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閣的小院里,引火爐的淡藍色火焰正平穩地跳動著。云澈盤膝坐在爐前,雙手結著“控火印”,指尖的靈力如細流般注入爐底的聚火陣。爐身的銅紋被火焰映得發紅,里面傳來藥材融化的“滋滋”聲,混著清晨的露水氣息,在院子里彌漫開來。
“止血草的絨毛要先篩掉,不然煉出來的丹藥會帶澀味。”蘇云坐在對面的石凳上,手里正用銀篩子細細篩著止血草的碎末。她的動作很輕,篩子晃動的幅度始終保持一致,碎末落在白玉盤里,堆成均勻的小丘,“你看,這樣提純后的草粉,顏色更青,靈氣也更純。”
云澈點點頭,目光落在爐口——他剛按蘇云說的,先將滑石粉投入爐中。滑石粉遇火即化,在爐底形成一層薄薄的白膜,正好隔絕火焰的燥氣,保護不耐高溫的止血草。這是《基礎丹經》里沒寫的細節,是蘇云跟著藥圃老師傅學的“護藥訣”。
“可以加止血草了。”蘇云將篩好的草粉遞過來,“記住,要分三次加,每次間隔三息,讓草粉均勻裹在滑石膜上。”
云澈依言而行,指尖靈力微動,草粉如細雪般飄入爐中。第一次加粉時,火焰猛地竄高半寸,他心里一緊,連忙收束靈力,火焰又回落成平穩的橘紅色。“別急,”蘇云的聲音帶著安撫,“止血草性烈,遇火會燥,你用‘青禾式’的靈力順著火勢引,別硬壓。”
云澈深吸一口氣,想起練劍時“順勢而為”的感悟,靈力軌跡漸漸變得柔韌。第二次加粉時,火焰只是輕輕晃了晃,草粉在滑石膜上鋪開,像蓋了層青紗。第三次加粉后,他又投入凝葉碎末——凝葉性涼,正好中和止血草的燥氣,兩種藥材在火焰中漸漸融合,冒出淡綠色的霧氣,藥香里多了絲清冽。
半個時辰后,爐蓋突然輕輕震動,發出“噼啪”的脆響,像是有東西在里面滾動。“成了!”林溪月從走廊跑過來,手里還捏著張沒畫完的符紙,“我聽見動靜了!”
云澈抬手結“收丹印”,爐蓋“咔噠”彈開,三枚赤紅色的丹藥懸浮在爐中,表面光滑如珠,沒有一絲雜質,藥香濃郁得讓院子里的驅蚊草都微微晃動。蘇云拿起一枚放在鼻尖輕嗅,眼睛亮了:“是中品止血丹!你看這光澤,靈力凝聚得很勻,第一次煉丹就能成中品,比我當年強多了。”
云澈捏起一枚丹藥,指尖能感覺到里面流轉的藥力,像團溫熱的暖流——比他以前用的療傷藥膏強數倍,足以應對尋常刀劍傷。“還是你指導得好,”他笑著遞給林溪月一枚,“給你備著,畫符時不小心割到手,能用上。”
林溪月接過丹藥,小心翼翼地放進云紋袋,突然想起什么,從袋里掏出三張符紙:“對了,我這幾日練‘驚雷符’,總覺得雷紋不夠順,你們幫我看看?”符紙上畫著扭曲的雷紋,末端的靈力有些散亂,邊緣還沾著未干的朱砂。
蘇云接過符紙,指尖輕輕拂過雷紋:“雷紋要像樹枝分杈,主紋粗、副紋細,你這主紋太散,靈力聚不起來。”她取過林溪月的朱砂筆,在廢紙上畫了個簡筆雷紋,“你看,從符紙中心起筆,先畫三道主紋,再在主紋上添副紋,像這樣……”
林溪月盯著蘇云畫的雷紋,突然拍了下手:“我知道了!我總想著把雷紋畫得復雜,反而忘了‘力聚于一點’的道理!就像云澈煉丹,不是火越旺越好,是要聚氣!”
