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月見兩人沒有動靜,再次解釋,“放心,一百錢就行!”
秋嵐影忍不住吐槽:“小道長,你怎么還收皇后的錢?”
摘月指了指桌上的三枚銅錢,“此乃祖訓,師父一再叮囑,無論是親戚朋友,占卜預測必須付錢,這也是為了消解因果。”
長孫皇后被她的話吸引。“消解因果?”
摘月昂起脖子,“當然,所謂天機不可泄露,泄露天機就會牽扯到因果,根據所測之人的身份還有事情影響大小,給與報酬,這樣才能消解因果。”
長孫皇后微微點頭,算是理解了,所謂有得有失,理應給錢。
秋嵐影好奇道:“若是旁人不給呢?”
摘月聞言,仰頭長嘆,“師父說了,到時候就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了。”
她不是真道士,自然能少出手就少出手,這樣才不會露出馬腳。
“……”秋嵐影狐疑,“小道長,此話真是你師父說的?”
“真的!”摘月信誓旦旦點頭,從脖子間掏出一個淺藍色錦囊,“不過他現在已經魂歸天外,旁人找不到……這是師父傳給我的師門信物,別看我年紀小,已經是一觀之主了!”
秋嵐影:“那你現在身邊還有其他親友嗎?”
摘月攤手,“有的話,我也不會進宮投奔皇后殿下了。”
秋嵐影:……
長孫皇后眼含柔意,心疼地看著她。
不知怎么的。
望著孩童瘦小的肩膀,她心頭總是涌起不知名的酸楚,這樣的孩子理應在父母身邊無法無天,如今卻失去了親人,獨身一人到了宮中。
……
等摘月跟隨宮人離開,長孫皇后仍然坐在遠處發愣。
“殿下?”秋嵐影小心翼翼地喊了一聲。
主要是長孫皇后現在還病著,加上剛剛小童所言細思起來,讓人不得不擔憂,而皇后現下最忌傷神。
果然是小孩子,說話就是這般沒輕沒重。
長孫皇后:“嵐影,你覺得摘月所言有沒有道理?”
“殿下!”秋嵐影心頭一跳,皇后還是聽進去了。
秋嵐影回想摘月當時所言,輕聲道:“殿下,奴婢以為那孩子不過是唬人的,有您在,陛下與皇子們都會無事。”
長孫皇后起身,緩步走到門口,眺望遠處的飛檐,指尖撫著門廊的雕花,淡淡一笑,“可本宮就怕不在了。”
“殿下!”秋嵐影撲通一聲跪下,“您可不能亂想!”
“你快起來。”長孫皇后無奈,俯身將她扶起來,語氣納悶:“怎么入了宮,你的膽子反而小了。”
秋嵐影恭敬道:“殿下為宮務勞累,奴婢也要更加謹慎些。”
長孫皇后聞言,笑了笑,望著空中被秋風卷起的楓葉,耳旁仿若又想起了小孩稚嫩的奶音,低聲呢喃道:“子女不和,多半是老人無德……此話有理,二哥身為帝王,理應共勉。”
靈猊與青雀前后腳出生,靈猊作為她與二哥的嫡長子,自他出生起,二哥對其期望甚高,比起其他子女,對其要求也格外嚴格。
而青雀……
長孫皇后想起他就有些頭疼,作為她與二哥的第二個孩子,二哥有些太寵他了。
秋嵐影:……
她總覺得陛下似乎要倒霉了。
……
“阿嚏!”
李世民剛下鑾輿,被風一吹,打了一個大噴嚏,人差點沒站穩。
“陛下!”張阿難連忙上前扶住他。
李世民推開他,擺擺手,“朕無事。”
剛進入顯德殿,一名內侍小跑進來,恭敬道:“啟稟陛下,孟太妃有喜了。”
李世民:……
得!
他又要多一個兄弟。
上月他才得了一個二十弟,怕是明年就要多個二十一弟了。
他想起兩日前,他去看父皇,父皇就一直給他訴苦,說自己身體大不如前,怕是命不久矣。
現在又有一名太妃懷孕了,他自愧不如,只求父皇日后能安分些,他多養些弟弟也沒事,反正一個娃是養,十個娃也浪費不了多少糧食。
李世民:“讓宮人好生看顧,照顧好孟太妃。”
對于父皇身邊的那些小太妃,李世民是避之不及,玄武門之變未發生之前,李建成與李元吉為了毀了他,伙同后宮嬪妃往他身上潑臟水,要不是他底氣硬,怕是現在就在封地熬著呢,不知道被李建成他們欺負成什么樣子。
……
李世民對李淵的要求是耽于享樂,莫管朝政。
但是李淵自從成了太上皇后,就無心后宮,看似整日沉迷享樂,不過是做做樣子。
一者是暫時不想理李世民,二者,也是為了避嫌,擔心過往的老臣起了旁的心思。
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不僅將太子與元吉都殺了,連他們的兒子一個也沒有留下,兩人的剩余家眷也被養在宮中。
他了解自己這個兒子,無論文韜武略,還是心性手段都屬于世間難得,有時候就連他這個父親也忌憚他。
若是那些老臣還想著安穩度過下半生,就該收拾心思,好好為大唐效力,莫要想著與新帝作對了。
對于孟妃懷孕的事情,李淵情緒沒多少變化。
他的兒子太多,大的、小的、好的、劣的……足有二十,平日自己都快認不過來。
宮人見他興致懨懨,諂媚道:“太上皇,奴婢今日聽說了一件有趣的事,您要不要聽聽?”
