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的頂燈重新亮起時,穿黑制服的工作人員已經將油畫裝進防震箱。
陳策展背著手站在箱邊,鏡片后的目光在鎖扣上停留兩秒,又迅速移開——像在確認什么,又像在躲避。
沈默的指節抵著下頜。
他看著工作人員將防震箱往門外推,忽然抬手:“等一下。“
所有人的動作頓住。陳策展的眉毛跳了跳:“沈法醫?“
“紫外線掃描。“沈默從帆布包掏出便攜掃描儀,“交接前按流程做個記錄。“他晃了晃儀器,“我是受林導委托,給紀錄片留個科學側拍。“
林導立刻點頭:“對,我之前和陳主任說過要全程記錄展品狀態。“
陳策展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揮手:“快點。“
沈默彎腰調整儀器角度,紫外線冷白的光掃過畫布時,他瞳孔微微收縮——底層熒光層確實靜止了,但在舞者頸部,有一圈極細的暗紅環痕,像用細筆蘸了血描的,不湊近根本看不見。
他的拇指無意識摩挲著掃描儀邊緣,余光瞥見蘇晚螢正低頭整理頸間的舞鞋吊墜,她手腕上淡粉的顏料痕跡已經褪得只剩月牙狀的淡影,而那圈暗紅環痕的起始點,和顏料痕跡的起點完全吻合。
“好了。“他關掉掃描儀,指尖在畫框側面輕輕一叩,“可以移走了。“
工作人員推箱離開時,沈默蹲下身,假裝系鞋帶,指甲蓋刮下一點畫框木屑,悄悄塞進掌心的證物袋。
這個動作快得像片落葉飄進泥土,連蘇晚螢都沒注意到——她正望著防震箱的背影,睫毛在眼下投出細碎的影子。
“在想什么?“沈默走過去,用肩膀輕輕碰她。
蘇晚螢轉頭,眼底還浮著層水光:“我在想林硯說的'未竟不是缺陷'。“她摸了摸吊墜,“可現在它被鎖進恒溫庫,是不是連'被看見'的機會都沒了?“
沈默沒說話,掌心的證物袋被攥得發皺。
他望著陳策展正和保安交代注意事項,喉結動了動——有些事,暫時不能說。
三日后清晨,蘇晚螢在洗手間擰開水龍頭。
鏡子里的水紋先蕩開,她的倒影卻晚了半拍才抬起手。
她僵在原地。
指尖還滴著水,鏡中那雙手卻保持著垂落的姿勢,0.7秒后才跟著抬起。
她眨了下左眼,鏡中人的左眼在0.7秒后才眨動;她舉起右手,鏡中那只手像被一根無形的線牽著,遲滯地跟上。
“小螢?“沈默的聲音從客廳傳來。
她迅速抹了把臉,扯出笑:“馬上!“轉身時,后頸滲出一層薄汗。
當天傍晚,沈默的解剖室里,電腦屏幕亮著幽藍的光。
他盯著睡眠監測報告,鼠標滾輪停在REM期腦波圖上——那串波浪線里,正潛伏著0.7Hz的震蕩基頻,像條藏在暗流里的魚。
“和你描述的夢境頻率一致。“他抬頭,看見蘇晚螢倚在門框上,發梢還滴著洗澡水,“舞臺空曠的感覺,是不是總在這個頻段出現?“
她點頭,指尖無意識絞著睡衣下擺:“就像......有什么東西卡在神經里,拔不出來。“
沈默的拇指抵住眉心。
他想起三天前畫框上的暗紅環痕,想起蘇晚螢手腕上褪不去的淡粉,突然抓起外套:“走。“
“去哪?“
“博物館官網。“他拉開門,“陳策展昨天發了篇文章,我要看看他寫了什么。“
市博物館官網上,《沉默觀展夜:藝術以靜默戰勝執念》的標題刺得人眼睛疼。
沈默快速往下劃,在文末看見陳策展的署名——“我們證明,理性與藝術的共鳴足以消解一切超自然干擾“。
“戰勝?“蘇晚螢輕聲重復,“他根本沒看見......“
