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的瞬間,陳品的整個口腔,被一股溫和的酸意轟然炸開。
那不是醋酸的尖銳霸道。
而是一種果木發(fā)酵后,獨有的柔和與醇厚。
這股奇妙的酸,像一把鑰匙,瞬間擰開了所有沉睡的味蕾,宣告著一場盛宴的正式開啟。
緊接著,烏江魚細嫩到極致的肉質(zhì),在舌尖上悄然化開。
魚肉本身的鮮甜被酸湯徹底吊出,尋不到一絲一毫的土腥。
而那碗“冠軍配方”的蘸水,在此刻發(fā)動了總攻。
煳辣椒的焦香,青紅椒的清冽,木姜子油霸道的檸檬芬芳,混合著折耳根那股獨特的“異香”,為這口鮮嫩的魚肉,披上了一層繁復而洶涌的滋味外衣。
萬千滋味在口腔里交織、沖撞、融合。
最終,化作一股暖流,從喉嚨一路熨帖到胃里。
爽!
太過癮了!
陳品的腦海里,小饞貓那傲嬌的蘿莉音,也適時地響了起來。
這次沒有了之前的暴躁,反而帶著一絲吃飽喝足后的慵懶。
【叮!】
【檢測到高品質(zhì)復合風味能量源……正在解析……】
【菜品名稱:凱城古法紅酸湯烏江魚】
【食材新鮮度:96%(主料為當日鮮活烏江魚,酸湯底料為本地當年新產(chǎn)毛辣果與紅椒自然發(fā)酵)】
【制作工藝評級:98(酸湯發(fā)酵周期、溫度、菌群控制完美,火候精準,完整保留了魚肉的鮮嫩與酸湯的醇厚,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民間技藝)】
【添加劑分析:無任何工業(yè)添加劑,純天然發(fā)酵?!?/p>
【綜合評分:95】
【獲得能量: 200】
【獲得美食點數(shù): 25】
【當前能量儲備:961/20000】
【當前美食點數(shù):120】
【食材溯源】:
主料:烏江魚,產(chǎn)自黔州北部烏江渡口網(wǎng)箱養(yǎng)殖區(qū),生長期18個月。
酸湯核心:毛辣果(當?shù)匾吧》眩?,產(chǎn)自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邊緣,酸度與果香最佳;本地“糟辣椒”,經(jīng)木桶密封厭氧發(fā)酵90天以上。
輔料:本地小黃豆芽,井水培育;嫩豆腐,傳統(tǒng)石膏點鹵。
香料:雷山“木姜子”,榕江“香茅”。
【食物熱量分析】:(以整鍋約1500g計,不含蘸水)
總熱量:約1350千卡。
脂肪:60g(主要來自魚肉本身)。
碳水化合物:45g。
蛋白質(zhì):150g。
【食神辣評:哼!愚蠢的凡人,總算干了件正事。這才是真正的‘時間的發(fā)酵’,而不是工業(yè)流水線上的‘化學的勾兌’。這鍋湯,勉強配得上本神明萬分之一的尊貴。那一百多個推薦它的凡人,眼光還算不錯?!?/p>
95分!
神級美味!
陳品緩緩放下筷子,長長呼出一口滿是芬芳的濁氣。
他這個動作,讓直播間幾百萬觀眾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扛著機器的林晚,死死鎖定著他的臉,連呼吸都放輕了。
【怎么樣怎么樣?品神你別光顧著喘氣啊!給個話啊!】
【我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感覺像是我自己在等成績!】
【看品神這表情,應該是穩(wěn)了!但只要他一天不開口,那位要倒立用酸湯洗頭的老哥就一天不能安心!】
陳品看著彈幕,不急不躁,故意慢條斯理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在把所有人的好奇心都吊到最高點后,他才終于開口。
他對著鏡頭,用一種無比肯定的語氣,公布了最終審判。
“95分?!?/p>
“神級美味?!?/p>
【臥槽!95分!真的假的?比之前頂級法餐那道和牛還高10分?!】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們黔州的酸湯魚絕對不會讓人失望!家人們,我驕傲!】
【那位要倒立洗頭的老哥可以放心了!你保住了你的頭發(fā)!】
【一萬塊!獎金一萬塊!我的天,那一百多個人要發(fā)財了!】
直播間徹底沸騰了。
陳品抬手,示意大家冷靜。
“首先,”
他看向鏡頭,臉上帶著真誠的笑容,
“我要鄭重地對那一百零二位,給了我有效推薦信息的家人們說一句,你們的推薦,非常準確。你們的‘畢業(yè)論文’,我給滿分?!?/p>
“這家店,確實配得上你們那么真摯的推薦?!?/p>
這番話,讓所有參與過推薦的粉絲,瞬間與有榮焉,一種強烈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油然而生。
“那么問題來了?!?/p>
陳品話鋒一轉,臉上又掛上了那種樂子人專屬的、準備開課的表情。
“它憑什么能拿95分?”