正說著,張老背著手走進院,手里拿著張泛黃的丹方:“聽見你們熱鬧,過來看看。”他瞥見爐中的止血丹,贊許點頭,“不錯,基礎打得牢。不過要應付丹鼎大會,光練止血丹不夠——來,試試這個。”
丹方上寫著“清心丹”三個字,下面列著主藥“清心草”,輔藥“寧神花”“冰泉石”,旁邊還有行小字:“中品丹,需以浩然正氣引藥性,壓清心草寒毒。”
“這丹比止血丹難在哪?”林溪月湊過來看,手指點著“浩然正氣”四個字,“這是什么?”
“就是修士體內的純正靈力,不帶雜氣。”張老解釋道,“清心草能寧神,卻性寒,練不好會帶毒,得用正氣中和。你看沈硯體內的魔氣,其實和這寒毒有些像——硬壓只會反彈,得順其性、導其勢。”
這話讓云澈心里一動,想起沈硯頸間的青斑。他拿起丹方,目光落在清心草的畫法上:“我試試。”
第一次煉清心丹時,云澈太急著注入正氣,火焰猛地變成刺眼的白色,清心草瞬間焦黑,爐里冒出黑煙,帶著股苦澀味。“太剛了,”蘇云幫他清理爐渣,輕聲道,“你把正氣當成了劍,想劈開寒毒,其實該像水,慢慢滲進去。”
第二次,他放緩了正氣注入的速度,可又太慢,清心草的寒氣漫了出來,丹藥凝結時帶著層白霜,碰一下就化了,成了堆沒用的藥粉。“你看這寧神花,”蘇云撿起片花瓣,“它性溫,該在清心草半融時加,像給寒鐵裹層棉,你加晚了,寒氣已經散了。”
林溪月在旁邊畫符,聞言突然道:“是不是和我畫雷紋一樣?主紋要先立住,副紋再跟上,不然靈力就散了?”
“差不多這個理。”張老笑著點頭,“煉丹和畫符,說到底都是‘控’與‘引’的功夫。”
第三次嘗試,云澈調整了節奏。清心草入爐后,他先用橘色溫火慢慢烘,等草葉變軟、冒出白氣時,投入寧神花碎末——花瓣遇火化成金色的霧,正好裹住清心草的寒氣。待兩種藥材融成淡金色的液團,他才將冰泉石粉撒入,同時引動體內正氣,這次不再是直沖的靈力,而是像“青禾式”的劍勢,柔韌地纏在液團外,一點點滲進去。
火焰始終保持著溫和的橘黃,液團在正氣的引導下漸漸凝結,冒出淡淡的乳白霧氣,藥香清冽卻不刺骨,像山澗的清泉流過竹林。一個時辰后,爐蓋打開,五枚乳白色的丹藥懸在爐中,表面泛著珍珠般的光澤,藥香飄到沈硯的窗沿時,原本皺眉沉睡的少年,眉頭竟緩緩舒展開來。
“上品清心丹!”蘇云驚喜地輕呼,“你看這光澤,正氣和寒性融得剛剛好,一點不沖突!”
林溪月也跑過來,拿起一枚丹藥對著光看:“真好看!比止血丹溫柔多了,難怪能寧神——沈硯聞著都睡安穩了。”
“正好,”張老接過丹藥,“丹市今日有集會,你們去逛逛,買些清心草、寧神花,再給溪月挑些好符紙。聽說還有修士現場演示煉丹畫符,去看看能學些東西不。”
丹鼎城的丹市在城北,是片露天廣場,青石板鋪的地面被常年的丹火熏成淡褐色。攤位沿著廣場邊緣排開,五顏六色的藥材、閃著靈光的丹爐、泛黃的古籍堆得像小山,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丹爐的“噼啪”聲混在一起,熱鬧得像煮沸的藥湯。
林溪月一進市場就被符紙攤吸引了。攤主是個留著絡腮胡的修士,正拿著張“雷紋紙”演示:“看好了!這紙含雷靈,畫驚雷符時,筆鋒要跟著紙里的雷紋走,不用硬灌靈力!”他提筆疾畫,朱砂在紙上暈開,竟順著紙里的暗紋形成流暢的雷紋,符成的剎那,紙邊閃過一絲藍電。
“老板,這雷紋紙怎么賣?”林溪月眼睛亮了,這正是她需要的——她之前總在普通符紙上硬畫雷紋,難怪不順暢。
“十塊上品靈石一張。”攤主揚了揚下巴,“這是丹鼎修大特制的,比普通符紙貴十倍,但能省三成靈力。”
林溪月咬了咬牙,摸出云紋袋里的靈石:“我要五張!”她拿起一張雷紋紙,指尖能感覺到里面微弱的雷系靈力,像有細小的電流在竄,“老板,您剛才說‘筆鋒跟著雷紋走’,是不是就像……就像云澈煉丹時順著火勢引靈力?”