“他看見了。“沈默關了網頁,“但他選擇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手機在這時震動。
林導的語音通話彈出來,背景音是鍵盤敲擊聲:“沈法醫,你讓我查的監控,有發現。“
解剖室的燈光下,林導的電腦屏幕分成四個窗口。
他拖動進度條,停在小舟離開后的第七分鐘:“看這里。“
溫濕度傳感器的數值突然跳了0.3秒——濕度從45%飆到87%,又瞬間回落。
而監控畫面里,油畫原本懸掛的位置,玻璃反光中閃過半秒的黑影:細腰,長裙,左腳虛懸著,正是“偽終章“里違背物理規則的那個動作。
“它還在。“林導的喉結動了動,“只是換了種方式存在。“
沈默的指節抵著桌面,指腹壓出青白的印子:“重開展廳一夜。“他說,“基礎照明,聲紋采集,只有我們三個。“
“你要做什么?“蘇晚螢問。
“驗證猜想。“他轉頭看她,“需要你讀林硯姑母的日記殘頁,特別是那句'心音即節奏'。“
深夜的展廳像被按了靜音鍵。
蘇晚螢站在原畫位十米外,手捧泛黃的日記本,紙頁邊緣還留著焦痕——那是林硯姑母工作室火災時搶救出來的。
“1987年3月15日,雨。“她的聲音在空曠的展廳里蕩開,“編舞老師說,真正的舞蹈不是肢體的表演,是心音的節奏。
當你聽見自己心跳的鼓點,舞臺就會為你亮燈......“
空氣里突然浮起一縷松節油的氣味,若有若無,像被風卷著的細沙。
蘇晚螢的話音頓住,所有人的目光投向展廳中央——地面上,一道旋轉的裙擺陰影正在展開,淡得像水彩被水暈開,卻切切實實存在著。
“13.7秒。“林導的聲音從錄音設備后傳來,“和之前投影持續時間一樣。“
沈默盯著手機里的頻譜分析圖,18kHz頻段的脈沖波正規律跳動,和他之前在畫布纖維里測到的13.7Hz諧波倍頻完全重合。
“它在回應。“他低聲說,“回應'觀看'這個動作。“
解剖室的無影燈照在實驗鼠的腦干切片上。
沈默的鑷子懸在半空中,顯微鏡下,神經膠質細胞的間隙里,一圈環狀色素沉積清晰可見——像極了三天前在油畫上看到的暗紅環痕,也像蘇晚螢手腕上褪不去的淡粉。
“叮——“
手機震動。
林導的視頻通話彈出來,背景是博物館外墻的玻璃幕墻:“你看!“
畫面里,玻璃反光中浮著模糊的人影。
不是一個,是一群,全都背對舞臺方向。
而在人群中央,那個最清晰的剪影正在抬手,緩緩摘下臉上的面具——
沈默的呼吸停滯在胸口。
面具下的臉,是蘇晚螢的。
“沈法醫?“林導的聲音從手機里傳來,帶著雜音,“你在聽嗎?“
沈默猛地合上樣本盒,指節壓得發白。
他望著窗外漸起的暮色,博物館的輪廓在夕陽里變成深灰色的剪影,突然想起蘇晚螢今早鏡中遲滯的倒影,想起實驗鼠腦干里的環狀色素,想起監控里那半秒的舞者身影。
手機再次震動。
這次是條匿名郵件,發件人顯示“未知“,附件名是“腦電圖監測報告(3例)“。
沈默的拇指懸在“打開“鍵上,最終按下關機鍵。
他轉身看向解剖室的冷藏柜,那里躺著畫框的木屑樣本,躺著實驗鼠的組織切片,躺著所有他試圖用科學拆解的“證據“。
而窗外,博物館的玻璃幕墻在暮色中泛著冷光,那個戴著蘇晚螢面孔的舞者剪影,正緩緩抬起左腳——
像在等待下一支舞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