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統武,速速修書一封,飛鴿送至京城內,讓陛下催促肅國公平叛鎮壓起義軍,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北上支援我們鎮北軍,我現在覺得戎金蠻子越來與不對勁了,極有可能會有大事兒發生,一著不慎、行差踏錯的話,涼州城恐丟!”
魏無忌有著一種身為統帥的直覺。
齊統武先是一愣,隨后趕忙下去安排。
——
數日之后。
望月關。
如今的肅國公手底下的部隊已經聚攏了六十萬人。
不過相比于并、冀兩州的百萬余賊眾,還是相形見絀,唯有據城而守才是最保險的。
李瑞云對于父親的保守十分不滿,幾次想要率軍擊潰起義軍,都被他讓人攔住。
此時,他心中積攢了無限的怒火。
肅國公一臉沉寂的站在望月關的城墻之上,看著遠方扎營的軍隊,處于沉思當中。
作為僅次于大周軍神的他來說,這上百萬的賊眾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
只是……怎么打又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這一戰是不允許有任何失敗的風險。
可……他又隱隱約約的感覺,那張道煌并不是什么簡單的人物,能夠在短時間內卷起上百萬起義軍的存在,豈是那么好對付的?
他怕這里邊有問題。
但是,久久沒有進展,加上涼州城的飛鴿傳書,讓肅國公心中的壓力非常大。
據城而守從而拖垮這百萬賊眾的計劃,可能要宣告破產了。
如若沒有戎金蠻子這一外患,處理起來或許就非常簡單……
肅國公微微嘆了口氣,將李瑞云召來。
“虎威將軍聽令,命你率領麾下三萬大軍,試探一下張道煌的虛實……切記,絕不能上頭,張道煌此人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一旦有異動,及時退回望月關!”
肅國公囑咐道。
“父親,我沒有聽錯吧?您終于肯讓我出關了?哈哈哈哈……”
李瑞云臉上滿是驚喜與興奮,憋屈了好幾天的他,終于有機會能夠出征了!
不過……對于他父親的告誡,卻全然沒有放在心上。
就是一些尋常百姓罷了,拿起鋤頭就能稱作兵?開什么玩笑?他麾下都是精銳的騎兵,豈會擔心遭遇意外?!
那張道煌就算有本事,但在領兵打戰上豈有什么經驗?他們家世代從軍,從小就在看兵書,面對一個道士出身的家伙,難道還有害怕的道理?
未免太過小瞧自己。
肅國公一瞪眼,道:“在軍中要稱職務!你小子給我聽好了,這是軍令,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如果出現什么意外情況,一定要及時回營,我們的任何舉動,天下人可都在看著了,如若吃了敗仗,則大周危矣!”
容不得他不小心。
現在的大周已經行走在刀尖上了,一個不小心就容易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肅國公要做的,便是……畢其功于一役!
李瑞云滿不在乎,依舊滿臉帶笑,“明白,統帥……我此去,定會將張道煌的項上人頭帶回來獻于你!”
肅國公氣的一腳踹在李瑞云的身上,“你特娘是不是聽不懂人話啊?我說了……這一戰不容許有任何的差池,你若是不聽命令擅自行動,我一定砍了你的腦袋,我李家世受皇恩,如今是大周危亡之際,我等必將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夏之將傾!”
李瑞云被踹蒙了。
不夠他爹的話卻是讓他心中熱血沸騰。
不錯……他們一家世受皇恩,所以,這一次自己必須好好表現一下,唯有如此才能夠對得起圣上的栽培。
他心里邊只覺得,自己的父親已經老了,已經開始畏手畏腳起來,為將者當心中懷有豪氣。
三萬人如何就不能鎮壓百萬大軍?
若是自己能夠做到的話,必將史書留名!
甚至于陛下定會大大的封賞自己,保不齊……他能夠成為異姓王!
念及于此,他心中更是激動萬分了起來。
肅國公看著李瑞云,心中忍不住嘆息起來,“你下去吧,一定要按照我所說的行事。”
倒不是他找不到別的將領做這件事。
而是……李瑞云確實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領,雖然沒有多少統帥的才能,但是當做一方將領,絕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若說常盛是大周第一猛將,那么李瑞云絕對能夠在大周猛將當中,排入前五行列。
將試探張道煌的人物交給李瑞云無疑是非常妥帖的安排,當然……前提是他聽從自己這位統帥的調度。
這也是肅國公對于自己兒子的一次考驗,三萬大軍尚且動不了根本,而若是李瑞云能夠聽從自己的指揮,則接下來便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多立下來一些功勞,光耀門楣。
但若是不聽從命令的話,為了大周的穩定,他一定會將李瑞云時時刻刻帶在身邊,再想要立功是不可能了。
“是!”
李瑞云迫不及待起身,龍行虎步間就消失在了城頭。
肅國公轉身再度看向了張道煌駐扎的軍營,心中忍不住長長嘆息一陣,“希望……這會是我的誤判吧。”
他心中對于張道陵此人的警惕程度很高。
很不安穩的一種感覺。
就算手頭上擁有了六十萬的大軍,這種感覺也難以消退。
這是作為一軍主帥的直覺。
——
戎金草原。
楊承在這幾天的時間當中,接連端掉了十余處的小型部落,斬殺戎金上萬人,同時俘虜將近七萬,這七萬人楊承有安排,男的全部挖礦去,老弱婦孺則全部安排學習農活,幫忙開墾荒田。
除此之外,還要負責很多瑣碎之事,除了睡覺和吃飯,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絕對能讓黑巖山的發展更加迅捷。
雖說多出了近十萬人的口糧,但他們的口糧顯然也是在正常的基礎上減半,處于一個餓不死人的地步。
而除了戎金人,楊承也解救了三萬名大周百姓,其中的青壯竟然達到了三分之一。
經過一番詢問才知道,很多女人、孩子,都被戎金人充當口糧,之所以有那么多青壯活下來,是因為他們能夠負擔重體力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