“什么事?”李淵隨手將飲盡的金樽往旁邊一扔,懶洋洋道。
宮人組織了一下語言,輕聲道:“陛下之前在宮外張榜為長孫皇后尋醫,今日有人揭了金榜,這奇就奇在揭榜人上,是一名四五歲大的靈秀小道童,聽說他看了長孫皇后后,她的病就輕了,人也有精神了。”
“道童?”李淵來了興致,坐直了身子,示意宮人湊近些,“打聽清對方的身份沒有?”
宮人:“奴婢簡單打聽了一下,聽說這個小道童平日是在興善寺住著,與朝中許多大臣的郎君都相識。”
李淵眼眸微瞇,“眾所周知,我李氏是始祖的后人,有道士前來揭榜也正常,說不定是上天憐憫,派人進宮醫治長孫氏。”
宮人:“太上皇,那您要不要見見揭榜的小道童?”
李淵眸光一轉,當即身子一歪,大手按著額角,“朕近日勞累,身子有所不適,你去顯德殿,告訴新帝一聲,朕也要見見小道童。”
宮人見狀,躬身道:“奴婢尊旨!”
……
摘月那邊,長孫皇后將人安置在了紫微殿,也不用摘月吩咐,一應所需都由人布置,甚至內侍還給她尋了一尊碩大的煉丹爐,看規格,十個摘月塞進去都填不滿,還有三清神位……
說實話,摘月待在這殿內都覺得有些心虛,覺得不背幾句道家箴言就是罪過。
可她現在懂得不多。
決定了,等閑暇時刻,好好補一下理論知識,少說些話。
……
顯德殿內,李世民居高臨下地俯視跪在地上的太極宮內侍,“太上皇要見小道長?”
太極宮內侍察覺李世民語氣中的冷意,心中苦笑,擠出聲音,“太上皇擔憂陛下被騙,所以想要見見小道長!”
李世民大手不輕不重地扣著龍雕扶手,嗤笑一聲,“父皇真是關心朕!他若是早有這心思,朕與他也不會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太極宮內侍不敢應話。
“好吧!”李世民起身,緩步下了臺階,負手望著殿前的牌匾,“張阿難,既然太上皇想要見摘月,你就送他過去,囑咐他別惹太上皇生氣。”
太極宮內侍有些詫異:……
沒想到陛下如此看重小道童。
張阿難低聲道:“奴婢遵旨!”
陛下這話明著告訴他,要護摘月無憂。
不過他覺得太上皇即使再遷怒陛下,也不會拿個孩子開刀,尤其這個孩子還是道家的,還是因為長孫皇后進宮,若是出了事,消息傳出去,太上皇的名聲也不好聽。
……
摘月在紫微殿安頓下來,長孫皇后還給她指派了一名內侍和一個宮女,只不過內侍看著頭發花白,怎么著也有五六十歲,而宮女不及驢身高,一問得知才十一歲,放在現代,妥妥的童工。
老內侍叫桑大喜,小宮女叫趙蒲,乍一看,他們紫微殿真是老的老,小的小,一個管用的都沒有,當然也包括她。
沒等摘月輕松一下,就被張阿難找上門,說要帶她去太極殿。
摘月臉色當即就不好了。
誰不知道太極殿現在住著太上皇。
無緣無故讓她去太極殿,多半是沒啥好事。
摘月用腳劃著地,期期艾艾道:“能不去嗎?”
張阿難目露不忍:“這是太上皇的命令,陛下都違背不得。”
“……”摘月嘴角微癟。
好吧,這話她信。
既然已經選擇進宮了,就不能什么風險都不擔。
再說她也好奇如今的李淵是什么狀態。
……
紫微殿距離太極殿距離較遠,加上摘月有心拖延,大家走的是不疾不徐,同時她也有時間了解一下宮中的大致情況。
后世常說,李淵當了太上皇后沉迷酒色,狂生孩子給李世民養,足足給他生了二十多個弟弟。
實際上,現如今,李世民確實差不多有二十個弟弟,不過有許多都是了李淵稱帝以后納的妃子生的,如今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已經排到了二十,就是今年才出生的二十皇子。
摘月對這段歷史不怎么了解,不清楚之后李淵會不會真的再生二十多個,畢竟剛剛她了解到,孟太妃懷孕了。
先下李淵雖然老,但是他的那些嬪妃一個個都很年輕。
……
別看李世民才登基不久,實際上現在唐宮可一點也不空虛。
李世民的嬪妃與子女先不提,太上皇李淵的嬪妃外加二十個弟弟,十幾個妹妹,還有前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王妃與家眷也被養在宮中,防止出意外。
摘月掰著手指算了一下,先不提私底下的心思,明面上,這已經是四伙勢力了,李世民在前朝倒是逍遙,長孫皇后要照顧這么多人,真是身心俱疲。
加上長孫皇后后面又不間斷生孩子、養病、生孩子……
后世都說長孫皇后身子弱,有先天疾病,試問這種生活折騰下去,有幾個能熬下來。
“唉!長孫皇后真是不容易!”摘月由衷發出感慨。
隨行的張阿難:……
小道長怎么冒出這般沒頭沒腦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