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寶的事兒,像塊大石頭砸進了二道溝大隊這汪平靜的水面,水花兒濺得老高,余波久久不平。
社員們茶余飯后的閑磕牙里,都少不了拿他當反面教材。何隊長擔心的“先進大隊”牌子,倒是穩穩當當地掛著沒掉。
日子流水似的往前淌。眼瞅著年關將近,知青們又搭上嘎吱作響的爬犁,興沖沖地往鎮供銷社跑,加入了搶購年貨的大軍。
一過小年,知青點里里外外就忙活開了。
撣塵掃灰,洗洗涮涮,大伙兒鉚足了勁兒,要把這舊年的尾巴掃干凈,清清爽爽地迎1974年。
女知青們聚在一塊兒剪窗花。林初夏心靈手巧,畫了紅太陽和工農兵的樣兒,幾個人照著剪,紅紙屑落了一地。
沒想到李書華那“文化人”的派頭不是裝的,還真有兩把刷子。
他提筆蘸墨,在裁好的紅紙上揮毫:“紅太陽照遍田野千頃綠,偉思想滋潤人心萬戶春?!?橫批:“感恩領袖”。
“好!”眾人齊聲喝彩,把這副透著喜氣和對好日子期盼的對聯,端端正正貼在了知青點大門上。
大家伙兒又起哄,讓他給各屋也寫一幅。李書華也不含糊,一口氣又寫了四幅。
林初夏美滋滋地捧著自己那幅:“大集體里 同勞動 不分你我他,新政策中 共富裕 溫暖千萬家”,橫批:“集體榮光”。紅紙黑字,看著就提氣!
貼好對聯,大家伙兒又湊一塊兒排練節目。
這年頭,東北鄉下過年,大隊部組織的聯歡晚會可是重頭戲,地點就在平時堆農具的大倉庫。
上午分完熱乎的年豬肉,再吃上一頓香噴噴的殺豬菜,下午就是熱熱鬧鬧的聯歡會,扭秧歌、唱歌、朗誦、演小戲,一樣不少。
知青點報了個情景劇《賽詩會》,林初夏和顧云瀟還被村干部推選當了主持人——無他,一個口齒伶俐長相討喜,一個模樣精神深受大姑娘小媳婦追捧。
排練緊鑼密鼓,轉眼就到了聯歡會這天。
上午分完肉,肚子里裝著油水足的殺豬菜,男女老少拎著自家的小板凳,兜里揣著炒花生、南瓜子,說說笑笑地涌進了大倉庫。
倉庫里,農具早被歸置到其他倉庫,騰出老大一片空地。幾個燒得旺旺的火盆擺在四周,驅散了冬日的寒氣,映得一張張笑臉紅撲撲的。
后臺,孟曉晴和鄒城正幫林初夏、顧云瀟整理胸前用紅紙扎的大紅花。
林初夏和顧云瀟手里捏著臺詞本,抓緊最后的時間對詞兒。
“咚咚鏘!”一陣歡快的鼓點響起,林初夏和顧云瀟身穿綠軍裝,胸佩大紅花,精神抖擻地走到倉庫中央臨時搭起的“臺子”前。
林初夏聲音清亮,像山澗的泉水,帶著蓬勃的朝氣:“東風浩蕩傳喜訊!紅旗漫卷迎新春!”
顧云瀟嗓音渾厚,字字清晰:“各位社員同志們!知識青年伙伴們!”
兩人相視一笑,齊聲道:“大家——過年好!”
“好——!”臺下掌聲、叫好聲像開了鍋的沸水,瞬間炸開。
林初夏:“在這辭舊迎新、普天同慶的日子里,咱們二道溝大隊的老少爺們兒們、姑娘媳婦兒們、知識青年同志們,歡聚一堂!”
顧云瀟:“首先,讓咱們懷著無比激動和崇敬的心情,共同高唱——”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更加洪亮:“《東方紅》!”
合:“全體起立!東方紅,太陽升,預備——唱!”
林初夏唱歌有點跑調,好在有顧云瀟渾厚的嗓音托著底。社員們更是放開了嗓子,沒有伴奏,卻唱得格外整齊響亮,歌聲在空曠的倉庫里回蕩,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質樸和力量。
一曲唱罷,掌聲如雷。
顧云瀟笑著示意大家坐下:“一首《東方紅》,唱出了咱們翻身農奴的心里話!唱出了咱們跟著政策走的決心!”
林初夏接道:“是?。∵^去這一年,在偉人的光輝指引下,在公社和大隊領導的帶領下,咱們二道溝的社員同志們,那是戰天斗地學大寨!”
顧云瀟語氣激昂:“頂風冒雪漚肥料!披星戴月奪高產!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抓核心,促生產’的奮斗之歌!”
林初夏:“今兒晚上的聯歡會,就是咱用歌聲、用舞蹈、用咱們莊稼人的這股子熱乎勁兒,慶祝豐收,迎接更紅火的新一年!下面,請欣賞由咱們大隊‘鐵姑娘突擊隊’帶來的表演唱——”
顧云瀟接口:“《大寨紅花遍地開》!掌聲有請!”
一群二十來歲的大姑娘小媳婦,穿著自己最鮮亮的花襖子,臉蛋兒抹得紅撲撲的,手里拿著紅布或者紅紙花,昂首挺胸地走上臺。
她們踩著東北大秧歌的鼓點,扭得歡快,唱得響亮,一下子就把聯歡會的熱鬧勁兒帶起來了。
林初夏笑容滿面地走上臺:“感謝鐵姑娘們充滿干勁兒的表演!真是‘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大寨的紅花啊,在咱們紅旗大隊姑娘們手里,開得格外精神!”
顧云瀟:“說得好!生產干勁足,文化生活也得豐富多彩!接下來這位,可是咱大隊有名的‘百靈鳥’——李彩鳳同志!她要給咱亮一嗓子,來段樣板戲《紅燈記》選段!”
……
社員們自編自演的節目一個接一個,臺下叫好聲、歡笑聲不斷。終于,輪到知青點的《賽詩會》上場了。
林初夏語氣親切:“哎呀,剛才這些小同志們表演得太棒了!真是祖國的花骨朵,朝氣蓬勃!”
顧云瀟:“是啊,看著他們,就覺得咱的日子有奔頭!接下來這個節目,形式活潑,內容實在,說的就是咱莊稼地里的事兒!”
林初夏:“對!是由咱們大隊的知識青年們共同帶來的——”她看向顧云瀟。
顧云瀟默契接口:“《賽詩會》!大家掌聲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