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且慢!”
紀靈韻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奇與安撫,“這大鳥……應該是阿瑤姑娘的‘大朋友’?”
話落,她目光轉(zhuǎn)向陳瑤,似在確認。
“對,這是我家大白。”
陳瑤眼中迸發(fā)出驚喜的光芒,她朝著落在車頂?shù)拇蟀讚]手,“大白,快下來!”
那大雕聞聲,竟通靈般收起利爪,輕盈一躍落在地上。
它昂首闊步,邁著沉穩(wěn)的步子走到陳瑤面前,巨大的頭顱溫順地低下。
陳瑤歡喜地張開雙臂,給了大白一個大大的擁抱,臉頰親昵地蹭了蹭它頸側(cè)光滑的羽毛:“幾個月不見,可想死我啦!”
陳同看得目瞪口呆,手中劍都忘了收回:“這……這等神物,竟是姑娘飼養(yǎng)的?”
“我可養(yǎng)不起它這張大嘴!”
陳瑤笑著松開大白,順了順它的羽毛,“不過是它幼時落難,掉進了我家院子,結(jié)下的一段緣分罷了。”
有了大白,傳消息就更加方便了,吳東仁當即寫了一封手書,綁在了大白的腿上。
第二天夜里大白就帶回了趙虎的回信。
車輪碾過土路,吱嘎作響,碾碎的不僅是浮塵,還有人心。
陳老頭和陳老太蜷縮在車廂里,兩張溝壑縱橫的臉,一日比一日灰敗。
吳東仁走在隊伍前頭,手若有似無地摸著腰間的劍鞘。
一股繃緊心弦的緊張,悄然籠罩在整個車隊的上空。
“阿姐!”休整時,陳偉挨著陳瑤坐到一截老樹根下,聲音壓得極低,“咱們……是不是在躲人?”
他手里無意識地捏著根枯枝,戳弄著泥土里幾只倉惶的螞蟻。
陳瑤側(cè)過頭看他,臉上沒什么波瀾:“什么時候瞧出來的?”
“那晚突然摸黑趕路,我就覺著不對了。”
陳偉的棍子深深戳進泥里,“阿姐要買樹苗,何時用得著親自跑一趟?花些銀子,自有人把事辦妥……這回,不像你。”
陳瑤沉默了片刻,終于點頭:“是在躲人。”
“那為何不分開?”陳偉猛地抬頭,黑亮的眼睛里全是少年人的不解。
陳瑤心下一凜,沒料到弟弟竟已洞察了這么多。
她抬手,指尖輕輕揉了揉他汗?jié)裎y的發(fā)頂,“傻小子,咱們已經(jīng)上船了,你說半道下船,下到哪里,周圍沒有陸地,難道咱們直接跳海?”
她頓了頓,目光投向遠處那幾道警惕的身影,“跳海就會淹死,是你,你怎么選擇?”
吳東仁,名義上是她家的管事,她手中卻并無他的身契文書,真說起來,他們也只算借住在自己莊子上。
若此刻分道揚鑣,他應會選擇護著靖王妃吧。
而自己這一家子老小,立時就成了被遺棄的活靶子。
追兵一旦趕上,哪里還會留下活口。
又跟著走了幾日,眼見前方出現(xiàn)岔路,陳瑤終于按耐不住了,驅(qū)馬靠近吳東仁,“吳叔,咱們準備走去哪里?”
這樣漫無目的地亂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吳東仁知她心思縝密,非尋常閨閣女子,遂不再隱瞞,壓低嗓音道:
“樂天府風聲很緊,官府告示貼得滿城皆是,言稱有倭人細作潛入,已全城戒嚴。此刻回去,無異于自投羅網(wǎng)。”
他頓了頓,眉峰緊蹙,“你趙叔密信中說,咱們在城外的莊子,也被人盯死了。”
陳瑤心頭一凜,脫口問道:“就為韻姨?”
她實在不解,“韻姨只是王妃,又非靖南王本人。他們這般嚴防死守,圖什么?”
“怕王妃壞了他們的籌謀,”吳東仁眼中寒光一閃,“亦或是……意在擾亂軍心。”
“軍心?”陳瑤敏銳地捕捉到關(guān)鍵。
吳東仁沉重頷首:“靖南王日前遭人暗算,身中奇毒,至今昏迷未醒。
危難之際,五公子站了出來,此刻正率水師與倭寇周旋。倘若此時王妃遭遇不測……”
他未盡之意,如重錘敲在陳瑤心上。
陳瑤眸光驟凝,倒吸一口涼氣:“有人……與倭寇勾結(jié)?”
吳東仁眼中掠過一絲激賞,這丫頭果然剔透!
“更準確些說,有人看中了樂天府這塊肥肉,想據(jù)為己有。”
他苦笑一聲,用馬鞭指了指腳下的土地,“咱們這趟,一頭撞進了人家的口袋里。想脫身......不容易。”
淮南!陳瑤心頭劇震。
她記得清楚,幾年前那場無妄之災,隱約便有淮南王府的黑手在幕后攪動。
如今看來,這位王爺韜光養(yǎng)晦多年,所圖絕非一城一地!
“那……”陳瑤強迫自己冷靜,腦中急轉(zhuǎn),“吳叔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吳東仁掏出一幅簡易的輿圖,指著一條線說道,“渡過陽江,就能回樂天了,陽江對面你趙叔安排了人接應。”
他沉吟片刻:“之后就看五公子怎么安排了?”
陳瑤秀眉深鎖,憂色難掩:“吳叔,可有穩(wěn)妥法子,先將我阿爺阿奶安置妥當?他們……受不得這般折騰。”
吳東仁望向蜿蜒前路,“這個你趙叔也安排好了,只是......兩老恐怕趕不上送考了。”
和生命相比,那些都不重要了,陳瑤看得很開,“我會說服阿爺阿奶。”
官渡走不得,吳東仁當機立斷,引著車隊沿陽江下游尋覓。
江畔總有那靠水吃水的漁家,私下里也做些渡人過江的營生。
為免招搖,吳東仁命眾人藏在數(shù)里外山坳密林之中,只身策馬,踏著小徑來到江畔。
眼前是一處天然避風港,水面平闊,幾處簡陋的木棧道延伸入水,泊著大小不一的船只。
灘涂上搭起一棟棟茅棚竹舍,依水而居,久而久之,竟成了個小村落,人稱“平江村”。
江風帶著水腥氣撲面而來。
吳東仁目光掃過岸邊幾個閑坐的老漢,最終落在一個看上去最憨直、吧嗒著旱煙袋的老者身上。
他翻身下馬,抱拳道:“老哥叨擾。”
那老者抬起一張布滿風霜溝壑的臉,渾濁的眼珠打量了一下吳東仁和他那匹膘健的青驄馬,慢悠悠吐出一口煙:“客官有事?”
“想借貴寶地渡江,”吳東仁語氣懇切,“連人帶車馬,不知可有船家方便?”
“過江?”老者江連又吸了口煙,“能是能,只要銀子給足。”
他抬頭望了望灰沉沉的天際,“不過眼下不成,大雨就要來了,江心浪頭起來,小船可經(jīng)不住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