攤主愣了愣,隨即大笑:“小姑娘懂行啊!就是這個理!符紙有靈,得順著它的性子來,硬來只會傷紙又傷靈力!”
林溪月茅塞頓開,謝過攤主后,拿著雷紋紙跑到云澈身邊:“我知道怎么畫上品驚雷符了!你看這紙里的雷紋,我只要順著它走筆,靈力就不會散!”
云澈正蹲在個丹方攤前翻書,聞言笑著點頭:“那太好了,等會兒回去你試試,我給你護法。”他手里拿著本《丹火精要》,里面畫著各種火焰的形態,“你看這個‘地火’,說是從火山底引來的,煉金屬性丹藥特別好,比我們用的靈火烈三倍。”
蘇云在旁邊的藥材攤挑清心草,每株都要捏捏根須、看看葉片:“這株年份足,根須發白,葉片上的白霜沒掉,靈氣最純。”她選了二十株,又買了些寧神花和冰泉石粉,“夠你練到大會了。”
逛到市場盡頭,一個小攤引起了云澈的注意。攤主是個瞎眼老嫗,用藍布蓋著些干癟的藥材,其中一株顏色暗淡的小草,葉片上有淡淡的金色紋路,像撒了層碎金——和《基礎丹經》里畫的“金紋草”一模一樣。這草是煉“聚氣丹”的輔藥,能幫修士凝聚靈力,雖不起眼,卻很稀有。
“老人家,這草怎么賣?”云澈蹲下身,指著金紋草問。
老嫗摸索著拿起草,枯瘦的手指拂過葉片:“看著給吧。是我那死鬼兒子采的,他說這草能煉丹,我也不懂……他走得急,就留下這些。”
云澈心里一動,摸出十塊下品靈石:“這些夠嗎?”
老嫗連忙把靈石塞進懷里,連連點頭:“夠了夠了,多謝小哥好心。”
離開攤位后,蘇云拿起金紋草,指尖輕輕捏著葉片:“真的是金紋草!雖然年份淺了些,但聚氣效果夠了。你怎么認出它的?《基礎丹經》里畫的可比這清楚多了。”
“丹經里說,‘金紋草性斂,藏于枯草叢中,貌不起眼,卻有聚氣之效’。”云澈笑著晃了晃手里的書,“我想著,說不定越不起眼的東西,越有大用——就像林溪月的符箓,看著簡單,威力卻不小。”
“說我呢?”林溪月舉著剛買的雷紋紙,“我剛才試了試,順著雷紋畫,果然順暢多了!你看這半成品,雷紋是不是比之前圓了?”
三人說說笑笑往回走,路過“聚寶拍賣行”時,門口的公告欄前圍滿了人。公告欄上貼著丹鼎大會的詳細規則,新秀組一欄寫著:“需在三日內完成兩項考核:一、煉制指定中品丹藥;二、通過修士實力測試(含靈力純度、武技運用),綜合評分前十者晉級。”
“指定丹藥會是什么?”林溪月盯著公告欄,手指無意識地絞著雷紋紙,“要是煉‘聚氣丹’怎么辦?我聽說那丹要用到金紋草……”
“不管是什么,我們都有準備。”云澈拍了拍她的肩膀,手里的《丹火精要》被陽光照得發亮,“你練你的驚雷符,我煉我的清心丹,蘇云幫我們盯著藥材——至少現在,我們知道該往哪使勁了。”
林溪月看著他堅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蘇云手里的清心草,突然笑了:“對!大不了我畫十張驚雷符,就算丹藥不行,實力測試總能拼一把!”
夕陽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手里的藥材、符紙、古籍在余暉中泛著光。流云閣的方向傳來沈硯模糊的哼唧聲,像是在回應他們的對話。云澈知道,離丹鼎大會越近,黑石幫和李青山的動作可能越頻繁,但此刻握著《丹火精要》,看著身邊躍躍欲試的同伴,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好好準備,在大會上站穩腳跟,為沈硯,也為所有人,搏出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