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紙版面所說,那夜陳湛打傷高振北,但二人拳術對決,高振北輸了,付出一條臂膀。
高振北未穿警服,所以二人公平一戰,死傷在所難免。
這是武林的事,要用武林的方法解決。
八極門趙玉亭,約戰陳湛,時間地點,隨時可以。
當然陳湛也可不來,八極門不會逼迫,并且點名陳湛師承,太極和形意兩門,若是有門內師兄師父出手,八極門也都接著,可以來三五國術館約戰。
“有意思,趙玉亭!”
陳湛知道此人,后世不算有名,只知道是霍殿閣的大弟子,八極功夫如何不清楚。
八極一脈,光明磊落,不干以大欺小的事情,所以霍殿閣不出手,陳湛也不怕。
不過此事不急,等恢復全部功力,趙玉亭的氣運他吃定了,甚至八極一脈的氣運,未必不能全吃!
陳湛在街頭轉了一會,走到了小白樓附近。
如果南市是華界三不管,小白樓便是洋三不管地帶。
最開始,小白樓一帶為美租界,但隨著該地區不斷發展,以及國際形勢的不斷變換,小白樓一帶,成了一個“洋三不管”地區。
這里飯店、酒吧、舞廳林立,明娼暗妓、賭博、鴉片一應俱全。
小白樓地區就成了外國人及官僚、買辦、下野政客軍閥為服務對象的銷金窟。
津門最有名的“金樓”,也在這里,據說京城、佛山、上海,還有三座“金樓”。
“金樓”是銷金窟,也是紅粉骷髏英雄冢。
背后的幫派勢力復雜,武門、青幫、洪幫,不知道有沒有他國勢力在其中。
能在亂世之中屹立不倒數十年,手段絕差不了。
陳湛目前沒有闖一闖金樓的計劃,離開小白樓,轉回客棧。
一夜過去,晨間。
樓下傳來青幫幫眾的問話,看著陳湛的畫像,掌柜不敢撒謊,也不敢確定,只能說有一兩分相似。
又交代了沒有身份證明之人的房號。
其中說的自然是陳湛,不過幾個青幫幫眾打開房間,房內已經空無一人。
游走在街上,拿起報紙,算算日子,精武體育會的霍東閣明日挑戰日本武術大師宮城長順,他自然要去看看。
精武體育會設立在津門大俠的故鄉,在津門西南方向,遠離了中心城區。
不過有霍元甲的名聲在,精武體育會不愁招不到弟子。
陳湛沒叫車夫,十幾里距離罷了,他的腳程很快。
1910年 7月 7日,霍元甲取《尚書》中“精武”二字,在閘北創辦了“中國精武體育會”,世人也稱精武門。
之后開枝散葉,遍布全國。
津門大俠育有兩子三女,長子霍東章自幼不愛習武,所以不參與武林之事。
次子霍東閣最受矚目,自幼隨父習武,據說盡得迷蹤拳精髓,如今津門精武門便是他做主。
而且正值壯年,三十多歲是習武之人的巔峰年齡。
不過后世對他記載不多,也沒聽說有什么實戰戰績,所以陳湛也不知武功如何。
宮城長順放話侮辱霍元甲,本身目的便是打擊國內武術,抨擊民族自信,讓華夏接受并仰慕日本文化,為后續全面侵華做準備。
若能成功,竊國者侯!
其心可誅!
這并不是只有陳湛通曉的道理,武術界大部分人都明白,因為距離八國侵華才過去沒多久,各種條約簽訂,清廷倒臺也沒多少年。
從義和團開始國內武術界覺醒,國家危亡,豈能坐視,包括霍元甲,孫祿堂,李存義在內多位名家宗師,從多年前開始北拳南傳。
無數武術家南下授拳,意圖以武強民,提升民族自信,使華夏民族不墮地獄。
區區拳腳固然敵不過槍炮,但要喚醒這片積弱的文明,就必須重振體魄的野性。
陳湛很佩服這個時代的人杰,他們可沒有知曉未來的能力,全憑一股信念支撐!
華夏不亡,信仰不滅。
當然,任何時代,都少不了族奸、二鬼子。
武術界也不少。
榮華富貴總會腐蝕人心,武功練的好未必經受得住其他誘惑。
馬三等一眾受宮家蒙蔭的人便是。
不過話說回來,陳湛那次看到馬三叛門,應該也快投靠日本人了,日本人在東北勢力更大,沒有其他國家牽制,肆意妄為。
馬三投日,宮若梅奉道報仇。
這故事也越發精彩。
陳湛邊走,邊心中思索后續該如何,一方面能獲取更多氣運值,另一方面磨煉拳術,為即將到來的華夏危急存亡之際,出一份力。
到了!
《精武體育會》的牌匾高掛,大門洞開,門外有弟子迎接各方來客。
霍東閣約戰日本高手,看似是精武體育會的事,但也是整個武門之事,各方前來助拳助威的人不少。
陳湛遠遠看去,時不時有長衫武者走入,在門前報上門派名字,然后自有弟子書寫在紙上。
都是人情,日后別人門派有難,要派人去助拳。
武林也要講人情,單打獨斗不成軍。
陳湛猶豫一瞬,信步走去,還未到門口,便聽到人道:
“八極門,孫玉龍前來助拳。”
“戳腳門,張子武前來助拳。”
“三皇炮錘,于晨前來助拳。”
陳湛走到大門口,棗木大桌上放著賬本,一眼飄去,幾個名字都不認識。
“兄臺是?”年輕弟子開口問道。
“在下太極,陳湛。”陳湛淡定道。
年輕弟子一愣,額,太極...
其他門派還好,唯獨三大內家拳,形意、太極、八卦,起源太早,流傳太廣,導致門派眾多。
太極門派最多,楊氏太極、陳氏太極、武氏太極、吳氏太極。
陳湛報了個太極的名頭,兩人都愣住了。
兩個年輕弟子尷尬道:“師兄是哪一門太極?”
陳湛微笑道:“孫氏太極。”
二人對視一眼,眼神之中都是詢問:有孫氏太極這一門嗎?怎么沒聽過。
“我能進去了?
“額,師兄請進。”
二人雖然不記得有孫氏太極一門,但自己無知,總不能怠慢來客,只能先讓陳湛進去。
孫祿堂晚年才合形意、八卦、太極為一,創孫氏太極,轟傳天下。
現在即便是已經創下孫氏太極,名聲也不顯,不至于讓津門一個小弟子都知曉名頭。
不過如此也好。
他這身純熟功力,只要孫祿堂不親臨,他說是孫祖師嫡傳,沒人能揭穿他。
反正孫祿堂一生收徒無數,數都數不過來。
而且陳湛本也沒說錯,他確實是孫祿堂嫡傳,只不過是第五代嫡傳...
隔輩親,或許孫祿堂還更喜歡這個徒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