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闕的生辰是九月初二,是秘密。
他小時候身子骨弱,老太妃怕人按照他生辰八字行巫蠱之術,對外宣稱的生辰都是假的。
除了子墨、子聽這些特別忠心的身邊人,大概知道主子生辰是九月初,就只有祖母知道具體日期時辰,連鳳二夫人都不是十分清楚。
除夕,守夜時,他告訴了梁幼儀。
她記在心里,還如期送來了生辰禮。
挺細心的!
他很喜歡。
鳳闕心生歡愉,于他,建立一個國家原先沒想過,能和梁幼儀兩情相悅,原先也從沒有想到過。
“為什么不叫我去打東啟國呢?怕我出事?我又不是小時的病秧子了?!?/p>
鳳闕一邊看著畫,一邊自言自語,笑容就沒降下來過。
摸著那頂玉冠,他原本想自己戴上,又放下了。
“我等你回來,親自給我戴上。”
荷包與他的白袍很相配,祥云紋古樸又大方。
這是她親手繡的,她在大帳里繡的嗎?會不會把那幫豐州軍嚇一大跳?
荷包里裝著一個藥草包,他聞了聞,濃郁的藥草香。
驅蚊蟲,防瘟疫。
“陛下,我們是一口氣收服西南,還是班師回朝?”
原先一路追著梁言梔和小皇帝,逼著他們上岸,眼下,就差一張降表。
沒有降表,就代表大陳皇室還沒有降。
鳳闕沉默了一會子,說道:“再等等云王?!?/p>
東洲大陸北方小國盡收手中,大陳國土除西南八十多座城池未曾武力征服,其余全部歸順。
靖南王、淮南王以及軒和帝的兄弟秦王、楚王、趙王,五位藩王沒有降伏,如果這么班師回朝,是很大的隱患。
總不好他們在南方反了,朝廷再派兵南下。
“傳裴大將軍和程梓榮將軍?!?/p>
不多會兒,裴焰和程梓榮來到駕前。
“你們二人帶十五萬豐州軍前往饒州,密切關注幾位藩王的動作?!?/p>
十五萬豐州軍駐扎在饒州,西可隨時滅掉靖南王,東可隨時支援云王,南可支援邊境抵抗寧國。
若淮南王出現異常,也可攔腰截堵在煙瘴之地。
(備注:從豐州出來,梁幼儀帶四十萬豐州軍,二十萬跟隨她去打東啟國,五萬在天奉城撈尸,裴焰手頭剩下十五萬)。
裴焰和程梓榮領命。
“子聽,你通知聆音閣的人,全部去鄴建城,查明為何太后一直堅持要去鄴建城,那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子聽立即領命。
“李世子、李夫人?!?/p>
“末將在?!?/p>
“你們夫婦二人嚴加看管梁言梔、蕭千策一行,嚴禁他們出兵所,密切關注他們與外界哪些人聯絡。”
“是,末將領命?!?/p>
接著他又讓人傳令風起,叫他加大對天奉城的治理。
天奉城雖然不如鄴建城那么富饒,但是它地理位置十分關鍵,這次死了百萬人,不處理好,會爆發瘟疫,沿著河水影響整個南方。
天奉城之所以被選為皇都,只因它位于濁河流域中心,北依果花山、有四條主要河道穿流,這種“山河拱戴”的地理格局既利于軍事防御,又保障了農業灌溉。
天奉城自古便是南北交通樞紐,東洲大陸內河連通大運河中樞。
這里發生那么大的水災,死那么多的人,如果不加大處理力度,很可能瘟疫成為新朝最大的災害。
七月底,赤炎衛和豐州軍到達濟源郡時,鳳闕已經把五萬原籍天奉城附近的將士留下,專門打撈并安葬死于大水的生靈。
目前水位已經降低,既然原先的河道地勢太高,根本無法再次將河流扯回原來河道,那么索性就讓河流改道,把河流引導入海,河道人工干預,盡量流經貧瘠的地方,減輕對良田的破壞。
*
皇陵。
龍一帶著龍十三、龍十六,三人從河道扮作水兵逃出去后,一路往皇陵趕。
他們以為很隱蔽,卻不知道行遠一路追蹤。
行遠并沒有想殺他們,所以一路追,沒有泄露出任何殺氣,就和一個普通的行路暗衛沒任何區別。
龍一三人馬不停蹄,七天后到達皇陵,皇陵距離天奉城并不太遠,幸好高祖那會兒欽天監和國師都好好選過,軒和帝和太子的陵墓選在果花山南部山麓。
這里也被濁河影響了,但是并沒有完全淹沒。
淹沒的是進入皇陵的神路。
原本,通往皇陵的神路,規模宏大,裝飾精美令人嘆為觀止。神路兩旁的石刻動物、神獸以及文臣武將的雕像,威武肅穆。
如今,都被埋在水底的泥沙里了。
三人想方設法進了皇陵,行遠也遠遠地跟著。
因為梁言梔還活著,所以太子的墓道并沒有封死,守靈的官員、將士都在陵墓外看守。
龍衛拿出印信,先聯系了陵墓的總管、正三品官員毛利,對方驗證他們的身份后,準許進入太子的陵墓。
與驍騎校等各位守靈將士,一起焚香禱告,做了一系列的儀式,進入陵墓,打開太子棺槨。
八年過去,太子只剩下一具白骨。
八盞燈籠,四顆夜明珠照耀,龍一、龍十三、龍十六、毛利總管,共同見證滴骨。
他們先把太子的顱骨小心地擦拭干凈,禱告一番,請求太子在天之靈,睜開慧眼,告訴他們真相。
打開隨身攜帶的玉盒,那里面是取了蕭千策寅時之血,加了秘藥并冰藏,龍一小心地將它們滴在太子的顱骨上。
那血液落在太子的骨頭上,如水般流散,滴落在棺材上。
龍一、龍十三、龍十六都沉默了。
毛總管驚恐地問道:“這是陛下……”
龍一點點頭。
毛總管忽然痛哭起來:“太子……老天啊,太后,她怎么敢!”
