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的載人登月任務已經加入了之前公布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還是比較前期的任務。
畢竟你得先有人去了,才會建造有人駐留的科研站,比如軌道空間站和南極科考站。
所以現在的載人登月任務已經是一個綜合的大項目了。
它是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前期項目,而它自己的前期項目包括資源探測和軌道導航。
畢竟老中的航天經費可沒有老美那么豪橫。
所以期望前期的無人探測能找到合適的科研站建設地點,然后首次載人登月就奔著那里去。
這要是前期沒有找到合適的“建家點”,那么新時代的載人登月也會搞成上世紀老美的“插旗旅游式”登月。
對于花了那么多錢,動用了那么多資源,結果只是去月球旅游了一圈,老中肯定是不滿意的。
現在資源探測項目已經在進行了,不過限于“玉兔”三號和四號月球車的能力,它們的爬坡能力有限。
而沙爾克頓隕石坑的“坑頂”邊緣也不是那么平坦,有不少山峰是月球車無法翻越的,所以就只能尋找合適的“峽谷路口”。
月球車需要通過那些路口盡量地靠近隕石坑邊緣,然后盡量地在邊緣地帶探測隕石坑內部。
畢竟它們無法進入隕石坑,那需要另外的設備。
好在月球車位于坑頂邊緣的時候距離坑底也就三四公里的高度,探測距離對比那些上百公里高的軌道探測器可謂是“相當近”,應該能得到更詳細的數據。
而現在老中“吳剛”計劃中的兩輛月球車正在尋找合適的“路口”接近沙爾克頓隕石坑的坑頂邊緣地區,好進一步探測坑內是否有水。
這還是因為月球軌道上沒有專用的地形探測衛星,所以專家們只能根據之前幾米比例的軌道衛星遠景照片和月球車拍攝的近景照片一點一點的找合適路口,然后指揮月球車過去看,比較耽誤時間。
好在“月球導航與資源探索”計劃中的遙感導航衛星已經在準備中了,等它們在月球軌道上組網了,月球車再想找合適的地點和路線就容易多了。
其實最開始的任務都帶著試驗的性質,比如老中搞的嫦娥探月任務,單號基本上都有試驗形式,所以全設備基本都是國內的,不找國際合作。
等單號任務成功了,負責當備份的雙號設備會轉正,然后大膽的尋找國際合作,最后帶著外國合作單位的設備去月球。
路云參與的這次會議非常成功,各個部門了解了情況,配合起來會更加的絲滑,上邊對二四年跟老美正面硬剛的載人登月“暗中目標”也更有自信,甚至還要增加一部分撥款。
當然,老中的撥款沒有老美那么豪橫,并且也不會大張旗鼓,所以目前世界目光還是在帶嚶和老美的兩個航天公司創始人乘坐自家亞軌道飛行器進行亞軌道之旅的事情上。
之前大家的胃口都被路云的太空穿梭機商業航班太空之旅吊起來了,但吃多了山珍海味,偶爾吃一次野菜還挺新鮮。
尤其現在的野菜在城市果蔬超市里賣的價格可比正常蔬菜貴多了,是真正的稀罕物。
七月,老中的影視行業迎來了新的革命歷史劇,只不過都評分一般,票房也一般。
主要是老中的影視行業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老導演能力不行了,但把持著地位和資源,年輕導演少有郭凡和餃子這樣出頭的。
但是幾乎所有觀眾都能看出來,新一代的年輕導演明顯更有文化,也更有能力。
比如現在還只能搞短片和網絡電影的申澳導演,過兩年就會執導《孤注一擲》,再過兩年還會出《南京照相館》。
而演員的行列反過來,是年輕的流量小鮮肉當道,演技高超的老演員只能做配。
搞得影視劇里要么是面無表情的撲克臉,要么就是五官亂飛毫無演技痕跡的大臉。
像路云這樣又年輕又有演技的演員很少,更別說路云現在的工作重點還不在影視行業里。
另外評價不錯的年輕演員,也因為資源問題無法跟那些流量小鮮肉競爭。
導演行列和演員行列分開算還罷了,更絕的是“腐朽老導演 流量小鮮肉”的組合,那真是……
作品還沒出,觀眾們就知道是史!
要趕緊遠離!
好在現在大家的關注就在外國野菜……哦,是外國的亞軌道旅行上,不太關注電影的事。
十一日,維珍銀河先來,它的白騎士二號 太空船二號組合體還是比一般火箭飛船有看頭的。
畢竟光翼展43米的白騎士二號就有“世界上最大的全碳纖維材料飛機”的名頭。
(白騎士二號圖)
老美的上午十點半,老中的半夜,維珍銀河創始人跟幾個朋友一塊進了太空船二號的船艙,等待起飛。
這次飛行也是有直播的,所以直播間也很熱鬧。
十分鐘之后白騎士二號搭載太空船二號從維珍銀河自家的“太空港”機場跑道上起飛,直播間的觀眾紛紛叫好。
這就是飛機和飛行器組合體的優勢了,比一般的飛船火箭有看點,也更優雅。
等巨大的白騎士二號搭載太空船二號飛到了15千米的高空,它就釋放了太空船二號。
(白騎士二號釋放太空船二號圖)
太空船二號脫離母機,發動機瞬間點燃,載著公司創始人和幾位乘客飛向天空邊緣!
當太空船的速度達到3.3馬赫,并且接近100千米高的天空與太空“卡門線”時,它的火箭發動機就會關機,而太空船會在慣性作用下爬升至110千米,然后過了最高點開始再入大氣層。
在這大概5分鐘時間內,乘客們可以感受珍貴的失重感。
看著維珍銀河創始人的老臉和其他乘客的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直播間的彈幕就開始感嘆。
【感覺好懷念,就跟我當初第一次坐飛機一樣感覺新奇?!?/p>
【確實,我當時第一次咬牙坐高鐵的時候也是這個表情,甚至真拿一枚硬幣在窗臺上立了一下?!?/p>
【這創始人老頭也真夠不容易的,以他的身價花150萬買一張“木鳶”太空穿梭機的商業太空旅游航班機票肯定輕而易舉,結果亞軌道旅行體驗5分鐘失重都這么興奮?!?/p>
【沒辦法,就算再怎么一般,這也是自家的,肯定得捧捧場。】
【感覺世界的參差出來了,就像老中和帶嚶,年輕氣盛的路云是乘坐自家的“木鳶號”去太空,這位垂垂老矣的億萬富翁乘坐自家的“太空船二號”去亞軌道?!?/p>
【好了,帶嚶的看過了,過幾天等著看老美的?!?/p>
【貝索斯那個光頭就牛批了,世界首富啊!】
【他的新謝潑德號亞軌道旅行火箭……頭也挺光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