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丑時。
李賢早早的就在行宮外守候著了,前面站的是李顯,正轉過頭來悄悄跟他說話:“王兄,我昨日回去后命府上奴子也打了一口火鍋,打算在府上吃。
“那火鍋打造起來竟繁瑣至極,宮廷中的御匠也要兩日之久。”
李賢心想著劉建軍的話,有些走神,下意識的回道:“你府上不是就只有你一人吃么?打一口普通的鍋就行,還分鴛鴦鍋兩鍋做什么?”
李賢記得劉建軍管那只鍋叫鴛鴦鍋。
李顯語氣明顯一窒:“……”
然后,他又小聲說:“昨日我們回去路上,太平說迷迷糊糊間記得劉建軍用言語撩撥她!”
李賢一驚,可算是回過神來了,但苦思冥想后,卻又不記得發生過這事兒,想了想太平的性子,又說道:“這事兒八成就是太平想要把劉建軍從我這兒要過去的說辭,她這人古靈精怪的,你又不是不知曉。”
李顯若有所思的點頭:“也是!”
兩人小聲說話間,金色的鑾駕已經從行宮內緩緩移出,那是武后的玉輅。
儀仗擁簇,經御道緩緩而出,神武軍開道,金吾衛士呈三角位置侍立,太常寺隨行,奏《豫和》之樂,禁軍舉獅虎旗,騎兵持鳳旗、僧眾護法,大小官員們緊隨其后。
李賢的目光下意識朝著玉輅之上的武后看去,她寶相莊嚴,神態肅穆。
與帝無異。
李顯這時候已經跟隨在了武后玉輅之后,李賢急忙隨行,不敢怠慢。
祭天的隊伍不急不緩的朝著城東而去,沿途諸邪退散,鬼神避讓,《豫和》之樂靡靡而奏,沿途百姓莫不退避三舍,即便是不小心“沖撞”了圣駕,也是立馬匍匐在地,不敢直面天顏。
李賢走在隊伍中間,看著那些拜伏的百姓,忽然就理解了劉建軍為何不想跪。
這些百姓有的是為了早起農耕,有的是為了制作早炊茶點,起早貪黑,卻因為圣駕而伏地不起。
他們想因為這些禮儀而耽誤他們的勞作嗎?
他們不想。
但得跪。
李賢的思緒飄飛,他想到劉建軍和他說的話:“劉訥言被你母后招回來了,按你母后的性子,她絕對不會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劉訥言,很可能就會是她安插在你身邊的棋子。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一顆危險的棋子,但我們不能親自盯著他,所以得要個另外的人來。
“王勃很合適,他昔年就是因為和你、和顯子沉迷斗雞被驅逐的,把他叫回來,你母后只會覺得你玩物喪志,不會對你心生警惕。”
李賢覺得很好奇,插嘴了一句:“為何母后不會警惕?”
劉建軍當時的表情很奇怪,說:“因為你母后就是打算把你和顯子養成一個閑散王爺。”
李賢覺得這句話似曾相識,好像也是劉建軍說的,只是措辭似乎更過分。
但他想不起來了。
他又在開始擔心父皇的身體。
連祭天這么重要的活動父皇都缺席了,也不知道父皇的身體怎樣了。
胡思亂想間,禮儀隊伍停了下來,李賢抬頭,面前已經是一座占地二十畝的四層圓臺,每層層高超過一人,十二陛均勻分布在圓臺四周,象征十二時辰。
武后正走在最寬的午陛上,手持鎮圭而登壇,隨后向西立迎神,周圍的樂官便開始奏《昭和》之樂,武后轉北跪奠玉帛,于昊天上帝座前,誦祝文。
與帝無異。
有禮官奉犧牲肝膋于神前,武后獻酒,樂舞《咸和》。
這時候,李賢知道該自己登壇了,他跟在李顯身后,拾階而上,不徐不急,然后拜伏在武后身后,捧爵獻酒,齊聲高呼:“惟神降格,歆此至誠!
“嗣天子臣顯(賢),謹以清酌庶品,式薦虔祀,伏惟歆饗!”
獻畢,退至丹墀西側,隨眾行叩禮。
接著太尉獻酒,樂奏《休和》,光祿卿獻酒,至此,三獻畢,樂止。
武后手捧祥瑞,飲祭酒,受祭胙……
與帝無異。
李賢沉默的看著這一切。
他忽然無比肯定劉建軍的猜測了。
母后所圖……為大寶。
“維大唐弘道元年,歲次癸未……”武后的聲音突然將李賢的思緒拉回。
“改元了?”李賢一愣,隨即又釋然。
無他,習慣了。
自己父皇在位期間就頻頻改元,以至于李賢有時候都記不太清哪一年是哪個年號了。
“伏惟皇天上帝,巍巍蕩蕩,監臨萬方。臣祗紹鴻圖,夙夜匪懈,期德政以安黎庶,播仁風以和寰瀛……
“天心仁愛,示朕嘉祥。頃有皇子賢者,雖謫居巴州,恪守臣節,心存忠孝。于彼巴山蜀水,仰承昊眷,竟獲靈貺……”
李賢心中一震,這是說到自己了。
“臣敬承天意,順乎休徵,謹昭告于昊天上帝之前,光復皇子李賢沛王之爵,復其袞冕,重列宗藩。俾其滌慮洗心,懋修厥德,上奉宗祧,下輔社稷,永矢忠孝,以答天休。
“夫天降禎符,道啟昌運。為祗承上帝眷命,弘宣至德,謹改元為弘道元年……
“代祭皇后武氏,頓首謹告。
“尚饗!”
李賢聽著武后莊嚴肅穆的聲音,心中古井無波。
這只是例行的祭天禱文,只不過內容加上了復自己沛王爵位和改年號的內容。
撤祭品,樂奏《雍和》,是為送神。
武后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禮,李賢從眾如流,高呼“神之往矣”。
至此,整個祭天關于李賢的部分也就結束了,有忙碌的禮官將玉帛、祝版、牲體置柴堆焚燒,煙氣達天,李賢和李顯站在武后身后側,望燎以示通神。
李賢望著那熊熊而起的濃煙,心想神明當真是用這種古老的方式來傳遞訊息的嗎?
如果劉建軍在這里,他肯定也不跪。
他這人……真是無所畏懼。
“明允。”一聲輕飄飄的聲音響起,李賢瞬間回過神來,急忙躬身拱手:“圣后!”
“你今復王爵……”
武后話還沒說完,李賢忽然就想起劉建軍的叮囑:“切記了,這事兒得在你母后說要把劉訥言安排回來之前開口,若是在那之后再開口,效果可就完全相反了!”
于是,李賢顧不上思索太多,急忙開口:“圣后,兒臣有一事相求!”
或許是李賢很少有這般失禮的時候,武后驚詫的看了李賢一眼,久久未曾開口。
李賢心里愈發緊張,圣后的威儀,與帝無異。
良久,他才聽到耳畔如仙樂奏響:“你且說。”
……