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們走上前,一把扯掉了那些板車上的黑布。
“咕嚕嚕——”
一陣滾動的聲音響起。
下一刻,李隆基和李亨的瞳孔,驟然縮成了針尖大小。
堆積如山的……
人頭!
一顆顆,一堆堆,就那樣毫無遮掩地暴露在陽光之下。
那些頭顱,形態各異,有的人臉上還凝固著臨死前的驚恐,有的人雙目圓睜,死不瞑目。
他們的頭發和胡須,被干涸的血塊黏在一起,散發出一種混雜著銅銹和腐肉的、令人作嘔的甜腥氣。
風一吹,那股味道,直往鼻子里鉆。
李亨再也忍不住,“哇”的一聲,彎下腰劇烈地干嘔起來,連黃膽水都吐了出來。
李隆基的身子劇烈地晃動了一下,他感覺天旋地轉,眼前發黑。
他戎馬一生,見過的死人,堆起來也能成一座小山。
可是,他從未見過如此駭人的景象!
這不是戰爭,這是屠宰!
那不是幾十顆,不是幾百顆,而是成千上萬顆頭顱堆積成的山!
視覺的沖擊,是如此的蠻橫,如此的不講道理,瞬間就擊潰了他所有的心理防線。
他能看到,冉閔和他那支可怖的軍隊,是如何在西域的大地上,掀起一場血腥風暴。
城池被踏平,男人被屠戮,他們的頭顱,堆成了這座獻給新皇的“祭品”。
他顫抖著嘴唇,看向冉閔,又看向那些面無表情的乞活軍。
他終于明白了。
李璘讓他來這里,不只是羞辱他。
大唐在他的手中,才是盛世。
李隆基笑了!
他可以敗。
他可以被囚禁。
他甚至可以死。
但他不能在這屠夫面前,像條狗一樣搖尾乞憐!
他是李隆基!
是大唐的太上皇!
是曾經君臨天下四十五載的開元天子!
這天下,曾在他腳下顫抖!
萬國的使節,曾在他面前匍匐!
就算如今龍游淺水,虎落平陽,他骨子里的那份驕傲,那份屬于帝王的威嚴,也絕不容許一個區區武夫如此輕賤!
李隆基晃動得厲害的身體,奇跡般地穩住了。
他緩緩地,一寸一寸地,挺直了自己佝僂的脊背。
那個曾經在歌舞與享樂中變得臃腫萎靡的老人,在這一刻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那個曾經引弓射獵,決勝千里的帝王之魂,重新占據了這具衰朽的軀殼。
他的臉色依舊蒼白如紙,但那雙渾濁的眼睛里,卻重新凝聚起了焦點。
那是一種深沉的、帶著閱盡滄桑的威壓。
他無視了還在地上干嘔的李亨,也無視了那座令人作嘔的骷髏京觀。
他向前踏出了一步。
這一步,不重,卻踩在了所有人的心跳上。
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凝固了。
那些原本被冉閔和他的軍隊嚇得噤若寒蟬的百官,此刻都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目光看著這位失勢的太上皇。
李隆基的目光,穿過那令人窒息的血腥氣,直直地落在了冉閔的臉上。
“冉閔。”
他的聲音不大,甚至有些沙啞干澀,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清晰地傳入了每個人的耳中。
“本宮,奉神武皇帝之命,來迎接你。”
本宮!
當這兩個字從李隆基口中吐出時,在場的文武百官,無不心頭劇震!
他們已經太久,太久沒有聽到這個稱呼了。
這不是一個落魄老人的自稱,這是太上皇的自稱!
是在宣告,即便皇權旁落,他李隆基,依然是這大唐法理上的尊長!
他看著冉閔,眼神里沒有了之前的驚恐和慌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
他不是一個階下囚,而依舊是那個高坐于太極殿龍椅之上的君主,在接見一位遠征歸來的邊將。
“西域一戰,諸將士浴血奮戰,揚我大唐國威,實在是勞苦功高。”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了幾分,目光越過冉閔,掃向他身后那些煞氣沖天的乞活軍士卒。
“諸將,勞苦功高!”
這一聲,洪亮而莊嚴,帶著帝王特有的嘉獎與慰勉,回蕩在死寂的朱雀門前。
那些原本如雕塑般靜立的乞活軍將士,聽到這句話,眼神中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波瀾。
他們是乞活軍,是冉閔的私軍,只聽從冉閔的號令。
可他們,終究也是漢人,是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士卒。
被一位曾經的帝王,用如此鄭重的口吻當眾褒獎功績,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體驗。
一種奇異的感覺,在他們心中蔓延。
冉閔那張萬年不變的冰山臉上,終于有了細微的變化。
他的眼角,輕輕抽動了一下。
他看著眼前的李隆基,這個本該被嚇得屁滾尿流的老頭,此刻卻擺出了帝王的儀仗,用一種他從未領教過的方式,與他對峙。
這不是武力的對抗,而是一種身份、一種氣度、一種根植于血脈與歷史的威嚴的碾壓。
冉閔可以殺人,可以屠城,可以視萬物為芻狗。
但他,終究只是一個武將。
而李隆基,哪怕再落魄,他也是一位帝王。
李隆基沒有再看冉閔一眼,他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傳令官。
他緩緩轉身,對著身后的內侍和官員,用一種不容置喙的口吻下令。
“傳本宮旨意,于曲江芙蓉園,設宴犒賞三軍!”
“將宮中最好的御酒、最肥美的牛羊,都給本宮送過去!”
“告訴御廚,拿出他們所有的本事!若有半分怠慢,本宮唯他們是問!”
他一番話說得行云流水,帶著長年發號施令養成的絕對權威。
那些原本屬于李璘的內侍官員,竟在一瞬間被他的氣勢所懾,下意識地躬身領命。
“喏!”
他的背影,不再搖晃,不再佝僂。
那是一種哪怕身處末路,也要維持著尊嚴的孤傲。
李亨此刻也終于停止了干嘔,他癱坐在地上,滿臉污穢,呆呆地看著自己父親的背影,眼神里充滿了迷茫。
他想不明白,父皇明明已經什么都沒有了,為何還能……
還能有如此的氣勢?
恍惚間。
李亨似乎明白了。
太上皇李隆基,接受了太上皇的身份!
李亨也從李隆基的背影,看出了四個字:帝王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