大家把太子的棺槨重新蓋上蓋子。
龍衛把檢測結果,寫下來,在場的幾人都簽了名。
三人離開皇陵,當日夜里,除了毛利,全部被滅口。
行遠在龍衛離開皇陵后,進入皇陵那邊看到一地尸體,他找機會把毛利按住,以性命要挾,問龍衛都做了什么。
毛利不肯說,行遠道:“有些消息,大概沒傳到皇陵,告訴你們一下,濁河是太后梁言梔派人鑿開的,她帶著皇帝想遷都鄴建城,如今已經向炎武大帝投降?!?/p>
毛利說道:“你胡說,根本不可能。”
“你可以出去打聽?!毙羞h把八月三十日的報紙扔給他。
毛利看了報紙,死活都不相信,投降?這怎么可能呢!
行遠說:“你如果不說出來方才發生什么事,那我就把皇陵一把火燒了。”
這一片是軒和帝和太子的陵墓所在地,毛利是總管。
如果這一處被燒了,他九族也完了。
無奈之下,他只好說龍衛是派人來滴骨辨親的。
行遠立即知道了,說道:“不是親生的吧?”
毛利不說話,行遠道:“這又不是什么秘密,梁言梔與許多男人都有染,陛下到底是誰的,她自己恐怕也不知道?!?/p>
“你胡說八道!”毛利憤怒得還想罵,行遠一眨眼不見了。
行遠離開皇陵,加速去追龍一他們,很快發現:龍一和龍十三、龍十六三人分別去了三個方向。
一人去了壽春城方向,那一定是去稟報太皇太后了。
一人去了洪州方向,估計是去找靖南王了,還有一人往西南去了,西南是誰?
行遠不知道,他沒有繼續追,決定先回去稟報炎武大帝。
行遠和龍十六速度相當,兩人幾乎前后腳進了壽春城,只不過行遠立即回到鳳闕身邊,而龍十六要先觀察兵所周圍。
行遠把來回都告訴了鳳闕,鳳闕立即把赤炎的兵部尚書叫來,輿圖打開,分析龍一最可能去的地方。
不多久,鳳闕叫行遠通知在兵所守著的赤炎衛:“放龍十六進去見太皇太后,聽他們說些什么。”
又立即叫李桓獻過來,告訴他從今日起,派人密切關注太皇太后的動作,防止她派人殺了梁言梔和蕭千策。
梁言梔該死,但是要死在百姓面前,至少要按照幼幼最喜歡的方式死,而不是太皇太后殺了她泄憤。
李桓獻接令,把太皇太后、梁言梔、蕭千策安排在不同的院子,想串門不容易。
李桓獻在兵所轉悠了一圈,遇見了在門口望天的千杰。
“千指揮使,要不要本世子請你喝一杯?”
千杰說道:“好??!”
蕭千策在自己的屋子里沒出來,隔著窗子,看著千杰隨著李桓獻往外走,他收回目光。
夏泰也看見了,說了一句:“陛下,千指揮使還忠心嗎?”
蕭千策烏黑的眼睛沒有看向任何人,低著頭說:“你問這句話,便是心中有數了吧?”
夏泰哭了,說道:“奴才會一直忠心到死?!?/p>
千杰隨著李桓獻出去,確實是在壽春城好好吃了一頓、喝了一壺,臨走拿了一只完好的扒雞。
回了兵所,他把扒雞給蕭千策送去,夏泰害怕有毒,猶豫著不敢碰。
千杰也不在意,直來直去地說:“陛下,臣去打探消息了。”
“打探到什么?”
“云王已經打敗東啟國,十萬敵軍被云騎基本殺光,云王正在拔除敵軍暗樁?!?/p>
云王很快就回來了。
陛下也要獻出降表了。
蕭千策笑得小白牙露出來:“得云王者得天下,誰辜負了姐姐誰輸?!?/p>
千杰點點頭:“云王說,不管什么時候,陛下都是她的表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