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忠才試玉辟前路
C大校園的陽光似乎擁有某種奇特的凈化能力,暫時驅散了地宮帶來的血腥和陰霾。然而,站在林蔭道下,看著她——兆惠——那雙映著樹影卻依舊深不見底的眸子,我比任何時候都清醒地認識到,這短暫的寧靜不過是風暴眼中虛假的平和。
地宮血池那怨毒的詛咒、她身上匪夷所思的力量、以及那尚未可知卻必然驚世的“甲叁”洞寶藏……這一切,絕非我一人,甚至絕非C大考古系所能獨立應對。我們需要一個團隊,一個集頂尖智慧、絕對忠誠和強大心理承受能力于一體的特殊團隊。這不僅是為了探索秘密,更是為了在秘密被揭開時,有能力掌控它,防止其反噬,尤其要防止其落入心術不正者之手。
這個念頭一旦生根,便瘋狂滋長。
我將初步的想法向陳老和盤托出,隱去了地宮最核心的恐怖和她的非常手段,只強調該項目涉及高度機密的前朝遺存,可能蘊含重大歷史、科技乃至能源價值,需要多學科頂尖人才協同攻關,且對參與者的背景審查和心理素質要求極高。
陳老聞言,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沉思良久,渾濁的眼中閃爍著睿智而銳利的光芒。“為民,你所言雖未盡其實,但老夫能感此事干系重大,遠超尋常學術范疇。”他捻著胡須,“C大藏龍臥虎,老夫可為你引薦幾人,皆是專業翹楚,且品性端方,堪當大任。但最終定奪,尤其是那‘忠誠’二字,恐非學府所能保證,需得更強有力的背書。”
我明白陳老的意思。很快,鐘老者那邊也接到了消息。幾乎是立刻,一個由安全部門、軍方科技部門、以及相關領域元老組成的、代號“盤古”的極高規格項目協調小組便秘密成立并介入進來。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選拔,在絕對保密的狀態下,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和嚴格程度展開了。整個過程分為三輪,如同三道逐漸收緊的精密濾網。
第一輪:學府淘金
地點設在C大一間擁有最高級別屏蔽措施的會議室內。我和陳老,以及兩位來自“盤古”小組、眼神銳利如鷹的觀察員,坐在單向玻璃后面。
第一批進來的是陳老推薦的校內人選。
第一位是材料學院的副院長,秦浩然教授,四十出頭,學術聲譽極隆,尤其擅長古材料分析和逆向工程。他穿著熨帖的襯衫,一絲不茍,匯報時邏輯清晰,數據精準,對古代金屬處理、琉璃燒制等如數家珍,甚至對某些失傳技術的原理提出了大膽假設。然而,當觀察員突然提問:“若項目要求您的研究成果暫時完全保密,甚至數年無法公開發表,您是否愿意?”時,他臉上閃過一絲極其細微的掙扎,雖然最終表示理解,但那瞬間的猶豫被精準捕捉。對頂尖學者而言,學術聲譽幾乎是第二生命。
第二位是地質系的明星講師,蘇青,一位英氣勃勃的年輕女性。她對區域地質構造、礦脈分布有著近乎直覺的敏銳,野外經驗豐富,體力充沛。她的眼神清澈,充滿對探索的熱情。但當被問及“若遇極端危險,是優先保護樣本數據還是隊員安全”時,她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眼神坦蕩。觀察員微微頷首。
第三位是理論物理研究所的怪才,代號“墨子”,真名幾乎沒人叫。他頭發蓬亂,眼神飄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開口就是弦論、高維空間、能量場諧振,試圖用現代物理模型去解構一些古籍中記載的“玄妙”現象,雖然聽起來像天書,但其思維的跳躍性和顛覆性令人震驚。他對保密之類的要求毫無概念,只對“有趣的謎題”本身發光。這是一個極不確定的因素。
還有一位是歷史文獻學的新銳,林楓,記憶力超群,對冷僻史料、密碼破譯有獨到研究。他冷靜、理性,幾乎像個沒有感情的分析機器。
第一輪結束,秦教授因那瞬間的猶豫被暫時擱置(并非不忠誠,只是需要評估其承受力),蘇青、“墨子”、林楓進入候選。
第二輪:鐵血淬煉
這一輪由“盤古”小組完全主導,地點轉移到了市郊一個不為人知的特殊訓練基地。考核內容遠超學術范疇。
壓力測試: 在極度疲勞和干擾下進行復雜計算和邏輯推演,模擬突發危機下的決策。蘇青表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和冷靜;“墨子”幾乎不受影響,完全沉浸;林楓則像精密鐘表,穩定但稍顯缺乏彈性。
忠誠背景審查: 極其嚴苛,查遍三代,甚至包括海外關系、網絡言論、財務狀況、心理評估檔案。所有人的背景都被放在放大鏡下審視,任何一絲疑點都會被無限放大。這一步,刷掉了一位原本很有希望的古化學專家,因其直系親屬有復雜的海外背景。