“你們當中,肯定有很多人覺得,不就是番茄、辣椒煮魚嗎?酸酸辣辣的,我們家樓下買包底料也能做,能有多神奇?”
他這個問題,確實問到了很多外地觀眾的心坎里。
“如果你們真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了?!?/p>
陳品用筷子指著鍋里那紅亮亮的湯底。
“這鍋湯的靈魂,它這個紅色,和它這個酸味,跟你們想的番-茄,關系不大,但又息息相關?!?/p>
“它的核心,是一種我們黔州本地獨有的,叫‘毛辣果’的野生小番茄。這種番茄,個頭小,果肉少,但酸度極高,果香極為濃郁。光靠它,還不行?!?/p>
“另一位主角,是本地的紅辣椒。兩者混合,搗碎,然后放進專門的壇子里,密封,進行長時間的自然發(fā)酵?!?/p>
“重點來了,”陳品敲了敲桌子,加重了語氣,“是‘發(fā)酵’,不是‘腌制’!”
“這個過程,是乳酸菌、酵母菌等幾十種有益菌群共同作用的復雜生化反應。它們會分解番茄和辣椒里的糖分,產(chǎn)生大量的乳酸、氨基酸和各種風味物質(zhì)?!?/p>
“所以,你們現(xiàn)在聞到的、嘗到的這種醇厚、柔和、有回甘的酸味,是‘生物酸’,是菌群的杰作,是時間的味道?!?/p>
“而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的酸湯底料,為了節(jié)約成本和時間,用的是什么?工業(yè)白醋,或者檸檬酸,調(diào)出酸味。用番茄醬和紅曲米,調(diào)出紅色?!?/p>
“那種酸,是‘化學酸’,入口尖銳,刺激,沒有回味,只有單薄的死酸?!?/p>
“那種紅,是死氣沉沉的暗紅,而不是像眼前這鍋湯一樣,是鮮活的、明亮的、透著光的赤紅色?!?/p>
他用勺子舀起一勺湯,遞到鏡頭前。
“家人們,看清楚了。真正的好酸湯,是會呼吸的?!?/p>
“你們看這湯的顏色,清澈透亮,紅得有層次感。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番話,說得直播間觀眾一愣一愣的。
【我靠……原來吃個酸湯魚還有這么多道道?我以前都白吃了!】
【生物酸和化學酸……學到了!品神,你確定你以前不是大學的化學老師嗎?】
【怪不得我總覺得外面有些酸湯魚味道怪怪的,原來是勾兌出來的!黑心商家??!】
“這只是其一。”
陳品放下勺子,繼續(xù)道,
“好湯還要配好魚。烏江魚,肉質(zhì)細嫩,脂肪含量適中,最關鍵的是,它的蛋白質(zhì)在酸性環(huán)境下,會發(fā)生一種奇妙的反應,讓肉質(zhì)變得更加Q彈,久煮不爛,同時又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湯汁的風味?!?/p>
“最后,就是那碗蘸水?!?/p>
他指了指自己的碗。
“折耳根和木姜子油,看似是黑暗料理,但在這鍋湯里,它們是完美的‘平衡器’和‘增香劑’?!?/p>
“折耳根那股特殊的‘腥’氣,恰好中和了魚肉可能存在的最后一絲腥氣,并提供了一種爽脆的口感?!?/p>
“而木姜子油霸道的清香,則讓整個味型變得更加立體,更加提神醒腦?!?/p>
“所以,一鍋完美的凱城酸湯魚,是優(yōu)質(zhì)的原材料、古老的匠人手藝、復雜的微生物發(fā)酵和精妙的味覺平衡學,四者共同作用的結果?!?/p>
“它拿95分,理所應當。”
“一百零二位家人,”
陳品點開懸賞令后臺,宣布了最終結果,
“按照規(guī)矩,95分‘神級美味’,賞金一萬。你們,平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