟軟的雪堆,他近前扯著一根露出的青枝,搖了搖雪堆,那上面的雪便沙沙的落了下去,一大叢爬滿地坎的青藤露出雪中。
林月夕冰雪聰明,便想著這隆冬正寒之際,水溝必定是在結滿堅冰處,便讓兩位師弟按冰多處尋找,不多時,燕云和朱實便發現,一片密密的矮樹叢上,長滿了一篷又一篷的青藤,藤身全纏繞在了矮樹枝頂,藤身密密麻麻的將雪全部擋在了上面,矮樹下面還能看到干爽的地面來,三人鉆入了青藤下面,果不其然,行不過幾百步,便在低洼地方,看到了那條自山上而下的水溝。只是水溝處并未結冰,三人奇了,一摸之下,那水卻一點不透骨,原來是一汪熱溫泉水,在嚴寒天里自上流下,又順著三人面前,往不遠處的吊井溝里流去。
上方的青藤身粗如小兒胳膊,密密麻麻的長滿在水溝兩側,上面緊緊密密的盤在一起,大雪又厚厚的蓋在藤上,三人仿似走在地道之中,順著水溝往上便行,這水溝兩側,又沒有堅冰和積雪,走起來更不費力,不消一刻,便行至齊平昨日行至的崖旁,扒開藤蔓,三人似從地底走出來一樣,見青藤順著溝邊,附巖而生,順藤往上,便不難行。
林月夕與兩位師弟奮力攀行,全仗青藤生得茂盛,一前一后漸漸便上了崖,上得崖后,便發現眼前開闊多了,雖然還沒到太祖山山腰,便己經覺得比乾元峰主峰都要高,這山生得極妙,山崖上面便像是一處平臺,上面的山像是堆疊在這平臺上一樣,仿佛便是山上之山,上面的山體各態,峰多巖密,但行起來,卻難不倒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