保密意識灌輸與測試: 由經驗豐富的老國安負責,用真實案例(當然是脫敏后)講述泄密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并進行各種看似無意實則精心設計的刺探和誘惑測試。有人在此環節栽了跟頭,因在酒吧向好友(實為測試人員)模糊抱怨項目“神神秘秘”而被淘汰。
初步接觸“異常”: 這是最兇險的一環。參與者被蒙眼帶入一個房間,房間中央放置著一件從地宮外圍帶回的、散發著微弱不祥波動的青銅殘片(經過多重封鎖處理)。不告知任何信息,只觀察其反應。
蘇青靠近時,臉色微微發白,下意識后退半步,但很快穩住,仔細觀察,并準確描述出一種“冰冷的、讓人心悸的排斥感”。 “墨子”則極度興奮,圍著殘片手舞足蹈,試圖用各種理論去套,甚至想伸手觸摸,被強行制止。 林楓面無表情地記錄觀察數據,但儀器顯示他的心率在接觸瞬間有劇烈波動,只是控制得極好。
這一輪,“墨子”的危險性和不可控性凸顯,被建議僅作為外圍顧問,不進入核心團隊。蘇青和林楓的穩定性、抗壓能力和保密意識得到了高度認可。
第三輪:直面驚鴻
這是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輪。參與者需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她——兆惠——進行短暫接觸。目的不是讓她面試,而是觀察候選人在面對這種完全超出認知的存在時,最本能的反應。忠誠不僅是對組織的忠誠,更是對真相、對職責、在極度沖擊下能否保持理智和堅守的終極考驗。
場景設在我的公寓客廳(已被徹底檢查并布控)。她對此不置可否,只當成一場無聊的游戲。
蘇青是先進來的。她看到兆惠的瞬間,瞳孔驟然收縮,呼吸明顯一滯,整個人如同被無形的力量釘在原地!那是人類面對無法理解之美、之詭異時最直接的反應。但她沒有失態,沒有尖叫,只是死死攥緊了拳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目光銳利地審視,試圖從科學角度尋找解釋,盡管她的世界觀顯然受到了劇烈沖擊。兆惠只是淡淡瞥了她一眼,便不再理會。蘇青退出時,后背已被冷汗濕透,但眼神卻異常明亮,那是一種混合了恐懼和極度好奇的探索之光。
林楓進來時,表現得更像一臺機器。他顯然極度震驚,面部肌肉甚至出現瞬間的僵硬,但他幾乎是立刻啟動了某種心理防御機制,將所有情緒強行壓入冰面之下,開始極其客觀地(甚至有些刻板)觀察兆惠的容貌、衣著、舉止細節,仿佛在分析一件極其特殊的“文物”。兆惠對他這種目光微微蹙眉,似乎感到被冒犯。林楓退出時,步伐穩定,但臉色蒼白如紙,指尖微微顫抖。
最終,經過綜合評估和激烈討論,“盤古”小組和陳老達成了共識:
· 蘇青(地質學家):入選核心團隊。理由:專業能力突出,心理素質過硬,抗壓能力強,關鍵時刻有保護隊友的意識,忠誠度可靠,面對異常雖恐懼但能保持探索理智。
· 林楓(文獻密碼學家):入選核心團隊,但需加強心理疏導和團隊融入。理由:專業能力無可替代,極端冷靜,保密意識極強,忠誠度無虞。但其過于理性乃至冷漠的特質,可能成為團隊合作的隱患,需觀察。
· “墨子”(理論物理學家):作為最高級別外圍顧問,僅在需要時提供理論支持,不接觸核心機密。理由:思維價值巨大,但不可控,保密意識薄弱,易沉迷理論而忽視現實風險。
· 另外,從國家安全系統和軍方特殊技術部門,直接補充了兩人:
· 武鋼(代號):軍方某特種材料與能量武器研究所骨干,工程師出身,性格沉穩如磐石,絕對忠誠,擁有處理“特殊物品”的實戰經驗,負責團隊安全保障和技術裝備支持。
· 趙倩(代號):國安部頂尖情報分析員和行為心理學家,擅長微表情解讀、信息整合和風險評估,是團隊內部的“定海神針”和忠誠監督員。
一個初步的核心團隊就此成型。他們彼此或許還不熟悉,但都經過了最嚴苛的篩選,如同被打磨好的玉石,準備嵌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事業中。
我將團隊名單簡要向她匯報。她聽完,只懶懶地抬了抬眼皮,目光掃過那幾個名字,仿佛看的不是一個個鮮活的人,而只是幾件即將被使用的工具。
“但愿不是又一幫朽木。”她淡淡評價,指尖無意識地在桌上劃過,留下幾道冰冷的濕痕,“何時動身?朕對那‘甲叁’洞里的‘老朋友’,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她的語氣里,聽不出絲毫對團隊的期待,只有對目標的執著,以及一絲……被壓抑的、令人不安的嗜血興奮。
我看著窗外漸漸沉落的夕陽,知道短暫的休憩結束了。更兇險、更未知的征途,即將開始。而這只剛剛拼湊起來的隊伍,真的能承受住那來自地底深處的古老惡意和身邊這位“隊友”的莫測心思嗎?
答案,在風中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